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57节

“宁之。”

刘牧沉声道:“今设户部,统辖户籍,赋税,民生诸事,下辖户籍司,行商司,监印司,畜牧司,莫要让孤失望。”

“臣必不负厚望。”

羊衜愕然起身大拜,眼眶有些发热。

户部,没想到会落在他的头上,是给予最好的礼待。

有人君如此,他还敢有什么奢求,唯有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

文官之列,荀彧不悲不喜,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与不甘,好似早有预料一般。

“刑律。”

“诸法之宗。”

刘牧铿锵有力道:“今设刑部,主律法刑狱,下辖刑狱司,律法司,审议司,巡查司,主官未定,暂由田元皓代掌,择日完善商律,军律,民律,吏律诸事,凡为刑狱之徒,参劳役之事,律法当严,亦要慎用。”

“臣遵诏。”

田丰起身恭拜道:“若官吏犯法,臣可治否?”

“皆可。”

刘牧轻叩桌案,笃定道:“官吏犯法,由吏部,刑部同审同判。”

“诺。”

田丰目光坚定道。

官吏既可判罚,除涉及宗室,刑部便无禁之处。

“工匠之重。”

“想必不需孤多言。”

刘牧思忖道:“今设工部,主耕田,山川河流,工坊,度量衡,下辖舆田司,营造司,都水司,虞衡司,主官未定,暂由卫伯觎代掌!”

“臣遵诏。”

卫觊起身恭拜道。

“汉礼不可失。”

刘牧侧目笑道:“先生为宗老,代掌礼部,下辖仪制司,祠祭司,典客司,礼乐司,礼乐司丞暂由蔡师代执。”

“臣遵诏。”

刘洪,蔡邕对视一眼。

二人神情莫名的复杂,感慨王太子之气魄。

礼部对标的是太常,并兼其他权柄,就这样明晃晃的定下,似乎在宣告世人,陈王太子,要伐腐朽,以宗子之身,登上天子之位。

“内政之事暂且如此。”

刘牧拂袖饮茶润喉,而后说道:“今设国子监,主陈国授学启蒙,书籍编撰,刊印等事,蔡师掌祭酒,卢师掌司业,国子监章程,议后分发。”

“臣遵诏。”

蔡邕,卢植起身作揖而拜。

“钦天监不动。”

刘牧沉声道:“历法天文之事,还需多加劳心。”

“臣遵诏。”

刘洪,张鲁起身恭敬道。

“兵事,军制当改。”

刘牧取皇帝信玺,陈王玺,又从身后取出传国玺天子诏,放在明面之上,沉声道:“孤以骠骑将军持印玺,增设大汉镇国府,亲掌镇国府,下辖机要司,军谘司,授令司,镇戍司,节制天下兵马!”

“刷。”

众文武脸色巨变。

尤其是众人看到那份传国玺诏神情难以自制。

传国玺诏书与天子六玺诏不同,外表就有莫大的区别,他们岂能不识。

刘牧以王太子之身,持双玺,一份传国玺诏,加上骠骑将军之身,重定大汉军制,这是行天子之权啊。

“荀公达听诏。”

刘牧沉声道:“迁机要司丞,改中阁祭酒,督掌舆图,军制,军功诸事。”

“臣遵诏。”

荀攸深吸了口气,起身恭拜。

机要司丞在前,中阁祭酒在后,当不负重恩。

“戏志才听诏。”

刘牧责令道:“迁授令司丞,掌兵符,旌旗,将印诸事。”

“臣遵诏。”

戏志才肃然应喝道。

刘牧目光落下,道:“贾文和,迁军谘司丞,掌参谋,对接监州尉,定制攻伐之策,原军谘之制保持,与各部司交接军功,禄秩,粮草诸事。”

“臣遵诏。”

贾诩躬身大拜。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同样,上位的王太子,将三公九卿之权切碎重铸,设诸府,部,司,监,尉,进行统辖治世。

他所掌军谘司,便是刘牧挥剑发兵的手,更是一双俯照天下兵事的眼眸。

“镇戍司。”

刘牧看着各营将领,沉声道:“统辖天下兵马,以王师,府军,边军而分;余下诸事孤与陛下商议再定。”

“诺。”

众将躬身大喝。

第151章 西园八校制,大汉宗室立起的聚士之旗

“诸位。”

“军政之事多磨。”

“尤其是厩牧司,仲德要多劳心。”

刘牧靠着大椅,决然道:“从今往后,陈国三十县,刑狱归刑部,武吏归兵部,政令归吏部,如设兵事,尽归镇国府,各县府官吏,由六部直接统辖,吏部统一考功任免。”

“臣等明白。”

满堂文武倒吸了口冷气。

军事,民事,司法,刑狱,政令全部分立。

可怕的是,全部由一府六部二十四司垂掌,碾碎州郡自募属官的权力。

什么是大一统,这就是大一统,什么是集权,这便是集权。

各府司权柄交错,互相钳制,如同稳固的大山一般。

还有司府未出,例如传说中的典校六尉,如今只有监州尉,王卒尉,剩下四尉必然遏制官吏,武将之权。

故而,陈国更制,天下为之哗然大变。

传国玺诏书不曾传出,但王太子持皇帝信玺更大汉军制天下风闻。

“独夫。”

“彻头彻尾的独夫。”

二月的洛阳,春意未觉,大将军府的咆哮声令庭院震颤。

何进持剑在厅堂中一阵乱砍,怒吼道:“一个宗王之子,初封王太子,便敢持玺定制,更换大汉军制,将某与太尉视为无物,混账。”

“完了。”

“天下必将大乱。”

掾属张璋,吴匡等人心若死灰。

刘牧的新制,近乎将天下权力捏在手中,横扫三公九卿与现如今的郡县州牧刺史制,将地方权力切的散落在各处。

满朝公卿,大汉十三州的所有士人都不会允许。

或许,唯一令世人为之庆贺,便是停止举士制,拟定大考取仕制,打通百姓晋升之路,让庶民黔首都可以为官治民。

“大将军。”

“南宫内侍传诏,陛下开启廷议了。”

一个仆从慌张入堂,恐惧的扫了眼满地狼藉。

“呼。”

何进吐了口浊气,压下脸上的狰狞,咬牙道:“刘牧小儿,必定惹得天子大怒,妄图以王太子之身篡改国制,某今日定要看他落得何等下场。”

“大将军。”

“入朝谨言慎行啊。”

袁绍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起身劝谏道。

“某知。”

“他犯众怒了。”

何进挥手道:“更陈国制可以,妄图颠覆大汉旧制,莫说是某,天下的所有士人不准,天子更不会准许。”

“诺。”

袁绍叹了口气。

首节 上一节 157/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