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80节

“灵思。”

“与大行皇帝同葬文陵。”

“董太后备下衣冠,葬入孝仁皇陵。”

刘牧坐在大椅上,思忖道:“通传工部,重新拟定洛阳城建,礼部修订祭天地之日,从河南尹,河内,河东抽调百姓,工匠建设城池!”

“诺。”

刘洪躬身退出殿宇。

王太子入洛阳,天下皆有所闻。

似乎,都在等一份讨伐檄文,可偏偏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调兵,没有檄文,好似无视冀州,荆州,三辅诸事一般。

可没有人敢轻视。

大汉无人不知王太子威名。

如此安静,不过是在处理洛阳的废墟。

只待扫清洛阳,整合司隶诸事,便是对不臣重击之时。

数日之后。

段煨从函谷关而来,带着董卓等人的亲眷。

“杀了吧。”

刘牧捏着毛笔,淡漠道:“既然敢在洛阳兴兵事,想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大汉不赦不臣,皆斩于北邙山下。”

“诺。”

段煨心惊胆颤道。

刘牧目光掠过,问道:“三辅兵事你怎么看?”

“垂死挣扎。”

段煨正襟危坐,恭敬道:“三辅士族,共举益州刘焉为雄主,夺萧关,大散关,封锁商南,拒武关,峣关,可见有兵进司隶之心。”

“非也。”

“当是图谋武都,陇西之地。”

殿下,贾诩捏着胡须,驳斥道:“从汉中调兵太远,想要图谋天下,必定走阴平道,蜀中难行,我们消息传递慢,想来刘焉已经开始行军了。”

“嗯?”

段煨瞳孔紧缩。

大行皇帝初崩,便这般局势吗?

三辅沦陷,冀州进王表,荆州似乎也在异动,天下裂土分疆了。

一时间,他都不敢相信,天下士族这么胆大,难道未闻王太子的骠骑万胜之名?

“好了。”

刘牧起身俯照殿宇,漠然道:“诸事不提,典韦迁殿中尉丞,主宫廷禁军事,先从王卒尉迁五百人,从各营择取都伯入尉卒,止于千众。”

“诺。”

典韦起身应喝道。

刘牧再度道:“增设中枢,门下,谏议三尉;中枢理六部政务公文;门下议政;谏议谏政;三尉主官未定;传诏诸事并入殿中尉;诏令起草,大考取仕归礼部;宗正府不变,宗正由刘虞遥领;修史编撰并入国子监!”

“诺。”

众文武起身躬身应喝。

刘牧审视道:“历法以今年为准,定乾象历上述三千年古史,下录三千年新史,并入朝纪,年号,杂事等等,合并为诸夏纪史,此事由礼部,钦天监,国子监负责。”

“诺。”

刘洪,蔡邕恭敬道。

“对了。”

刘牧再度道:“洛阳王师整合,暂由宗员统筹,全部登记造册,兵籍呈递兵部,军卒归入镇戍司统辖。”

“诺。”

宗员连忙起身恭敬道。

刘牧淡笑道:“蹇硕所许,孤应下封侯,但封侯需要祭天之后,宗员你转述王师都伯赵辞!”

“诺。”

宗员神情逐渐变得兴奋起来。

萧关之战,并州之战,他皆参与过。

那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封侯,没想到此次竟然能在洛阳之战中有所得。

“王太子。”

沮授起身进言道:“年号可定?”

“神武。”

刘牧沉声道:“年号之更,于祭天地之日始,先处理洛阳诸事,充盈六尉,六部等事!”

“诺。”

众文武躬身而退。

出了宫南阙门。

段煨不由看向贾诩道:“文和先生,天下各州动乱不宁,王太子不遣使,不发兵,连檄文与问罪诏都不拟定吗?”

“急什么?”

“让他们冒头。”

贾诩揣起双手登上车舆,淡淡道:“天下兵事,焉是一朝一夕之事,王太子与大行皇帝早就做了准备,纵然他们隔断三辅,雄踞冀州又如何,这天下崩不了,少则四五年,多则十年,天下靖平,首要之事是处理洛阳的乱局,勘定民生,我们拖得越久,忠诚的人不会少,但不忠诚的人都会跳出来,毕其功于一役,便是王太子的目的。”

“某懂了。”

段煨对着车舆作揖一拜。

第172章 袁绍攻心,执掌州郡的士族

洛阳。

天下所望之地。

州郡士族等候革变时。

洛阳吏部颁布九品十八阶官吏制度。

并且,礼部拟文定下祭祀南北郊的日期。

九月初五,意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新制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让天下人明白一府,六尉,六部的晋升途径。

随着各府司完善。

各州郡吊唁参礼的官吏,陆续到了洛阳。

并州刺史丁原,徐州刺史曹操,豫州刺史骆俊,兖州刺史刘岱,以及四州大部分太守皆至。

幽州刘虞,凉州耿鄙,因为道路阻隔,加上兵事紧迫,只能通过监州尉诉诸原因。

六月中旬。

消息传入冀州。

魏郡邺城,州牧府中。

除却征战常山的董卓一系,出使黑山的审配。

冀州文武皆因洛阳之事齐聚一堂,堪称群星璀璨。

谋士以许攸为首,下列郭图,逢纪,辛评,辛毗,董昭,崔琰,陈琳……

武将以淳于琼,冯芳为主,下列张郃,高览,颜良,文丑,麹义,朱灵,高干,高柔,潘凤,蒋义渠等等……

可怕的是,这些人只是冰山一角。

袁氏还有袁术,袁遗,袁胤,袁忠,袁叙……

庞大的袁氏,散落冀州各郡,并渡河进入兖州奔走,将张邈,张超,桥瑁等人合纵连横,打造成直面陈国的壁垒。

这就是四世三公的底蕴,失去豫州。

他们还掌控整个冀州,大半个兖州,并在荆扬亦有布局。

“子远。”

袁绍居于主位,扬起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道:“天下十三州,仅徐州曹阿瞒,豫州骆俊,并州丁原,兖州刘岱,以及四州部分太守至洛阳?”

“是。”

许攸立于堂下左侧,笃定道:“据悉凉州刺史耿鄙,幽州牧刘虞,尽皆拟文张榜,吊唁宪宗孝烈帝,并诉诸难处不能入朝,两州各郡太守皆有响应悼文;至于邦野之人还在路上,估计只能赶上刘牧的登基祭祀之礼,”

“主公。”

郭图起身恭敬道:“幽,豫,凉,并,徐,此五州刘牧深耕多年,且在孝烈帝临朝之时便已经实控,闻三辅有兵事,加上我们雄踞冀州,才阻隔了两州路径。”

“某知。”

袁绍按剑起身,徘徊道:“典校六尉,六部二十四司,一府四司,宗正府,国子监,钦天监,还有内廷司礼监,尚膳监,尚衣监,常侍监,这便是新制所有府司监了?”

“是。”

许攸回应道:“九品十八阶,对照所有官吏品级,类比以前的秩比品级,不过刺史治民政,遵循六部政令颁布,州郡权柄皆由六部垂掌!”

“好魄力。”

“不愧是王太子。”

袁绍止步看向众人,沉声道:“月前,王太子颁布祭文,使节行于各州郡,直言各州郡州牧,刺史,太守,各邦野之主,入洛阳吊唁宪宗孝烈帝,证他登基祭天,凡不至者,皆为不臣,王师必伐,尔等以为如何?”

首节 上一节 180/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