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81节

话音落下。

偌大的厅堂,寂静无声。

大汉新制,代表天子聚权于一掌之间。

莫说是州郡,就连朝中的六尉六部,都只有议政执行之权;兵事,政事,决策权都在刘牧的手中。

以他的独夫之性,言伐必用兵。

“诸位。”

“天下没有常胜之人!”

袁绍行至堂中,笃定道:“刘牧以六部垂掌天下,以中枢理政,门下议政,谏议谏政,以镇国府军政分立,掌兵者无财,掌财者无兵,世人皆可看出其性独夫,只要他败一次,所谓的大汉万胜,骠骑万胜,便不存了,对吗?”

“主公英明。”

逢纪,郭图,辛毗等人恭维道。

“主公。”

许攸进言道:“某以为当遣兵马屯于黄河沿岸,并遣将朝歌,籍此拒刘牧于冀州之外!”

“不。”

“不得擅动。”

袁绍转头道:“我们要遣使洛阳,吊唁孝烈帝,更要恭贺牧天子登基!”

“什么?”

逢纪,郭图等人顿时一愣。

淳于琼连忙起身劝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若这个时候遣使去洛阳,必定使刘牧暴怒,还望主公忍一时之气啊。”

“呵。”

“你们啊。”

袁绍转身摇了摇手,目光锐利道:“不遣使,刘牧不会伐兵了?”

“这……!”

顿时,堂中文武一阵无奈。

一封《代天劝主进王表》,彻底令冀州裂土。

他们谁都知道,王师征伐迟早而至,只是还未做好心理准备罢了。

“遣使。”

“是试探,亦是攻心。”

“我们的战争早就开始了。”

“刘牧稳坐洛阳,就是想要看看天下有多少不臣。”

“可他却不知,权力自下而上,刘姓是天下士族,是天下臣民所举的共主。”

“他想看有多少不臣,某便推一把。”

“某要让他在祭天地之日,崩碎两战累积的凶名。”

“某要让他明白,若无天下士族填满粮仓,没有贡举西园的钱财。”

“什么王太子,什么大汉骠骑,什么牧天子,许以军卒的利益,都是镜花水月,挥之即散。”

“故而,冀州遣使为攻心之策。”

“若他敢问罪,便可以令邦野明白,大汉不再是大汉,臣民不服牧天子,十三州难治,曾经万胜的大汉骠骑不在,压不住乱局。”

“若他忍下来,证明所谓的牧天子,只是虚有其表,外强中干,邦野难服。”

袁绍行至上位,睥睨堂下一众文武。

大汉宗室与士族的战争,从光武帝开始就未曾停下。

汝南袁氏选择冀州作为换治之地,究其原因就是光武帝有负河北士族。

自光武立朝,两百年来每一次叛乱,几乎都有冀幽士族的身影,亦是黄巾发源冀州,且无法被遏止的原因之一。

既然刘牧想要以战争决胜负,那便让大汉宗室见见什么是郡望。

一个生于陈国,长于洛阳的宗子,生来高高在上,未曾俯瞰州郡。

初披甲便是黄巾之乱,迁司隶校尉,累为骠骑将军,征讨邦野西寇,北伐鲜卑。

真以为死一个袁隗,死一个袁基,禁锢袁氏为官,汝南袁氏就散了?

错了,大错特错。

郡望之族,百年积望,朝堂推公卿,州郡举士人。

奔走之士以千计;门客万余;佃户,青壮数万,数十万;各族常年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密不可分。

刘牧想要以军卒,伐士族于州郡。

必以大汉的天子之名,背负犁地屠城的千古大罪。

第173章 为虎作伥,镇中将军曹操

冀州遣使。

袁绍以身入局,妄图摧垮大汉天威。

权力争斗,向来你死我活。

大汉宗室的清洗,一步步朝着地方迫近,犹如悬于天下士族头上的利刃,随时可以落下。

或许他们能够臣服新制之下,可权力放不下,利益放不下。

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操戈而起。

能胜吗?

几乎所有人心中都在自问。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没有五成的胜机。

他们的底蕴在州郡,手中握着私库。

有依附他们的百姓,所以才敢拔剑指天。

大汉积望四百年,若真的不可反,各州郡又怎么生生灭灭兵事不绝。

八月中旬。

洛阳工部,礼部,宗正府颁布政令。

除天下无宗王之国号,偌大的十三州,只余寥寥几个封国。

“大汉有王太子。”

“大汉有孝烈帝。”

从徐州赶赴而来的彭城王刘和,兖州刺史刘岱以大礼而祭文陵。

刘洪在旁侧叹息,复杂道:“天下离乱,国之垂危,某闻中山靖王之后,以及青州宗人有异动,不知徐州如何?”

“遵天子诏。”

刘和转身看了眼刘岱,沉声道:“王太子有孝烈帝遗诏,当祭天地加冕,孤不是陈王,彭城不是陈国,但孤有子,有孙,可披甲从戎为王太子而战。”

“刘尚书。”

刘岱苦涩一笑,解释道:“青州一系,非某所能掌,连胞弟刘繇都来兖州避祸了,青州的士族都想要推他出来争雄,宗内都是如此,他推脱之后,那些人方才选择了南皮令刘备。”

“南皮令?”

刘和眯着眼笑道:“一个县令?”

“县令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为骑都尉。”

刘洪为二人引路,登上四马车舆,解释道:“刘备义弟关羽,是王太子请封的忠义侯,刘备被表南皮令,加封骑都尉,有权募兵,并且必要时对外出兵,更是占据了渤海郡治,才被士族与三州刘姓推了出来。”

“没想到。”

“刘姓都在作乱。”

刘和哀声叹息了口气。

前汉,新汉,一个刘姓,却不同宗。

新汉建立之初,光武帝以小宗登临大宗。

可见有刘姓,想要借着兵祸,推刘备出来逐鹿天下。

“刘尚书。”

“某想要见一见王太子。”

刘岱眉头紧锁,不安道:“兖州问题很大,某名义上是刺史,实际上根本察不了吏治,手中也没有多少兵马,陈留的张邈,东郡的桥瑁等人为袁氏先驱,某记得张超便在广陵为太守,而且还征臧洪为功曹。”

“是这样。”

“臧洪是臧旻之子”

刘和颔首道:“孤记得,当年臧旻是护匈奴中郎将,征鲜卑三将之一。”

“徐州乱不了。”

刘洪意味深长道:“莫要忘了兵事归镇国府,中府军三大军团都在豫徐,且你是刺史,兵事不归你管!”

刘岱满是好奇道:“如此,王太子还不扩军?”

“扩军啊?”

刘洪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六部官员不插手兵事,此为铁律,万万不能冒大不韪。

临近九月。

六尉,六部忙的昏头转向。

首节 上一节 181/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