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79节

明知是决死一战,袁绍还在战前试探。

一时间,他不知道是真的睿智,还是太过愚蠢。

“子远兄。”

府门处,董昭作揖道。

“公仁。”

许攸颔首道:“府库粮草调入军营了?”

“是。”

董昭淡笑道:“当初某奔赴各郡筹备粮草,幸得巨鹿孙伉等人相助,若不然还聚不来如此多的粮草!”

“可惜了。”

许攸怅然一叹。

所有粮草,多聚集于繁阳。

他们这里的军粮,竟然不足繁阳的半数,只能说袁绍的调度越来越诡谲,似乎将所有希望放在了繁阳,而非是邺城的主战场。

“不说了。”

“某还得去见主公。”

董昭作揖一拜,朝着府内走去。

“主公。”

“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许攸回望了眼大堂,朝着武库方向走去。

袁绍的试探。

让许攸有种无奈之感。

但,为了明日的大战,还是黑着脸给张燕送去精锐军械。

临近日落。

漳河之畔,大汉王师营垒。

袁术的头颅,以及曹操的军报同时送来。

“打完了?”

刘牧诧异一笑,目光扫过军报。

‘蹭’的一声。

帐下众文武尽皆齐齐站起来。

程昱,戏志才踮脚看了眼锦盒,眼中闪过一抹震惊。

袁术的首级,而且送来之人还是华雄的亲卫,又是大功一件啊。

“陛下。”

郭嘉眼中闪过一道精芒,进言道:“若是繁阳的战争结束,大军必然前来支援,一百余里的路程,恐怕两日便可行至。”

“差不了。”

刘牧折起军报递给程昱。

郭嘉思忖道:“从邺城这两日的动静来看,恐怕今日便会有人上门呈递会战公文,他们有些迟了啊!”

“奉孝。”

程昱眉头微微一扬,沉声道:“想来他们已经从繁阳启程,传令回撤已经来不及了,况且来了也不是没有事情做!”

“嗯。”

郭嘉微微颔首。

军功在前,谁也劝不住各营来援。

除非,刘牧拟定镇戍军令,下令各军停驻繁阳!

第366章 董昭:吾主,恭请大汉王师列阵

繁阳之战的落幕。

证明平定青冀,只余下邺城。

故而,帐下的吕布,赵云,高顺神情中皆有些兴奋。

“陛下。”

恰时,许褚按刀迈入帅帐。

刘牧笑问道:“可是邺城来人了?”

“是。”

许褚呈上名刺,恭敬道:“二人叩营请见。”

“叫进来。”

刘牧瞥了眼名刺,将其递给戏志才。

“董昭?”

戏志才翻看了一下,沉声道:“此人是济阴定陶人,某若是没有记错,早年便在冀州为廮陶令,那时正处于袁氏图谋冀州之时,并替换各郡的官吏,而刘备便是被夺取官职之人!”

“嗯。”

程昱微微颔首。

郭嘉抬眸看了眼史阿,老神在在的合上眼眸。

他与程昱,一为军谘司的北阁祭酒,一为南阁祭酒,自然接触过监州尉的密卷。

不必多言。

董昭便是监冀州令使。

这些年,一直为袁绍在各郡筹备粮草,并在战时行督粮草事。

在整个冀州府都属于中流砥柱,重要性仅次于许攸,审配,但地位比不上郭图,辛评等人。

若是他没有记错。

冀州袭太行八陉的消息,便是董昭所传,还随军前往井陉。

只能说,潘凤能活着,且降于公孙瓒,当真是有一丝幸运在身上。

井陉之战的时候,领军的高干死了,还未与洛阳联络的黑山军渠帅于毒,白绕死了,唯独他从防线上安全退下来。

囤兵易县对垒之际,又有杨凤潜伏在侧,却决心倒戈。

这一路上,潘凤身边的监州尉层出不穷,且对垒的不是张杨,宁毅,便是公孙瓒,邹靖等将,却还能活下来,可称大气运之人。

“谒见天子。”

不久,董昭,袁叙迈入帅帐。

二人尽皆垂首作揖,并未直视上位。

不管是因为礼法,还是因为左右文武弥漫的杀机,都令人不由垂首敛目,做出恭从之姿。

“免了吧。”

刘牧倚着大椅,目光垂落帐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虽是讨不臣,亦不会破例。

“天子。”

“昭,呈会战公文。”

“吾主,恭请大汉王师列阵。”

董昭向前迈了一步,从衣袖中取出丝帛文书呈起。

“陛下。”

许褚接过丝帛公文,摊开呈于桌案。

杀王刺驾之事不可不防,更要避免下毒之事。

这些阴险手段伤不了刘牧,但会显得王卒尉,殿中尉无能。

“朕准了。”

刘牧目光扫过会战公文。

攻城,是最迫不得已的战争方式。

攻于心,攻于谋,才是用兵伐敌之上品。

此战,冀州大半粮草压在繁阳境内,死守邺城绝对撑不过寒冬。

故而,袁绍恭请大汉王师,于明日卯时之后,在旷野之上列阵会战,是迫不得已,同样是早就筹备好的选择。

“谢天子万恩。”

帐下,董昭带着袁叙作揖长拜。

“仲康。”

“将锦盒送于袁叙。”

“奉孝,你代朕书文,令董昭带给袁绍。”

刘牧把会战公文推前,经由史阿递给郭嘉之后,继续道:“仲德,拟镇戍令,调北府二军入营备战,明日卯时之后列阵迎敌。”

“臣遵诏。”

程昱,郭嘉,许褚应喝道。

“北府二军?”

瞬间,帐下的袁叙脸色微变。

首节 上一节 379/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