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80节
整个青,冀战场,只有公孙瓒,庞德两大北府军。
于此时下令,便是告诉他们,‘镇国府已经完成了合围,会战亦逃不脱’,来削弱冀州决死的气势吗?
“捧好。”
“莫要坠在地上。”
许褚将锦盒放在袁叙的手中。
并以壮硕之躯,堵住对方的视线。
“嗯?”
袁叙鼻子微蹙。
一股微弱的血腥味,从锦盒直冲鼻腔。
两军交战,能以锦盒承载,且让他带回邺城,必定是一军之将的首级。
从北府二军南下的境况来看,如今这锦盒之中,最大的可能便是潘凤之首。
“不送。”
瞬息,郭嘉将一张纸书递给董昭。
“拜别天子。”
董昭小心翼翼的收起纸书,作揖恭拜而退。
“陛下。”
“这人有几分胆魄啊!”
戏志才满是惊讶道:“临阵入帐,竟然稳如山岳,可惜是附逆之人。”
“志才。”
郭嘉拾起会战公文展于戏志才的面前。
只见,满篇会战之文的上方,留有‘监州备兵,封城拒回,陛下万胜,大汉万胜’十六字。
“额。”
戏志才惊愕的看向一侧。
史阿微微颔首,张口道:“董昭,监冀州令使,从监巨鹿郡令使擢升上来的人,早在备战的时候,他便调动监州尉,假筹措粮草之民,为北府孤军深入,在巨鹿,邯郸囤积了一些粮草!”
“原来如此。”
戏志才兀自失笑的摇了摇头。
怪不得,董昭入帐竟然有如此姿态,原来是自己人。
可惜,他是授令司丞,没有资格对接监州尉,查阅暗间名单,在天子帐下丢了大脸。
与此同时。
大汉王师营垒之外。
袁叙随手将锦盒丢在自己的车舆之上,用丝帛擦拭着锦袍上的鲜血,嫌弃道:“公仁,你说这些莽夫,还有刘牧这厮都是什么喜好,战场枭首为功也就罢了,还将潘凤的首级斩下送来,怪渗人的!”
“错了。”
“恐不是潘凤。”
董昭登上自己的车舆,眸子闭阖道:“赶车回城吧!”
“诺。”
马夫应声扬起马鞭。
“非潘凤?”
袁叙猛的吞咽了口唾沫。
连忙摆正锦盒,坐在车辕上示意马夫驱车。
整个冀州,只有两个人值得被呈回首级,一个是潘凤,一个是袁术。
若真的如董昭的猜测,非潘凤,便是袁术,而这证明繁阳的战事已经结束,邺城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前方。
车厢之内。
董昭小心翼翼的打开纸书。
里面只有一句话,便是‘大汉伐罪,无赦’。
另外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安全为重,附逆者诛’八个字。
“令使。”
“快要入城了。”
驱车的马夫陡然低声说道。
“嗯。”
董昭回应一声。
将小纸条搓成小纸团塞入口中咽下去。
青冀这一战,终是要走到了结局,明日邺城之内恐怕要死不少人,或许有诸多人是曾经的同僚,佐属,但尽皆死之不冤。
第367章 不孝子,良,拜别高堂大人
两架车舆入城。
带着漫天尘沙与寒意停靠在冀州府之外。
待二人进入大堂,堂中汇聚了不少人,左有许攸,逢纪,郭图,辛评,右有颜良,张郃,郭援等人
“主公。”
董昭躬身大拜,不留痕迹的扫了眼左右。
“如何?”
袁绍将其神情收入眼底,直接询问道。
“天子应下了。”
董昭呈上纸书,恭敬道:“明日便是会战,主公与诸位当早些休息,以养精蓄锐!”
“散了吧!”
袁绍瞥了眼纸书。
董昭如此姿态,急迫的让他屏退左右。
并且,袁叙还捧着一个锦盒,必然是可以撼动士气的大事,决不能冒然在诸多人面前表露出来。
“诺。”
顿时,堂下众人起身作揖而退。
良久,袁叙目送众人远去,方才上前将锦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桌案之上。
“叙弟。”
“你帮某看一下,可是公路?”
袁绍伸出手刚要打开,又猛的收回来,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栗。
“诺。”
袁叙咽了口唾沫。
用发抖的手,将锦盒掀开一道缝隙。
袁术死不瞑目的双眼,与其视线碰撞在一处。
“是他?”
袁绍神情黯然的合上眸子。
袁叙神情从惊恐,转为绝望,最后化为一腔怒火,咬牙切齿道:“刘牧欺人太甚,杀人便杀人,为何要枭首。”
“下去吧。”
袁绍仿佛瞬间老了几岁。
袁术的死亡,证明繁阳大军被伐灭。
他的求生计划,以及送出去的袁尚,全部付诸东流。
“诺。”
袁叙含着怒气转身。
董昭上前将锦盒移开,恭敬道:“主公,北府二军南下,想来早已到了邺城周围,所以天子下令让二军入营休整,准备明日会战之事。”
“太快了。”
“他们的速度太快了。”
袁绍睁开眼眸,嘶哑道:“既然公孙瓒,庞德来了邺城;便证明中府军已经南下,所以公路才会败亡,某若是没有猜错,必然是他自己决定突围,并非是被人攻破营垒!”
“主公节哀。”
董昭作揖一拜,退出大堂。
“兄长。”
“某没照顾好公路。”
袁绍望着锦盒,眼角淌出两行苦泪。
至今,他都记得袁隗死去的那一天,袁基将代表汝南袁氏家主的符令放在他的手中,将整个家族托付于一掌之上。
唯一的请求,便是照顾好袁术,仅此而已。
如今,袁术竟然走在了他的前面,愧对袁基的信任。
“儁乂。”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