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8节
刘宏从上位走下,于刘牧对面跽坐下来,沉声道:“卿以为可胜否。”
“不可胜。”
刘牧目光平淡,直言不讳的说道。
“为何?”
刘宏满是惊诧道。
“兵乏,将疲。”
刘牧铿锵有力道:“北宫伯玉等人,所领尽皆羌胡游骑,北军五校在冀州损耗过高,凉州军甲没有战心,臣以为不出三个月,必定有败声。”
“放肆。”
“不怕朕杀了你?”
刘宏眼眸一瞪,拂袖怒喝道。
“臣无错。”
“臣是宗王嗣子,更是司隶校尉。”
刘牧神情不变,淡笑道:“守备三辅,在臣权责之内。”
“你可愿征?”
刘宏突兀的笑着问道。
“陛下。”
“难道真以为仅凉州一地?”
刘牧闭着眼深吸了口气,叹道:“天下各地皆有叛乱啊。”
“朕无能。”
“平凉州,仅是为了保住祖宗坟茔。”
刘宏缓缓起身,淡淡道:“若各州不乱,怎么更替刺史,若士族不乱,怎么让宗亲赴任攒功,刘牧,公子牧,毕竟宗亲之内,不是谁都有你们父子这般才能。”
“陛下想要如何?”
刘牧抬眸而视,无奈问道。
“朕要你平凉州。”
刘宏扶着中兴剑走向帝陛,淡淡道:“很多年前,朕就知道所谓的大汉王师已经垮了,边塞戍边军亦是如此,皇甫嵩能在冀州大捷,所借不过是卢植余荫,他的功太虚,不如拉着袁隗一起下来,你说呢?”
“百姓何罪。”
刘牧摇了摇头说道。
“朕才是天子。”
“你若为天子,自会想明白。”
刘宏自嘲一笑道:“有时候,牺牲在所难免,仅一个决策就能让数万,乃至数十万流离失所,可朕真的错了吗?”
“臣不知。”
刘牧神情不解的摇了摇头。
“平定凉州。”
“朕准你回陈国,龙骧军则为你亲军。”
刘宏目光闪烁,带着一抹笑意。
“陛下说笑了。”
“王师,怎可为亲军。”
刘牧失声一笑,刘宏竟然给他画大饼充饥,难以相信啊。
“朕站的比你高,看的比你远,看的更清楚。”
刘宏嗤笑道:“百姓是什么,是国之根本,盛世之基,你收纳流民降军,建设工坊敛财,从各州交易货物,包括且不限于矿产,还敢组建大军,若朕不准,你陈国能养数万兵马?”
“臣问心无愧。”
刘牧起身作揖一拜道。
“所以,让你领三河之士,并更番龙骧。”
刘宏俯瞰道:“凉州平定之后,你在洛阳会影响朕的决策,朕给你的不少,只求未来大汉存续,他日若真的天崩,你庇护朕这一脉,可愿?”
“臣领命。”
刘牧神情复杂,作揖退出大殿。
第37章 朕?一宫内天子耳
出了宫廷。
刘牧登上四马车舆。
皇城城楼之上,刘宏目送着车舆远去。
近两个月的时间,他筹算大汉的未来,见了不少道人术士。
所有人都看不到大汉的璀璨,所观所测都是战火不休,神州陆沉的结局。
汉室宗亲。
是他唯一能够倚仗的势力。
因此,他押宝刘姓,最重要的是陈王刘宠与刘牧。
“国祚渺茫啊。”
刘宏叹了口气,自嘲着走向北宫。
若他有一子可以扛鼎,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为什么?”
“我真的不懂吗?”
车舆中,刘牧亦是叹了口气。
他不明白刘宏,不是前世和这一世价值观的碰撞。
或许,他还没有产生上位者的观念,虽然利己,但还是和百姓站在一起,并非是如刘宏,三公九卿一般俯照天下。
不……!
这并不是我的错。
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已经腐朽了。
刘牧深吸了口气,闭着眼眸开始揣摩未来。
刘宏想要在洛阳大动干戈,他留下来已经成了拖累,所以平凉州之后,可能会被发回陈国,但时事易变,谁也不敢保证。
正月十五,皇甫嵩出征凉州,公卿百僚皆送于平乐观。
唯独。
刘牧没有出现。
这场本就会失败的征伐战,引不起他的兴趣。
年关已过,对于司隶的事情,他自要加紧处理。
又两日后。
司隶校尉府公文通过廷议。
免河东太守,擢北地王邑赴任河东治民。
令,由廷尉,司隶校尉府,两府同缉十二县令,彻查吏治,凡罪皆诛,并在洛阳城外设鸣冤鼓,遣派羽林,王卒尉同守。
廷议结束之际。
三公九卿呼吸,都能嗅到腥风血雨。
“什么人啊。”
“你可是宗王之子,谁能比得过你们家欺负百姓。”
袁隗一时意气风发,仿佛回到那年二八,负手看着远去的车舆不屑一笑。
本以为汝南袁氏摇摇欲坠,需要新一代崛起扛鼎。
不曾想,他老矣还能为三公,只要皇甫嵩在凉州大捷,董卓借军功洗去罪责,少说三五年之内,没有人能撼动自己的太尉之位。
朝议结束的洪流,朝着宫门外涌去。
肉眼可见,袁隗就是领航的旌旗,所有人都紧随其后消失在阔道上。
“咕嘟。”
嘉德殿前,刘宏抿了口茶,淡淡道:“好风采,太尉当贺。”
“比不得陛下。”
蹇硕在一旁恭敬道。
“呵。”
“朕?一宫内天子耳。”
刘宏嗤笑一声,将手中青瓷茶碗放在蹇硕托着的木盘上。
大军行进。
速度极为缓慢。
还未等皇甫嵩的主力行至长安。
洛阳南宫,云台,乐城门一片大火,将数个宫殿焚之一炬。
是夜。
司隶校尉府阁台。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