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82节

他们举州无能为力的匪患,刘牧一封告令,发五千轻骑,便轻而易举的平灭。

与此同时。

荆州,各郡肃杀之风俱起。

新任刺史王叡与刺史府属官,带着忐忑之情赶赴南阳。

太守府中。

满宠居于上位,翻阅着南阳公文。

堂下左右,刺史府属官,太守府属官一个个如坐针毡。

“满尉丞。”

王叡看了眼门户外身披麒麟服,腰悬定业刀的监州尉卒,询问道:“江夏兵事已清,朝廷问责过州府,不知骠骑遣使何意?”

“没什么事情。”

“骠骑就是有些忧虑。”

满宠合上公文,目光锐利道:“一个巡游军的小将竟然敢逆反大汉,说明荆州的吏治问题极为严重,故遣派某来查察。”

“如此?”

“满尉丞想要从何查起?”

王叡苦笑一声,推脱道:“某初任荆州刺史,对荆州与南阳还不太了解。”

“赋税。”

“耕田。”

“户籍。”

满宠将公文放在案几上,淡漠道:“南阳是荆州大郡,赋税之数对不上户籍,某携绣衣御史令,又请中兴剑,启程之前骠骑严令对荆州刺史以下的官吏可以先斩后奏,烦请刺史与太守配合。”

“自然。”

“自无不可。”

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秦颉无不应允。

南阳是荆州第一大郡,可称士之渊薮,人才众多。

一郡三十七城,户五十多万,人口更是达到二百四十余万,仅各县豪族加起来就超过三十之数,最盛莫不过外戚何姓,宗室刘姓两族。

因为三互法的缘故,他们都是外地士人调任荆州。

况且,他们都是初任的官吏,还未陷入利益泥潭,自然不可能为荆襄士族遮掩。

“对了。”

满宠嘴角突兀扬起一抹笑容,说道:“骠骑上次来南阳四箭定宛城,并未造成过多杀戮,为了安南阳内政,把九成降军迁往豫州,想必郡中空出不少良田,不知在谁家册中?”

“咳。”

南阳太守秦颉对着府中属官干咳一声。

这种时候隐瞒没有用,反而会触怒监州尉丞满宠。

他自然是要告诫郡府属官莫自误,坦白直言方为上策。

“何姓。”

一个文吏额头渗出冷汗,咬牙道:“今越骑校尉何苗在战后回来过一趟,南阳余田一百六十二顷尽皆归何姓,并买民田九百八十户,所拥耕田一共四百八十七顷,佃户超过四万户。”

“你觉得多吗?”

满宠目光灼灼的问道。

一个外戚之族,拥田四百八十七顷,佃户超四万户。

当初中常侍侯览死后,名下被查出几千万钱,万亩良田就震惊朝野。

何进为外戚,从一个屠户之家,一跃成为大将军,便敢拥田超过四百余顷,佃户近乎南阳郡在册户籍十分之一,是何等的猖獗。

“多,多吧。”

郡府文吏磕磕巴巴的回道。

第79章 何家女,大汉臣卿皆如此?

“为文吏,不知汉律。”

“尔等,尽皆尸位素餐之臣。”

满宠神情阴郁,厉声道:“汉律有法,外戚,宗王,列侯,除食邑,恩赐之外,所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不得超过百人!”

“这……!”

郡府文吏抖若筛糠,不知作何回答。

大堂之内,州府,郡府属官更是低着头不敢反驳。

这一刻。

寂静的何止是太守府。

包括南阳,乃至整个荆州,都是大变革前的肃杀之景。

兼并良田的问题在大汉从未停止。

但一个外戚竟然肆无忌惮到如此地步,令满宠触目惊心。

不过三日时间。

他问罪郡府属官,各县从吏超过六十人,二十余人被枭首于宛城之外。

十日时间,南阳三十七县被查。

满宠没有擅动,拟写公文急发陈国。

事到如今,彻底超出他的预料,整个南阳耕田几乎全部在豪族手中,百姓拥田者不超过两成,每年还要受到劳役之征。

这种景象,他曾经想都不敢想。

本以为兖豫是士族大兴之地,没想到荆州更加可怕。

陈国。

陈县,骠骑将军府。

典韦递上监州尉送来的公文。

“豪族啊。”

“还真是令人心惊。”

刘牧翻看着公文,眼中满是森寒。

光武帝之后,天子与士族共天下,没想到良田兼并到了如此地步。

大汉对士族有特殊的待遇,很多士家大族赋税比寻常百姓少,有一些更是不需要上缴赋税。

怪不得朝廷国库空虚,连汉天子刘宏用钱都需要贩官鬻爵,不然无力支付军卒禄秩。

“骠骑。”

“这事太正常了。”

“田产是豪族的根基,陈留如此,南阳应该也是一样。”

“州郡官吏都是衡量天时,然后对比上一年的赋税进行收缴。”

“他们先从百姓手中收取,缺多少再从士族豪绅中均摊,而佃户的算赋,口赋又不同。”

“有些大郡士族豪绅每年能少缴不少赋税,更有一些还会从赋税中截留一部分,然后县府,郡府,州府又截留一部分,最后的才给了朝廷。”

典韦对此习以为常。

士绅豪族,可是州郡的无冕之王。

天灾人祸的年代,百姓为了活下去卖田,卖儿卖女,最终成为佃户。

佃户每年给朝廷多少田租,又缴多少算赋,口赋,还不是士族一句话的事情吗?

“哒。”

“哒。”

“哒。”

刘牧敲打着桌案,淡淡道:“杀人肯定不能我们动手,还是需要从朝中弹劾何进逾制,犯了僭越之罪,让朝廷展开廷议决策!”

“额?”

“骠骑,末将有些糊涂了!”

典韦歪着头,满是疑惑的咧开嘴。

从州郡便能窥出一二,一个何进尚且如此,那些雄踞州郡数百年的士族,所拥有的田产与佃户又是何等庞大。

让一群公卿士大夫为何进定罪,不是明着官官相护吗?

“你不懂。”

“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做。”

刘牧提笔浸墨,笑着摇头道:“我是宗王之子,大汉的骠骑将军,若你还是己吾的游侠儿,我与何进,与朝中公卿是一种人,况且宗室与外戚不能明面操戈,唯有让朝中之人抨击,才能对人定罪,可明白?”

“不懂。”

典韦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算了。”

刘牧摇了摇头。

典韦是个榆木疙瘩,说不通此事。

若是搁在许褚身上,或许还能说的明白。

毕竟谯县许姓也是大宗族,从许褚,许定兄弟有字,便可以看出一二。

大汉唯有勋贵门第,或者豪绅大族才会及冠取字,寻常百姓连资格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82/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