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12节

  就算是从高空中望去,故宫的建筑群显得尤为壮观,红墙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除了故宫,还有天坛、颐和园。

  随着飞机降低高度,依稀还能看见大街上跟着飞机追逐的孩童。

  机身掠过古城墙,向南而去,在南苑航空学校盘旋一圈,确定了降落位置后俯冲而下,稳稳的落在空荡荡的跑道上。

  学校里的教员们,早早就在机场上等待着。

  看着这款崭新的活塞式长途飞机,一脸惊喜。

第15章重返南苑航空,各项准备

  方文从飞机上下来,大步走向教员们。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方文在教员们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一年前的印象。

  深蓝色的飞行帽,一身灰色皮革外套,宽松的直筒裤,蓝白色时尚皮鞋,这一身飞行制服完美的体现了什么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从气质上,也变化很大,一年前的方文或许还有些初出茅庐的青涩,而现在却充满了自信和稳重感。

  和教员们握手后,方文和他们交流起来。

  “刘教员呢?”

  “他已经去了航空司,下个月我们也要换岗,这里将会关闭,你们是最后一批在机场上飞行的了。”

  “我们那届已经结业了吧?”

  “是啊去年年底就结业了,他们没法跟你比,大多数都回原籍。”

  “我也是运气好,感谢教员们的关照,才有今天。”

  说到这里,方文回身看向伙伴们,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霍华德、岳金萍、刘掌柜,孙德彪各自提着东西过来。

  方文介绍道:“他们是这次飞行的机组成员,对了,这些东西是从上海那边带过来的,一点心意。”

  说着,他从伙伴们手里取过那些用布袋装着的礼品,一一送给教员们。

  这种礼数,让教员们很开心,关系又融洽许多。

  随即,方文和他们低声谈好了租借机场和购买燃油的费用,并由刘掌柜来支付。

  有钱好办事,教员们带着方文到旁边库房和宿舍查看,那里有临时住的地方,还有存放在那的燃油。

  在给了方文一串钥匙后,教员们纷纷离开,整个过程中完全没有询问这次飞行任务的目的是为何。

  学校的人都走了,除了霍华德还在飞机上检修外,其他人进入临时住所,商谈起下一步计划。

  “刘掌柜,孙德彪,你们怎么联系东北那边,我试飞的时候,需要他们在地面点燃火把作为标记确定。”

  刘掌柜回道:“现在东北虽然很乱,但出入关还是可以的,前些日子我们的人已经出关,他们现在应该到了沈阳。”

  孙德彪接着补充:“我待会去北平城一趟,那里有人能够传递消息,可以联系沈阳那边。”

  方文心中惊讶,那群富豪竟然还有办法做到这一步。

  他没有追问孙德彪去北平城找谁,而是看向岳金萍。

  “拿地图出来,我们研究下北平到沈阳的航线。”

  岳金萍从皮革公文包中取出为这次行动准备的地图。

  这是军用地图,上面详细的标注了山脉河流,公路,铁路等华夏地理情况。

  要是出事了,负责保管地图的岳金萍,第一时间就得毁掉这张地图,免得落到日本人手里。

  之所以拿如此机密的军用地图,是为了长途飞行进行导航。

  在民国时期,空中飞行的导航技术相较于现代显得相对原始很多,飞行员们需要依赖于一系列工具和技巧来确定飞往准确目的地的路径。

  就像现在方文和岳金萍做的。

  他们俩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在地图上比划,再在空白纸张上书写计算。

  从北平飞往沈阳,要经过什么样的地形,有可能遇到什么天气。

  还有预先设定好在空中飞行时,用罗盘来进行方位确定,好在试飞中不会导致航向错误。

  这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夜晚飞行没法以地面做参照物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不能出错。

  岳金萍作为机组领航员,非常认真的准备着。

  方文却离开住所,前往跑道上的莱茵NYP-2。

  在那里,霍华德正趴在飞机下面忙碌着。

  方文蹲下身体,侧身趴地,看向下面。

  “起落架是不是有问题。”

  “你又判断对了。右边的轮子螺丝有些松动,从而导致机身可能向右略微倾斜,我真服了你方文,这种细微的变动你都感觉得到。”

  “是啊。我可能天生就是吃这个饭的。要帮忙吗?”

  “当然要,这种飞机我一个怎么搞的定。”

  方文笑着脱下外套,钻了进去。

  两人配合着工作,用两个千斤顶将一侧机身略微撑起,然后更换滑丝的螺丝。

  一番忙碌下,总算是将莱茵NYP-2的小毛病排除掉了。

  而这时,临时住所那边传来岳金萍的呼喊:“吃饭了,孙德彪带了晚餐,你们忙完了没有?”

  “忙完了。这就过来。”

  方文和霍华德从飞机下面出来。

  两人的手上身上都是机油,从飞机上取下装水的小油料箱,用肥皂反复清洗了几遍才洗干净。

  穿上外套,方文和霍华德走回临时住所。

  屋里,摆着一桌菜,其他人都在等着方文。

  他坐下,大家才一起坐下。

  这是表示对方文领导地位的认可。

  方文坦然坐好,取了一张春饼,夹了烤鸭,京酱肉丝,葱丝,土豆丝,卷好咬了口。

  其他人这才动手。

  吃完饭,该谈正事了。

  方文问道:“孙德彪,你打听到什么?”

  出去一下午的孙德彪回来了,不光带来吃的,还有一个重要消息。

  “我已经联系了那边,沈阳城现在到处都是日本人,街上的店铺基本上都关门了。还好日本人用的是原来的警察署来维持秩序,我们的人这才有机会入城。现在他们正在联系各家在东北的主事人,具体的着陆地点还没定下来,需要等等。”

  对于一群本地人,还是在当地有身份地位的,竟然连安排着陆点这种小事都还没弄好。

  方文想起了那天在听到的争吵,这些人,各有势力,是因为日本人才导致他们临时团结起来。

  估计,现在沈阳那边出了些问题。

  为了确保行动顺利,方文看着孙德彪。

  “有些事情我得说清楚,飞机一旦没有发现着陆点标记,将不会冒险降落。另外,着陆后只会在当晚停留,拂晓以前必须起飞离开。还有,超过1吨重的物资将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别指望加塞。”

  顿了下,方文语气缓和,又加上一句:“我说这些,也是为了我们大家好,如果做不到,飞机出事了,死的可是我们几个。”

  这么一说,将大家变成了一个小团体,刘掌柜和孙德彪大为意动,两人很默契的对视一眼。

  孙德彪点头:“我明天继续去城里,一定让他们将事情做好,都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第16章飞向东北,夜间导航员,野外着陆

  飞行小团队经过磨合后,有了共同利益。

  孙德彪每天早早就去城里联络沈阳那边。

  刘掌柜也去了北平城一次,从城里的商号拿来一笔款子支付了这里的费用。

  霍华德继续检修飞机。

  方文和岳金萍则在准备导航的事情。

  两天时间过去,孙德彪带回来好消息。

  那边总算是确定了着陆点,在城外六十公里的一处道路上。

  那里因为不是主路,在夜晚根本没人通行,只要找人在两头看着,再在路两旁插上火把,就是最合适的着陆点。

  这倒是不错的选择,方文决定先行试飞,以确定航线和目标。

  10月24日。

  莱茵NYP-2油料加满,机组人员登机。

  在夜色降临之际,飞机启动,轰鸣声中飞向天空。

  漆黑的天空中飞行,对于方文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哪怕是拥有机械感知,依然很容易在夜空中迷失方向。

  在飞机起飞后,岳金萍借着提灯照明开始定位导航。

  她需要看着天空中的指向星,结合手里的磁罗盘,相互印证确定方向后,再对比地图上的航线。

  如果判断航线出现偏差,她就会出声提醒方文做出修正。

  这种配合下,飞机向着东北方向飞去。

  而其他人,则紧张的闭口不言,等待着结果。

  北平到沈阳的直线距离是620公里,飞机飞行了3个小时后,按理说应该接近沈阳城了。

  并没有,方文的直觉告诉他,航线应该出问题了。

  “岳金萍,重新对照北极星定位,我们可能飞错了。”

首节 上一节 12/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