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237节
“我们知道你是空战英雄,擅长高空空投炸弹,能不能用炸弹将堰塞湖按照我们的想法,炸开一个缺口,让堰塞湖提前泄洪,避免更危险情况。”那位教授解释道。
方文点头,继续追问:“堰塞湖有多大?需要多少炸弹?茂县在四川境内什么位置?飞机在茂县可以停靠吗?”
这些问题是方文必须要知道的,不然对方的提议根本没法实施。
两位教授虽然是地质专业,却不知道那边的确定情况,还好,商业电报室可以直接向茂县那边的电报局发报。
经过发报后,情况总算了解了。
有些得到了解答,有些却没有。
茂县在成都以北,在县政府外面有一个平整石板路。
堰塞湖所在是一个巨大的山谷堵塞而成,具体有多大,不好形容,需要去现场看才行。
情况紧急,方文觉得泰山航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他立刻联系了妻子。
泰山航空总部,邝明珠看着电文,肃穆。
她以丈夫的名义,召集了刘掌柜,孙德彪,潘家峰,邵思慎开会。
人一到齐,邝明珠便说明原由。
听到地震淤积了一个巨大的湖泊,随时可能崩溃淹没下游城市,大家很是震惊。
邝明珠又道:“先生说他要去茂县救人,那里十多万人面临危险,我们泰山航空,要肩挑道义,不能束手旁观。因此,需成立泰山航空救灾小组,随时准备应对。”
刘掌柜感慨,高举起手:“我之所以闯关东,就是家中遇灾,当时却没有总经理这么好心人帮忙,最后我们一家最后就剩我一个,跟着别人去关外讨活。这种救人的事,我肯定参加。”
孙德彪也高举起手,潘家峰和邵思慎也不例外。
救灾小组成立,随时等候前方调遣,方文却驾驶波音247载着两位地质系教授前往茂县。
从济南飞武汉,在武汉加油中转。
武汉到茂县的距离,大概在1000公里,航程足够,但没有既定航线。
在没有卫星的情况下,无航线飞行只有最好的飞行员才能实现,事情并没有外行想的那么简单。
即便是方文,也需要借助各种各种方式确定。
最好的就是用六分仪、罗盘、地图的三合一定位法。
方文一边驾驶飞机,便对机舱坐着的两位地质教授道:“谁会用六分仪?”
年轻的教授回道:“我会用”
方文将六分仪包交给他,并吩咐:“每15分钟测一次六分仪,结果标在地图上。”
年轻的教授照做,拿出六分仪对准太阳。
他测定出来的结果,给方文清晰的方位感,再结合罗盘,一旦出现偏向,就立刻修正。
正是因为有六分仪帮助,飞机以近乎一条直线飞向了成都。
抵达成都后,飞机向北方继续飞去,没过多久,来到了茂县区域。
茂县县城内,用红布铺出一条道路,就是引导降落用的。
方文并没有立刻降落,而是继续往北飞探查堰塞湖情况。
按照本地人描述的,岷江穿过茂县和汶川,堰塞湖在岷江上游。
飞机行驶一阵后,来到了那处堰塞湖段。
两位介绍仔细观察下面的情况,进行探讨。
年老教授做出总结:
“岷江此段地震导致山体滑坡,河段堵塞,这种情况很少见,虽然有部分缺口疏通,但依然累积了大量河水,这会导致山体压力加大,进一步塌陷,一旦全部堵死后,两天内就能形成巨大堰塞湖,一旦崩塌,短时间宣泄的水量会很大,对下游地区造成巨大威胁,汹涌的河水会冲上岸淹没城镇。”
(堰塞湖示意图)
方文点头,飞机调转:“我们先降落,和本地政府的人了解下更多情况。”
飞机回飞一阵后,降落在县政府外的平整石板路上。
虽然有些颠簸,还是降落好了。
飞机一停好,三人立刻下飞机,与迎接他们的县政府人员交流。
其中一位就是两个华清大学教授的学长。
经过一阵描述后,县政府的人终于意识到堰塞湖的巨大威胁。
县长讲述起八月二十五日那天发生的事情。
“你们看到的那个堰塞湖,以前叫做叠溪镇,那里因为天干地旱,就在八月二十五日那天举行祭拜城隍爷的仪式。那天一开始还好好的,到了庙祝念咒的时候,突然三声巨响。然后地龙反身了。”
地龙反身,实际上就是对地震的一种俗称,大家没有太多关注城隍庙之类的事情,更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后面的事情很惨烈。位于岷江边上的叠溪镇,突然经历了地动山摇,随后塌落的山石将整个叠溪镇掩埋。
同时受灾的还有附近21个羌寨。
因为地震而崩塌的大山,不但掩埋了村镇,还将岷江堵了。
被堵住的岷江导致下游河流枯竭,这一河段却不断涨水。
而县城这里,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大片房屋塌陷。
万幸的是县城这边以平房和小楼层为主,倒是没有太大的破坏。
听完县长的话,结合地质学教授的建议,方文在思绪如何进行。
被堵住的河道,有很多山石堆积,这种倒三角的堆积情况,会很牢固,用普通炸弹也不一定炸开。
可一旦压力累积到它崩开后,下游就倒霉了。
所以,地质系教授们的建议也没错,必须尽早破开。
关键是怎么破?
他将这个想法说出。
两名地质学教授也认同。
其中一位道:“力学结构,我们不太了解,或许学建筑的更懂些。他们应该可以找到整个堰塞湖堵口的结构弱点,如果从结构弱点那里炸,或许可以成功。”
听着教授的分析,方文灵光一闪,上海的梁先生和林先生不是建筑学家吗。
还有炸弹的问题。
泰山航空没有这种量级的炸弹,国民政府估计没有,就算有也不会用在这方面。
得让湘西机场那边的炸弹实验室想办法。
他立刻用县城的电报室向上海发报。
上海机场外的泰山航空总部。
临时救灾小组等待着。
电报终于发过来。
邝明珠读出电文。
【去请梁先生和林先生,将情况说明,告知需要借助他们找出力学结构弱点,破开堰塞湖。】
【通知湘西,让霍端阳造一个巨型炸弹。】
邝明珠立刻进城,去找两位先生。
这次运气好,两位并没有外出,而是待在上海的家里。
邝明珠登门拜访后,将情况说明。
两位先生对此也不敢肯定。
梁先生回道:“建筑结构更加规则,我们考虑力学结构的时候,并不复杂。”
林先生补充:“听你说的堰塞湖,由很多巨石拼接而成,这种力学结构是复杂的。”
但两位先生并没有拒绝,而是同意前往。
随即,他们被潘家峰送到武汉,等待着。
而潘家峰,则返回上海,组织泰山航空的所有波音247暂时停飞,售出的票临时退还,然后将刘掌柜、孙德彪、邵思慎他们采买的救灾物资装机。
一件件救灾物资装上飞机,有米面粮油,也有服装棉被。
因为事情紧急,泰山航空并没有对外界宣传联合救灾,而是独自行动。
所有波音247飞机飞到武汉,方文也飞了回来。
却依然没有起飞,还需要一枚可以炸开堰塞湖的炸弹。
为此方文从武汉中转飞向湘西机场。
湘西机场航空炸弹工厂。
潘家峰了解情况后,立刻与化学实验室的同事们探讨。
当他说明制作大炸弹是为了救人后,大家都欣然同意参加。
这种自发的参与,比主动要求更有行动力。
他们在一起讨论如何制作。
炸弹外部载体,可以用五十公斤的凝固汽油燃烧弹。
但这种弹壳,使用的是锡,很容易破开,因此,需要爆炸速度最快的火药,提高瞬间爆破力。
子弹的发射药就可以。
击发药可以用凝固汽油燃烧弹的同款,一样可以实现引爆。
但五十公斤的子弹发射药,具体威力能达到多少呢?
当方文来到湘西机场的时候,爆炸效果也计算出来到了。
方文看着他们的计算结果。
根据化学实验室平常对发射药的测算,五十公斤发射药爆炸可产生1550万焦耳的能量,按照1焦耳大概可以推动0.102公斤物体一米计算,五十公斤发射药放出的能量可以把一个十公斤的物体移动151公里。
看着爆炸威力计算结果,方文估摸着应该是可以炸开缺口。
关键是找一个最好炸的角度位置进行。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