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239节

  方文抬头,露出笑容,“我也是这么想的,放心,我一定能成功。”

  他的回复充满了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大家都为此忙碌起来,一旦堰塞湖轰炸成功,宣泄而出的湖水,虽然没有未来那么庞大,也会波及下游沿途乡镇城市。

  必须尽快让沿途村镇居民暂时转移。

  为此,县政府和城里的仁善之人纷纷前往岷江下游河道沿途村镇,组织当地人暂时撤退。

  做完这些,已经是一天后。

  堰塞湖又涨了一截。

  大家目视着方文上了伯劳号,再度起飞。

  事先没有进行过训练,就算是经验在丰富的飞行员,也不敢说一定能命中。

  方文也不是百分百,他的概率和其他飞行员比起来,应该在90%比70%。

  这已经足够了。

  更别说,在持续吸收了琥珀十字架的神秘力量后,还有很多潜力没有挖掘出来。

  他现在要验证下自己提升了多少。

  飞机以3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高空穿行。

  这个速度,是目前空中飞行器最快的速度。

  全力以赴开启机械感知的方文,却感觉自己还有余力。

  为了追求命中率,他放弃了高空轰炸,转为使用俯冲轰炸。

  俯冲轰炸被飞行员们戏称勇敢者的送命游戏,是以暴露自己在敌人有效射击范围内进行的轰炸行为。

  虽然精度提升了,但危险系数却成倍增压,属于非常规飞行战术。

  方文练习过,伯劳号这种飞机也正好适合俯冲轰炸。

  他脑中浮现专门练习的俯冲轰炸战术。

  那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操作,以超过45°的俯冲角度,高速向目标俯冲,在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拉起飞机,并同时投弹。

  这个角度和时机把握好了,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的瞄准装置辅助,命中率也是正常水平空投轰炸的很多倍。

  对于方文来说,主要是把握拉起机身和投弹的时机,其他没啥难得。

  他深吸一口气。

  开始第一次投弹尝试。

  伯劳号从4000米高度,突然压下机身,俯冲角度高过了60度角。

  飞机高速下倾,对准堰塞湖坝的左侧。

  在即将掠过堰塞湖坝,高度只有400米的时候,机身猛地拉起。

  投弹尝试后,方文做出判断,俯冲过程和拉起的角度都没问题,但拉起机身的时机不对,很可能让投出的炸弹冲过堰塞湖坝落在前方的河水中。

  如果在高度300米才拉起,命中度应该就很高了。

  得出这一判断后,方文再度尝试。

  这次300米拉起机身,外人看到的话,就像眼看要撞到地面,却又奇迹般的弧线飞升。

  第二次尝试后,方文觉得可以动手了。

  他重新飞回4000米高度,深吸一口气,再度进入机械感知。

  与伯劳号融为一体,也化身天空中一只凶悍小鸟。

  应了明朝诗人于谦的那首《伯劳赋》:“逢乱世身为伯劳,化被形神总为妙。”

  刹那间,飞机扎入峡谷,却又迅捷飞出。

  就在飞机掠出峡谷的同时,投出的炸弹也准准撞中堰塞湖坝。

  70公斤的锡皮炸弹,因为全是发射药,高密度高燃烧效率,在被起爆药雷汞的触发下瞬间爆炸。

  冲击波瞬间撕碎了锡皮,随后波及了坝面上的碎石。

  这种爆炸力,让堰塞湖大坝出现了松动。

  又在堰塞湖高水位的势能下最终崩溃。

  一个缝隙出现,小水柱喷涌而出,紧接着碎石被水能冲出,再到大石块。

  崩塌形成的那一刻,堰塞湖再也无法隔断岷江水,大量水流席卷而去。

  在空中盘旋观察的方文,不由担心起下游的情况。

第191章,为了泰山牌红军香烟,民国广告大战

  堰塞湖坝被炸开个口子,湖水得到宣泄,却也形成了一股洪流冲向下游。

  方文驾驶着伯劳号在空中盘旋观察。

  水龙顺着岷江峡谷河道往下游奔去。

  万幸的是,轰炸设计的很巧妙,只破坏一点,却不摧毁整个堰塞湖坝,让宣泄的堰塞湖水并没有太大。

  席卷而过的水龙,淹没了部分河岸,却没有对大多数村镇造成破坏,极少数位置低的,也仅仅是让水位上升了河岸半米到一米左右。

  这种破坏,会随着水位退去而恢复,并不持久。

  再加上下游沿途村镇都知道上面要炸坝了,在河边常年居住的他们当然是知道厉害的,都跑到高处躲避,也没有人员危机。

  沿途观察一番后,方文发现这次轰炸堰塞湖坝的效果出奇的好,也就放心许多,随即驾驶飞机降落在县城。

  他降落后,将沿途的情况说明。

  县长愣住:“这就炸好了?!我以为要来回几趟,才能弄好。”

  “是啊,真的炸了。你去看看岷江河道,应该要涨水了。”方文回道。

  “我再次代表全县百姓谢谢你了。”县长说完,忙不迭的带人跑出县城,去河道边观察。

  四位专家也跟过去。

  方文笑着和潘家峰道:“走吧,我们也去看看。”

  两人随即来到岷江边。

  那里已经有很多人闻讯而来。

  他们看着一股水龙从上游席卷而来,将快干枯的河道填满,随着水位不断上涨,人们有些害怕退后。

  半个多小时后,水位上涨结束了,也意味着上游的堰塞湖宣泄到了平衡。

  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后,方文与四位专家商量。

  “现在危机解决,我们也该回去,别耽搁人家善后工作。”

  大家觉得也是如此,随即与县长告辞。

  听说人都要走了,县长挽留一番,最终感谢送别。

  潘家峰驾驶波音247,方文驾驶伯劳号,先后起飞,飞到了武汉。

  在武汉加油过后,又飞向上海。

  在上海,要举办泰山航空救灾结束庆祝会,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会参加。

  四位专家自然也被留下,参加了这场庆祝会。

  庆祝会就在泰山航空的集体食堂。

  因为各地都有参与者,食堂竟然没有那么多桌椅,还从外面的食铺借了一批。

  满满当当的食堂中,大家围桌坐好。

  方文和四位专家,以及妻子邝明珠、潘家峰、刘掌柜、孙德彪、霍端阳、方守信,顺子,邵思慎,霍华德、威廉一共15个人,在中间的两张桌子。

  邝明珠柔声道:“先生,你说几句吧,也好开席。”

  方文点头,站起身。

  顿时就有人提醒,嘈杂声随即消失。

  在安静的食堂中,方文朗声道:“从大前天得知四川有大灾,到现在问题解决,我们泰山航空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救灾物资筹备运输。这表明我们泰山航空是最优秀的集体,能够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我为大家骄傲。”

  话语中,将泰山航空的荣誉感激发,大家却很认同这个说法。

  他们确实觉得自己很优秀,也对公司有荣誉感和归属感。

  热烈的掌声响起。

  在掌声结束后,方文笑着宣布:“那就开席吧,吃顿好的打个牙祭,这几天我的馋虫都养出来了。”

  哄笑声中,方文回到座位,与自己的小圈子成员和四位专家共饮一杯,然后就餐。

  是真的饿了,那几天来来回回,心思都扑在救灾上,哪有时间在乎吃什么。

  四位专家倒是很感慨,他们对泰山航空的员工和整个集体焕发出来的奇特气质很是欣赏。

  年轻的地质教授不禁问道:“方总经理,你这航空公司的员工,纪律严明,行动高效,是如何做到的?”

  年长的地质教授不禁捅了下同事,这种独树一帜的奥妙,怎么可能说与外人听。

  方文倒是不介意,坦然回答道:“很简单,丰厚的报酬,良好的福利,严明的公司规章制度,清楚的规范工作内容,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发挥好。”

  说的简单,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吗?四位专家可不这么想。

  但没必要在这方面纠结,中华只有一家泰山航空公司。

  他们更关心后面的救灾,毕竟泰山航空赠送了那么多救灾物资。

  方文坦然:“救灾的事情,我们插不了手,是好是坏都别管了,就往好处想。”

  这是最好的办法,尽人事,做不到的纠结也没用。

  泰山航空停业三天进行救灾的事情,最终还是传到了外界。

  对于这种事,一开始人们是不信的,认为是为泰山航空某种必须停业的事情做得掩护。

  或许是出了什么事故呢。

首节 上一节 239/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