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277节
全运才犹豫中,方文也不急,拿起酒杯,悠闲饮酒。
过了一阵,全运才在桌上倒了些酒液,用酒液勾勒出一个耳朵的轮廓。
方文明白了。
他举杯,算是确定了这次的谈判。
如此顺利,让全运才有些意外,在碰杯共饮后,他问道。
“你就没有不甘吗?我要是你的话,就闹点脾气,拖上一两个月再做决定。”
方文笑道:“我是有不甘心,如果你们愿意弥补的话,帮我联络下国内的大学,我想要从这些大学中招募一批人。”
全运才警惕道:“你要干嘛?”
“造飞机啊,我需要能看懂图表数据,又能实际操作的工科人才。”方文回道。
“你要造飞机?”全运才不敢相信,太古洋行的人也不信,都将此事当做方文的痴心幻想,如今的中华百废待兴,除了桐油丝绸茶叶陶瓷外,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就这种基础,能造好飞机吗?
或许能,就像前些年,那些国内造出的能天上扑腾几下却没有任何实用性的飞机吧。
他们不信方文能成功,甚至想要看方文的笑话。
但表面工作是要做好的,为此全运才同意了帮方文解决去各高校招募应届毕业生的要求。
香港谈判顺利完成,公司大股东变成了全运才,但对方文的损失并不大。
甚至新任大股东还急切要求扩张泰山航空华夏分公司的业务。
这事不能急,已经完成过多次航线开辟的方文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准备了考察。
而让此事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南亚大米采购。
化名白云飞的红军联络员舒志涛能通过泰山航空的渠道购买粮食,足以说明他们对粮食的迫切需求。
为此,方文并没有在谈判结束后回国,而是直接飞到了南亚。
1934年8月底。
伯劳号重新降落在法军机场。
迎接他的,除了机场指挥官,还有方守信,刘掌柜,孙德彪,以及邝安明。
“姐夫。”邝安明先出声。
“一年不见,你长胡子了。”方文笑道,如今的邝安明竟然留起了胡子,不再是以前的白脸书生摸样。
“我在法国参加了游行示威,还参观了法共的党员会议。”邝安明低声回道。
小舅子竟然成了进步人士,方文不由叮嘱道:“你这些事,回国不准和任何人说,就算你姐也别告诉她,我怕她担心。”
“明白姐夫,我不会说的。”邝安明郑重回复,显然这一年多,他见过的事情,已经让他成熟了。
这个小插曲过后,大家来到机场的宿舍,送走机场指挥官后,方文便开始了解米粮收购的情况。
刘掌柜先说:“这里简直就是宝地,水稻竟然能一年三熟。一年的产量够他们吃几年的,根本不缺粮食。”
孙德彪补充道:“我们国内北方也就一熟,南方部分地区气候合适,降水充足能两熟,乃乃的,这里四季不变,雨水每季都有,什么都不要做就能三熟了。”
方守信却从另一方面说明情况:“我们打听了下买卖粮食的事情。这里有多方参与,主要是南洋米商和广州香港米商两类。从事稻米生意的华商有句俗语:米为南洋贸易之大宗,非有千万资本者不能为。”
“哦,为什么这么说?”方文问道。
方守信继续解释:“本地农户大多不善经营,他们每到稻米收获后,便将稻谷送往碾米厂出售,那些碾米厂就是各地米商建立。大型的碾米厂动辄每天要碾米500~1000吨,光是加工、搬运就需要很多人手,还要大面积的储存仓库,另外购买稻谷也需要大量资金。此外,稻米生意都是长久生意,米商还要给农户放贷,代购农需物资,才能让农户下一季继续卖粮到这家碾米厂。”
听着听着,方文不禁看向方守信。
是啊,方守信在方家做了20年,从伙计做到掌柜,对这方面是专业的。
他等方守信说完后,问道:“方叔,你看这事怎么做最妥当?”
“各家碾米厂少有对外出售的,他们只要装上船,就能稳赚不亏,我们拿不到他们的货。建个碾米厂吧,又来不及了。只能从民间收粮,这里的人每家每户都有足够存粮,只要钱给的合适,他们也会卖。”方守信回道。
“他们能接受多少的收购价?”方文继续问。
“每公斤0.5法郎,比正常收购价多一毛。”方守信回复。
方文顿时心中盘算。
如今白银涨价,银元和法郎的兑换有了些变化,1银元相当于10法郎,
国内的大米大概是一担4.5个银元,一担是50公斤。
也就是说,每公斤大米0.09个银元,换算为法郎就是0.9法郎。
毛利润有80%了。
没想到大米生意也是这么赚钱,方文不由惊讶。
但他对这个生意兴趣不大,自家是做这个的,他清楚的很,这种传统米粮生意,最是复杂。
“也行,就按你这个价收购。我先回去一趟,把飞机和钱弄来。”
沟通完,方文当天便离开法军机场,飞往广州,再回上海。
在上海,邝明珠已经回来,在家里为其宽衣端水。
“回来了,这次可以休息了吧。”
洗了把脸后,方文摇头:“还不行,粮食收购的事情需要钱,我也要过去。”
“要多少,我去取。”
“不用,我从美国回来,带了一笔钱,有600万美元,还没给你呢。”
600万美元的数目吓了邝明珠一跳,这钱好多啊!
但她又想到,从方文回来,就没见过带这钱呢,600万的钞票可不是一个提袋就能装下的。
不禁关切问道:“你放哪了?”
“在飞机里,甲3号飞机,我已经让霍华德将这架飞机停飞检修了。”
就算方文这么说,邝明珠也还是担心那么多钱出事。
在她的催促下,方文和其来到了上海机场飞机修理场。
在那里,甲3号飞机停在机库中,静静待着。
方文拿出工具,进入机舱中。
他一阵操作,拆下了地板,然后用硬铁丝做了个钩子,从地板下的中空夹缝中,将三个袋子勾拉了出来。
一个袋子200万,正好600万美元。
钱取回来了。
方文立刻向湘西机场发报。
湘西机场,电报室。
这个电报室和其他泰山航空机场的电报室不同,它只负责接收摩斯电码,不翻译。
收到电码后的电报员拿着密电文小跑到湘西机场新任主管方顺的家门外。
一阵敲门后,方顺很不爽的开门问道:“谁啊,大晚上的。”
“主管,特别电报。”
电报员的话,让顺子顿时没了脾气,拿过密电文关门回屋翻译。
他的妻子并没有打扰,也没有观看的意思,两人之间,都尊重相互的忠诚。
转译完密电文的顺子抬头看向妻子:“你得出去联系下白云飞,我们需要详细的空投数量,以及大概空投区域,好进行粮食采购。”
龙玉梅二话不说,便换上苗族服装,趁着夜色离开了机场。
机场几里外,有个叫做十万坪的地方,那里在不久前发生过一场战斗,红三军一部在此打败了本地武装的联合进攻,确定了地区控制权。
那里也是秘密联络点所在。
龙玉梅快步来到了那里,通过地方联络员将情况上报。
半夜时分,身穿长衫的白云飞来到接头地点。
一见面,化名白云飞的舒志涛就严肃道:
“你的身份特殊,组织上要求你尽可能保密,不要随便行动。记住,如果我这条线断了,你就是恢复与泰山航空联系的另一条线。”
“我明白,这次是顺子让我来的,他说需要详细的空投粮食数量,以及大概空投区域,好进行粮食采购。”龙玉梅解释。
舒志涛愣住:“他们要将粮食空投到根据地?”
这可是大事啊,而是比其他方式向根据地输送粮食都要安全,要知道随着国民党围剿力度的加大,任何向根据地贩卖运输粮食的行为,都会被当做通共的罪名惩处。
这也导致了运粮更加困难,却没想泰山航空愿意用空投的方式运粮。
想着空投子弹的成功,舒志涛不禁兴奋,他连忙让龙玉梅等候,自己去向更上级汇报。
第218章军粮制作,根据地空降
一天过后,湘西机场回电,将方文想要了解的情况说明。
共计需要400吨大米。
至于具体的空投区域没有说明,说是在空投时再具体沟通。
对此,方文也是理解的,这种事情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不然危险重重。
有了确切空投量的方文,准备启程。
他提着装满美金的提包,在妻子陪伴下走进机场。
这次回去,开的是泰山一号,只有泰山一号8吨的载重量才能实现400吨大米的空投,就算这种初代重型轰炸机也要空投50次才能完成400吨的空投目标。
在泰山一号前,方文在等待。
过了一会,潘家峰开车过来,车上有好几个鼓鼓囊囊的背包。
潘家峰下车,说明道:
“师父,这里就是你要的7套设备,我给你搬上去。”
方文点头,走过去一起动手搬运。
这些设备都是电波定位发射装置,孙德彪在长城轰炸中第一次成功使用后,方文便让华清大学那边继续制作,后来在哈尔滨中马堡轰炸行动更是奇效、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