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278节

  他这次带7套去南亚就是为了用于空投定位。毕竟有好几个空投点,有些空投点可能情况危急,不适合火把指引。

  定位装置搬上机舱,方文与大家告别,驾驶飞机起飞。

  这次更改了飞机,航程翻倍有余,直接改成了上海--广州——法军基地。

  一番航行后,飞机降落在法军机场基地。

  机场指挥官依然非常热情,但他这次的注意力完全在泰山一号上:“这就是F.221BN5的原型机吗?我还是第一次见。”

  “F.221BN5?”方文惊讶问道。

  “是啊,我国空军最近采购了11架法尔芒的F.221BN5夜间远程轰炸机,我在空军的朋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你等下”机场指挥官说完,拿出钱包,取出一张照片。

  那张照片是人和飞机的合影,那架飞机外形上和f.220没啥区别。

  方文点头道:“这是f.220原型机,当初你们军方没有看重,我用废品的价格购买回来,充当运输机的。”

  “废品!”机场指挥官拍了下方文肩膀,哈哈大笑。

  等他笑完,方文将一个礼品袋交给他:“这是给你的礼物,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存。”

  和东方的矜持不同,法国军官很直接的打开礼品袋,立刻被袋子中的钞票吸引。

  他回道。

  “我们的友谊坚不可摧。”

  这就好,收粮的过程,要是有法军帮忙,会少很多麻烦。

  1934年9月初。

  正值法属越南稻米收获之际,各路米商一齐出动,湄公河三角洲一带的粮食主产区非常热闹。

  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收粮队伍中多了另一类人。

  一队法军军车,共有十辆,浩浩荡荡驶入湄公河三角洲。

  车队越过收粮队伍,进入了第一个村庄。

  法军士兵从车上下来,在军车外排好队,另有一些东方面孔的人也从驾驶室中下车。

  这些东方面孔自然是方文他们了。

  下车后的方文带队走进村庄,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让行动组七位搭设好收座椅,然后让翻译拿着喇叭喊话。

  “本村的人听好,法军军购粮现已展开,大家都可以参加。每两公斤1法郎,条件优厚,欲售速来报名。”

  收粮季的时候,所有人对粮价都很敏感。

  一听军购粮竟然比外面的采购价格还要搞两成,这个消息顿时就传开了。

  村庄里的人纷纷过来,想知道更多。

  他们还是有担心的,怕遇到打白条不给现钱的,那样的话,价格再迷人,他们也不敢乱卖。

  可当知道都是现钱交易后,情况立刻不同了。

  很多人急冲冲挑着大米过来抢着出售。

  面对如此热闹场面,刘掌柜出面。

  “告诉他们,每公斤1法郎只收新米,旧米不要。”

  这下好了,那些原本准备送往碾米厂和卖给米商的新米,全都让军购粮给买去。

  第一个村庄的成功收购,让消息迅速在湄公河三角洲传播,大家都在期待军购粮能在自己村庄收粮。

  搞得面对米商的收购,也提不起兴致。

  米商们也不敢乱来,干脆暂停了收购,就等军购粮结束再说。

  却没想,对方只收了8000担粮食就结束了。

  一场虚惊过后,湄公河三角洲的收粮季又恢复了正常。

  400吨大米到手,方文开始着手这批粮食的包装和空投。

  他和方守信,刘掌柜,孙德彪一起讨论。

  方文开了个头:“我们谈谈怎么处理这批粮食。”

  孙德彪第一个回应:“这米我不喜欢,咱们东北的米饱满肥胖,这种米瘦瘦长长的,吃起来也干巴巴的。”

  他纯粹是在吐槽,对于吃惯了东北米的他来说,根本吃不惯这种米。

  拿起一把稻米,方文思索。

  通过这段时间了解,他对这里的大米有了了解,原来这种米叫做占城稻,宋朝的时候就流入中华,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南方的双季稻。

  也就是现在说的籼米。

  大米中不光有籼米,还有粳米。

  东北米就是粳米,所以孙德彪吃不惯这种食物。

  但这倒是没啥,红军士兵应该不会有这些讲究。

  可全是生米运过去,他们也需要加工吧,不然行军过程中,哪有那么多时间埋锅造饭。

  好像,他们会制作成炒米。

  除了炒米之外呢?

  方文出声道:“我觉得啊,不能只是送生米过去,要考虑红军实际情况。他们长期处于游动战斗过程,很多时间都没法烧水煮饭,就这么送过去,他们还要冒着风险才能得到一顿饭吃,不如我们将这些大米做成随时都可以食用的食物。”

  大家顺着方文的思路开始思考。

  孙德彪又抢着道:“我有了。粘豆包,米糕,米皮,饭团子。”

  方文摇头:“你这些都是刚出锅能吃,放久了就硬了。”

  他的话,让刘掌柜和方守信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东西。

  “米饼。”

  听两人同时脱口而出的话,方文顿时想起来了。

  这年头,街头小贩,经常会售卖一些米饼。

  方文吃过一两次,有很多品种。

  炒米饼,米粉饼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长时间存放,又能充饥的实惠食物。

  有了这个思路后,方文便着手制作。

  泰山一号装载400吨大米,分了50次,将物资运往湘西机场。

  随后,机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了米饼加工。

  坐这种东西,很是简单,是很多农家人的必备手艺,就算不懂,稍微指导下就明白了。

  按照方文的要求,400吨大米做成了两种大米制品。

  甜味的炒米饼,咸味的米粉饼。

  炒米饼需要将占城米泡在水里4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随后取出蒸熟,然后摊在大席子上放凉。

  放凉后的熟占城米,会倒入大锅中,用铲子不断翻炒,使米粒受热均匀。

  炒制过程中,米粒的颜色会逐渐由白色变为淡黄色,再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同时散发出浓郁的米香味。

  做到这一步,算是完成了大部分。

  接下来,要将炒米沾上少许糖浆,然后放在木头雕刻的容器中定型。

  等糖浆凝固,再从模具中取出,就是甜味炒米饼了。

  (民国时期炒米饼木头模子)

  甜味的炒米饼很简单,咸味的米粉饼更容易。

  那玩意不就是未来的雪米饼吗。

  原料只要3种,大米粉,盐,糖。

  直接将占城米磨粉,然后和盐、糖不同比例混合。

  随后淋入开水,用木勺翻拌,不烫手后用手慢慢捏成生米团。

  做好的生米团掰成小碎块,散在盘中,裹上纱布。

  再放入蒸锅加热米团至熟透。

  熟米团取出揉制成圆柱体,切成半指宽的厚片。

  这些不规则的厚片,由工人用擀面杖压制成将5毫米厚、直径七八厘米的米饼片。

  随后装入筐盘中,等其风干。

  彻底风干后,就剩下最后一步膨化。

  因为没有微波炉和烤箱,只能用油炸的方式来进行膨化,但对这年头缺乏油水的人来说,却更加美味。

  第一批食品共计生产了1000公斤,便停下。

  方文和员工们觉得的不错,不代表红军那边就能接受,得让他们验收才能继续。

  因此,方文让顺子跟她老婆说,带着两种样品去找白云飞。

  1934年9月中。

  第五次围剿,远比前几次还要激烈。

  各根据地都在悄然准备着。

  因为粮食空投行动,作为唯一单线联系人的舒志涛,在湘西机场几里外的十万坪等待。

  如今的舒志涛,也就是白云飞,是白记商行的老板,原有身份已经全部封档,他原来部队的人都以为他牺牲了。

  这是上头对在如此危机时刻,依然愿意对红军施以援手的泰山航空的特别联系手段。

  现在除了他和少数几位高层外,没人知道代号‘山神’的神秘物资提供者是泰山航空。

  “咚咚”敲门声将白云飞从思绪中惊醒,他与店内的两名伙计做出眼神交流。

  两名伙计默契的站在暗藏武器的位置。

首节 上一节 278/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