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387节

  作为临时车长,方文与两人交代:“各就各位,炮手负责观察,装填手负责电台,模拟战时出行。”

  吩咐完后,方文坐在驾驶位,开启发动机。

  随着后方的航空发动机运转,车内温度开始提高。

  这是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车内温度也是目前坦克遇到的大问题,交战时,为了安全考虑,密闭状态的坦克内温度会变得很闷热。

  要是不能解决这个内部温度问题,驾驶泰山松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虽然这是目前各国坦克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对方文来说,却有办法解决。

  他设计了一套简易的车载空调。

  通过铜管做成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在航空发动机的第二套水冷系统上,通过氨为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在通过风扇将通过空气流动和热交换处理过的冷风吹进了车内。

  随着微微凉风,车内温度顿时降低了。

  这种温度环境,不再成为驾驶难题,方文发动坦克,在空地中开始了各种驾驶操作。

  他在不同的环境下行驶,检验了坦克的各种性能。

  总体来说,这辆拥有强劲马力的坦克,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坦克,也是最贵的坦克。

  它的防御,动力都是可圈可点的,比同时期的坦克要好很多。

  毕竟没人会用航空发动机来作为战损率极高的坦克动力源。

  现在,就剩下火力测试了。

  装填手用车载电台与外面联络,随即,一辆汽车开来,带着坦克开向火炮测试场。

  十几分钟后,火炮测试场抵达,那是从当地人手里买下的一片废弃建筑,原本是家面粉磨坊,砖石结构的建筑,正好用于测试火炮射击威力。

  方文驾驶坦克绕着磨坊建筑开了一圈,下达指令:“瞄准左边的那栋房子,一发榴弹炮。”

  炮手立刻观察好目标,然后用力转动摇杆,让炮塔转向。

  随着炮塔的转动,炮口对准了那个方向。

  随即,装填手开始装药,等其装好发射药后,炮手将炮弹装入,开启发射装置。

  一声轰鸣,炮管后方的复进装置猛地后缩,发烫的炮弹壳弹出落在一旁的弹壳箱中。

  这次的炮击,射中了那处建筑的上端,爆炸的威力让建筑上方破开一个大洞。

  第一发射击效果很好,可以设想下,当泰山松中型坦克和雇佣兵团的士兵一同来到此地,遭遇了在前方据点中敌人顽抗,只有这种大威力的炮击才能摧毁敌人的防御。

  他驾驶坦克围绕磨坊游走,下令让炮手进行不同方位的射击。

  这两位炮手和装填员,只是临时测试的,非专业军事人员,发射了几发炮弹后,就变得手忙脚乱起来。

  看来,需要特别的训练的军事人员,方文停止了炮击测试,那片残檐断壁成了这次炮击的成果。

  炮击测试的结果,给方文的感觉是威力不错,比37毫米炮强太多了。

  就是这种短管炮的射程比长管炮少,精度也差一些。

  但威力却更高。

  实际上,方文心里,给泰山松中型坦克定义为一种自行火炮,一种全装甲高防御,机动性和威力并存的,与步兵协同作战用装甲武器。

  现在泰山松坦克原型机有了,生产却不能放在仰光。

  毕竟在仰光生产出来的话,如今中缅公路还没修建,只能整车通过海运运往华夏沿海港口,可能会受到日海军阻拦。

  因此,方文打算将用于坦克装备的物资以普通货物的行式运回国内。

  五月初。

  一艘货轮经由长江出海口驶入,在南京港码头停泊。

  在那里,货轮上的物资被分装到更小的蒸汽轮船上。

  这些小火轮,将物资从长江逆流而上,转入沅江,在常德卸货。

  方文也提前赶到了常德,与四姐夫一同接货。

  从湘西机场来的雇佣兵团士兵,以及坦克装备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一同忙乎着,将大大小小的部件运下船。

  其中,就要数坦克底盘和一些大的铸造件不好运,当地请来的装卸工人用圆木在下面做成滚轮,上面有人拉下面有人推这才弄走。

  看着繁忙的景象,四姐夫不禁问道:“方文,地方和厂房都给你弄好了。东西很快就能运过去,你真的要在常德这里建厂造车?”

  “当然是真的,我这么多东西都运来了,还能骗你。”方文笑道。

  方文没有告诉四姐夫自己要造的是坦克,怕姐夫受不了这刺激。

  但选常德也是应急之选,毕竟湘西机场那边全是山路,真要运到那边装配,怎么开出来都是个问题。

  在常德这边装配好了,倒是可以很直接开到长江边,通过大江大河运往前线作战。

  送走姐夫后,他立即安排坦克装配事宜,一共两辆坦克的物资,需要在这两个月时间内装配出来,好送往北方,给护航队的地面部队使用。

  一个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

  六月份到了。

  知道即将发生什么的方文,心中越来越紧张。

  今时今刻,亲身经历这一切,让他对抗日战争有着更深刻的认知。

  事情的演变,都是有原因的。

  造成这一切激化,甚至爆发的,是日本新内阁的组建。

  随着新内阁成立,日方对华态度越发强硬。

  华北事态变得越发紧迫。

  日在天津驻军,演习更加频繁起来,尤其是驻丰台的第一联队日军,竟以攻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地举行演习。

  日海军,也在整个华夏海域到处乱窜,青岛,上海,汕头成了他们演习的场所。

  而在这个月,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全面禁止了报刊杂志使用中文,欲以日文教育全面替换。

  这种一系列的挑衅性行为,让华北和沿海地区的人们有一种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感觉。

  六月下旬。

  两辆坦克组装完毕。

  运往北方的方式已经设计好了,将会由吴影踪带领的雇佣兵团士兵来执行。

  现在还不是时候,得有一个契机到来,全国注意力都转移到北方的时候才方便出发,他们现在正在选拔坦克机组人员,抓紧时间训练。

  另外。

  3架改装好的炮艇机在湘西机场那边停泊。

  机场内的雇佣兵团士兵们也在整装待发。

  全面战争就要发生了。

  明知这一切一定会发生的方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航空公司,泰山义勇军两边跑,事事都在关心中。

  直到上海那边送来了最新的情报。

  这次的情报,包含了一个重大消息。

  【日派驻北平特务,将会在近日在城内伪装激进学生发动暴乱,以配合某种行动。】

  看着这条消息,方文不由想起了吉田前天主动发来的密电。

  从吉田在日海军内部探听到的消息,那边高级军官私下在传一条消息:“七七晚上,华北将重演第二个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如此看来,一切早就在日方计划中,那一切已经算不上秘密了。

  方文将这份情报匿名传给了二十九军。

  随后的一场全城搜捕中,这些准备行动的日特务被抓捕,他们交代了行动时会和东交民巷的日驻军一同行动。

  至于外面的主攻部队,不用想就知道,是一直在北平西南窥伺卢沟桥的日军。

  这等举动,已经明摆着的了,只要还算清醒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将会在不久侵占华北。

  对此,原本还在犹豫的华清大学教授们,也开始考虑转移。

  他们有些已经跟着逃离的人潮出城,有些却舍不得那些研学资料,其中有和方文熟悉的主动联系到他。

  日本人马上就要开战了。

  华清大学和北平大学的教授们给方文发来请求帮助的电报。

  对此,方文是肯定要帮的,这些人是知识分子中的风骨,哪怕是面对如此恶劣的情况,依然在北平坚守,现在他们要转移,当然要帮忙。

  随即,方文调动了民航公司的两架航班飞机,飞往清河机场降落。

  而后,当得知还有很多资料一并想要运走,方文又将泰山一号运输机开过去,有了泰山一号的大运量,那些资料总算是不用担心在战火中损毁了。

  连续几天的忙碌,将北平两所大学的珍贵资料和教授学子送往了南边。

  其中有一些教授和学子,在了解了泰山航空在仰光的工业基础后,主动请求去仰光。

  这倒是意外惊喜,仰光工业园太需要高级知识分子的加入。

  安排这些人去了仰光后,方文等待着。

  随后,来自卢沟桥的枪声响起了。

第294章北平最后航班,卢沟桥空战

  1937年7月。

  南方各界人士还在共同努力营救去年被捕入狱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人士,闹得沸沸扬扬。

  如今局面好转,大家都认为这些爱国抗日人士可以出来了。

  毕竟连国共合作都已经提到台面上,还有什么不能冰释前嫌的。

  而北方,却一片戎马倥偬。

  7月6日。

  方文来北平飞最后一趟。

  他这次要接的是一位物理学专家,说是有很重要的东西要带走,但必须单独运输。

首节 上一节 387/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