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45节
一根粗粗的电缆线连接设备,大家都在二十米外观看。
一名研究员打开电闸。
在电力接通的刹那,大量的电弧产生,场面非常壮观。
而在电弧中心位置,那枚戒指竟然形成了一个不兼容的地带。
也就是说,在电弧中间有一个空洞,特斯拉线圈形成的高压电场无法作用在戒指上。
仿佛,它就是一个彻底绝缘的器物。
研究员们对此大为不解。
(1891年的电力魔法师尼古拉.特斯拉)
两次的实验测试,都带来了非常规科学结果。
同时也证明了一件事,戒指在外部高压下未出现能量增强或干扰,反而在真空环境中仍能释放电流,证实其电能不依赖空气电离,可能源自内部未知机制。
这个研究,并没有给方文带来什么实质性好处。
方文停止了测试,决定自己亲自来研究它。
他的研究方式,自然是结合自己的能力来进行。
戴着戒指,输入能量,与不同材料进行交互实验
可以导电的钨丝、铜线、绝缘的橡胶和瓦砾等不同材料。
这个测试得出的结果却是正常的,表明输出的电流和普通电流一样的导电性。
依然要依赖导电介质。
随后,他用曝光相机拍摄的方式记录电弧轨迹,结合简陋分光镜分析放电光谱。
这种方式发现,电弧光谱含异常蓝紫色波段,不同于已知气体电离光谱,方文推测戒指能量包含未知高频电磁波成分。
而后是能量注入测试。
方文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注入信仰能量才是唯一启动它的手段。
他试了机械能(摩擦和敲击)、热能(高温加热)、化学能(酸碱物质浸泡)。
戒指都毫无反应。
显然,它应该只有一种开启方式,其他的秘宝估计也一样。
这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它的特殊性,却没有开发出更好的用途。
难道,这玩意就是一个类似于防狼电棍的玩意吗?
在古代,它或许可以装神弄鬼,可以后就没啥用途了。
一个高能电池,外加一个变压器和电容,就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如此看来,它就没多大用途了。
等等,方文愣住。
他突然发现自己漏了一个东西。
如果将电流用在自己身上,会是怎样的呢?
他决定试下,大不了就是被电一下猛的,他还撑得住。
随即,方文将自己的单独实验室门关上,免得一会出了洋相被人看见。
关好门后,方文戴上戒指,注入能量。
让后将戒面对着另一只手盖去。
在接触的瞬间,电流释放。
竟然连主人都电!
瞬间释放出的电流,以他的身体为导体流淌。
但这股电流却又回到戒指中,然后又释放出来,形成一个回路。
电流就这样形成了持续的循环,每过一次,方文都有不同的感受。
从一开始的电刺激肌肉痉挛感,到浑身酥麻。
然后,他感觉到了力量的提升。
或者说是电刺激情况下肌肉细胞的一种应激反应。
类似于兴奋剂一样。
再往后,酥麻感和力量感消失,他感受到另一种状态。
怎么说呢?
这种状态应该叫做感电状态吧。
他感应到电的存在状态。
身体里有很多的电。
不光是戒指注入的电流,还有生物电。
那是一种非常微弱,却广泛存在于身体内的电现象。
每一个细胞都在细胞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微弱的生物电。
方文恍然,这不就是未来医学设备中检测到的心电,肌电,脑电图来源吗?
自己竟然不需要任何设备,就能看到这些生物电了。
除了生物电以外,还可以感受到其他的电吗?
方文耐心感受着。
他感觉到了试验台上的干电池,甚至估算出其中的电量。
还有不同设备中隐含的静电。
以及墙壁电线中的电流。
还有空气中少量的电荷。
这些感应,让他对新能力有了新的认知。
这个能力给他打开了新的大门,对电的感应,让他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如此的话,就可以设计制造出更精密的半导体设备。
甚至可以直接开启真空电子管存储器的研究,将早期初代计算机提前弄出来。
第474章 方文的活塞战斗机电视火控系统
关于维京戒指的测试结束。
获得感电的能力方文心中欣喜。
虽然戒指在战斗中有些鸡肋,但他确定实际产生的效果将会非常惊人。
未来是电子设备的时代,想要跨越多个年代的技术迭代实现高新技术,原本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即便是拥有未来记忆和机械感知异能的方文都很难实现。
但感电这个能力,却可以帮助他在这条道路上弯道超车。
为此,方文立即着手对这种能力的掌握。
首先是要能够随时随地轻松进入感电状态。
如果只能用对身体循环放电的方式实现感电状态的话,需要多个循环,并且还要受到电击的不适,肯定不行。
为此,他开始了不断尝试。
戒指激发的电流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身体循环。
随着次数的增多,身体逐渐适应了这个过程。
到后来,那种一开始会出现的电击感完全消失,可以实现5秒钟即进入感电状态。
这已经达到了方文随时启动感电能力的要求。
随即,他开始应用这种能力参与科研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和现有的半导体电子设备有关。
方文试图用自己的新能力对现有设备进行解析,从而对其性能进一步提升。
通过感电能力,他实现了精准细致的设备检测。
设备电路运行情况,在感电状态下一览无遗,哪里有问题,需要怎么改正,方文逐渐有了眉目。
他对泰山步话机和半导体收音机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进行重新设计。
目前技术条件下,他采用的硅平面生产工艺本就是不同时代技术的混杂,从而使得设备虽然可用,但并不完善。
但现在,他看到了隐含的问题,并结合目前的技术技术,对硅平面生产工艺做出优化调整。
那就是光刻技术,一种正式将电子设备变成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在未来都长时间处于技术独占的光刻技术,实际上在早期并不是那么的复杂。
方文是知道的。
其原理类似于照相制版。
在硅片表面涂上一层光刻胶,光刻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光刻掩膜版,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光刻胶,被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化学反应,其溶解性会发生形体改变。
然后再用显影液去除不需要的光刻胶部分,从而在光刻胶上形成与掩膜版图案相同的图形。
最后,通过刻蚀工艺将光刻胶上的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半导体材料上。
这种技术一旦成功。
华夏将成为时代的引领着,生产力高度爆发的情况下,小鬼子那点军备技术就完全不够看了。
可说的容易,整个光刻工艺,有很多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的环节。
光刻胶从哪来?
使用特定波长光线照射的技术设备也需要专人研究。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