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46节

  还有可以和光刻胶反应的特定显影液的成分配方是什么?

  方文为此停笔。

  他明白,科技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是由无数个成果累积叠加而成的。

  就算自己拥有方向,却缺乏大量的研究人才。

  这方面,可不是异能能解决的。

  就算是新的感电能力,也只能在光刻胶等部件做出来后,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工艺的好坏,从而提出建议让工程技术人员更改。

  终究还是卡在人才缺乏上,看来只能等欧洲全面二战爆发,那时候就可以大量搜罗人才到亚洲了。

  方文将思绪转向另一个研究方向。

  那就是他最关心的飞机性能提升。

  目前泰山初代战斗机型,在动力上已经处于领先优势,暂时不需要再强行提升。

  而在火力上,却有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次回国途中与日军战机的战斗,方文对初代机的火力系统有了判断。

  那就是8挺机枪确实可以实现空中火力覆盖,已经是航空机枪配置的火力上限。

  这种火力配置,在特种飞行动作配合下,杀伤力可观。

  但它的实际命中率却不高。

  之所以这样,是和传统的目瞄方式有关的。

  就算用特定飞行动作来扩大射击面,依然是概率性射击。

  现在方文有了感电能力,决定将电视制导设备先做出来。

  让其成为泰山战机的独有火力瞄准装置。

  1938年10月,黄河决堤的大水已经退去。

  而武汉也进入危急状态,国民党军队布置的多个防线被攻陷,日军已经出现在距离武昌不远的区域。

  对此,方文已经麻木了,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新空军飞行员的教育和火控设备的研发上。

  30名结束了基础理论学习和地面模拟学习的飞行学员,在他的班上学习着飞行驾驶技术。

  对于这些从没有实际驾驶过飞机的学员。

  方文决定先从低速飞机学起,培养他们的驾驶经验,然后再逐步进入高速战机的实际飞行训练中。

  为此,这批学员都是先学习驾驶水上飞机。

  他们的教练,并不需要方文亲自出马一个个教导,而是由从延安过来的航空队员,还有潘家峰带来的五名独立团炮舰机队飞行员来进行辅导。

  那些也是来学习泰山高速战机驾驶的飞行员,拥有丰富的飞行技术,也是方文教出来的,在教授新的飞行学员过程中,有着泰山航空特有的风格。

  这些学员的低速飞机学习时间是半个月。

  等他们学完后,第二架泰山初代机也将组装完毕,那时候就可以用两架初代教练机进行教学。

  而在这个期间,从美国过来的电视机技术团队也抵达了亚洲。

  美国无线电公司派来的技术团队,一共三十人,包了一家泛美航空的玄冥型飞机降落在马尼拉。

  随后他们乘坐水上飞机,走泰山航空的南洋航线抵达仰光。

  方文和方守信和行政部的工作人员在仰光水上机场接待了这批人。

  一行人坐上交通车前往仰光产业园。

  泰山航空和美国无线电合资的电视机厂厂址就设在那里,用的是以前的厂房和宿舍区。

  这些美国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产业园里的环境很是惊讶。

  他们没想到,会比预料的好很多。

  在安排他们将行李放在宿舍后,方文还带着他们前往飞机制造厂一厂共有的食堂就餐。

  食堂的大师傅,经历过西班牙炮舰机学习班,对西餐也有些经验了,弄出的菜品竟然很合这些美国人的胃口。

  吃着饭,方文与他们讨论起来。

  “谁能告诉我,你们现在的电视机技术?”

  一名工程师放下夹着烤肉和白菜的馒头片,出声道。

  “我们用的还是阴极射线管极速,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击打荧光屏上的荧光粉来显示图像。有区别的是,我们采用了自我研发的荧光粉,图像效果会更好。”

  “带的有原型机吗?”方文问道。

  “有,你可以明天看。”有人回道。

  “不用明天,今天吃完饭就开始怎么样?”方文问道。

  “行,你是老板,我们听你的。”美方工程师们应和着。

  来仰光的第一餐饭吃完后,这些工程师边回到宿舍。

  他们将带来的资料和设备从行李中取出。

  (二战时期的电视机)

  方文看着他们带来的电视机。

  非常原始,用木制外壳,右边是声音喇叭,下面有着调节转钮。

  三个转钮,分别是调整音量,亮度,频率的。

  这玩意,要私下来研究,才好了解其中结构。

  随即,方文将电视机带回了产业园自己的住所。

  在那里,他将电视机接上电,然后开机查看。

  同时,也给维京戒指注入能量,启动了感电状态。

  在感电状态下,再结合机械感知能力,方文对电视机的内部运行有了更清晰了解。

  他意外地发现,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电视机技术上相对于欧洲同类电视机公司,更先进。

  他们在电子光电摄像管的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

  方文断定,这种技术,甚至可以直接改造下就能用于军事上。

  只不过,是因为电子管技术导致这些设备体积和重量太大,实用性变得很差。

  如果将电子管技术转变成半导体晶体管技术的话,能耗,体积,重量都会大幅减少,那样才更有实用性。

  捡到宝了。

  方文觉得,完全可以沿用美国无线电的电视技术,只是在零部件上做出半导体改造就行了。

  先不管其他的,把电视机内部零部件完成半导体改造再说。

  是以,他直接按照自己对电视机设备内部结构的了解,直接绘制了新型零部件的改制设计图。

  来到仰光的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团队,在新的老板要求下,立即进入了工作状态。

  随后,他们边惊奇发现这里秘密。

  亚洲这边,竟然掌握了一种神奇的电子技术,完全可以全面替代电子管。

  太神奇了!

  经过技术改进后的零部件,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是集成在一个线路板上,却实现了由大量的电子管、电阻、电容等分立元件才能达到的效果。

  而且,晶体管的功效,却比电子管更好,特别是在信号放大方面。

  从而让信号更稳定,图像显示效果更好。

  当新的电视机做好后,两相对比下,美方工程师发现,新电视机小巧了许多,性能还更好。

  他们才明白,为什么上面要派他们来这里逐渐合资公司,要是还是用原有的技术生产电视机,绝对竞争不过这种新技术的。

  随后,这些工程师们怀着更高的工作性质参与到新的生产线设计上。

  他们却不知道,方文通过对美国无线电公司电视机技术的全面了解,已经在考虑用新掌握的技术来为自家的军事工业产品做出改进。

  掌握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技术后,方文便不再关心这个合资电视机厂。

  以后这个厂能不能赚钱,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毕竟欧洲都要全面开战了,购买电视机的人恐怕不会有多少了。

  这个项目要是没有黄,就这么任其自生自灭吧。

  他的精力转向了如何将电视机技术使用在军事上。

  拥有未来见识的他,很快便做出了自己的电视火控系统设计。

  其结构吗,分成摄像、无线信号传输、显示、控制四部分。

  摄像部分:采用新设计的光电摄像管作为核心部件,将其安装在武器的前端,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

  考虑到这种设备的脆弱性,为保护摄像设备在武器发射时和飞机飞行中产生的剧烈抖动和撞击摩擦,还需设计专门的防护装置,以保证摄像装置安全的同时,又有良好的视野,能清晰地捕捉到目标图像。

  信号传输部分:因为目前还没有涉及导弹和可控火箭弹的研究,自然先不考虑无线装置,而是采用线缆连接的方式,将摄像端的图像信号直接传输到显示端。

  显示部分:则是在驾驶舱的面板位置增设一个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将接收到并解调后的图像信号显示出来,供飞行员或者操作人员观察。

  控制部分: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显示器上的图像,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然后使用专门的控制设备(如操纵杆、旋钮等)发出控制指令。

  从而实现更直观的火力控制瞄准发射。

  做出这个设计后,方文立即着手改造。

  他在飞机制造一厂单独开了一个机库作为改造车间,并调用了一厂的两个工程小组。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将自己设想的火控系统改造到了一架炮舰机上。

  这架炮舰机,底部特别安装了一挺由驾驶员控制的火控机枪。

  机枪通过连杆装置来进行发射,并且枪机上安装了摄像设备,并由一根线缆接到飞机驾驶舱。

  驾驶舱面板位置右侧下方,加装了一台三十厘米长宽的方形显示器,连接那根线缆。

  同时,在显示器下方,有一个火控发射转杆,用来在确定瞄准后进行控制射击。

  做完这个火控系统的改造后,方文迫不及待的将飞机开出机库,准备在海面上进行实弹测试。

首节 上一节 646/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