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144节

  “臣,谢陛下隆恩!”

  见火候差不多了,朱由校直接开口说道:“英国公不在京城,京营之事,少人主导,朕有意命人协理京营戎政!”

  方从哲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我就知道

  陛下召见准没好事。

  他思索片刻,问道:“不知陛下属意何人协理京营?”

  朱由校没有直接回答方从哲的问题,反而问道:“元辅以为,谁可担此重任?”

  方从哲摸不清皇帝的心思,只得用最稳妥的答案回答:“兵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可为之。”

  “太仆寺少卿袁可立,朕看他能力不错,可为协理京营戎政人选否?”

  方从哲眉头紧皱,说道:“太仆寺少卿,没有协理京营戎政的先例。”

  见方从哲已经上套,朱由校说道:“若朕直接擢升其为兵部侍郎,如何?”

  “啊?”

  方从哲愣了一下,偷瞄一眼皇帝的表情,见其不似开玩笑,当即提醒道:“越级提拔,恐有臣子议论。”

  朱由校满是深意的说道:“今乃多事之秋,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袁可立才能出众,朕必擢升,明日命九卿廷推,朕要一个满意的结果。”

  寒冬腊月,方从哲的额头却是冒起了细汗。

  陛下的恩情难还啊!

  难怪他儿子压了几年的案子,今日陛下特意告诉他结案了。

  原来是要他冲锋陷阵。

  这不是一个好差事。

  然而.

  他能拒绝吗?

  他敢拒绝吗?

  方从哲胸口起起伏伏,片刻之后,这才咬牙表态。

  “陛下放心,此事老臣定去周旋,出一个令陛下满意的结果来。”

  彼其娘之!

  我方从哲有陛下在后面撑腰,指鹿为马都行,更不要说区区越级提拔了。

  不管怎么说。

  陛下的恩情!

  我拿命都要还!

第135章 铨署夜烛,鹤板晨飞

  已是申时三刻。

  周嘉谟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份铨选文书用青玉镇纸压好。

  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凝冻,笔架上那支紫毫也磨秃了尖。

  值房里炭盆将熄未熄,残火映得他绯袍上的孔雀补子忽明忽暗。

  老仆周安轻手轻脚地换了新茶,建窑兔毫盏里浮着几片龙团胜雪,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划出蜿蜒的白痕。

  “部堂,今日”

  郎中张文熙捧着待签的堂钞候在帘外,话音未落就被抬手止住。

  “今日下值了,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议。”

  周嘉谟吹开茶末,喉头滚动间咽下略带苦涩的暖流。

  吏部郎中闻言,也只得是将手上堂钞放回,一脸无奈的转头离去。

  周嘉谟看着张文熙离去的背影,只是摇了摇头。

  陛下独断专行,登基以来,干的事情太多了,这些事情,大多周嘉谟都有意见。

  但屡次上表,都了无音讯,让他心中渐渐起了愤懑、倦怠之意。

  他为吏部尚书,虽然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

  然.

  到了下班时间,你也别想我会加班!

  他周嘉谟已经是躺平了。

  哒哒哒~

  窗外传来三声云板,各司书办开始收拾卯簿的声响隐约可闻。

  他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选官档案,那里面不知藏着多少人的青云梦,然而他此刻却只想快些见到家中,西跨院里那株亲手栽的老梅。

  东林失势,他这个吏部尚书也不为陛下所喜。

  不知道这个吏部尚书还能做几日?

  走一步,算一步罢!

  周嘉谟叹了一口气,便准备打道回府了。

  他刚系好灰鼠皮斗篷,忽见通政司的跑堂小火者气喘吁吁跪在阶下:“禀部堂,宫里传红本到了!”

  周嘉谟解斗篷的手顿了顿,问道:“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吧。”

  跑堂小火者闻言,当即说道:“宫里说今日就要议定。”

  什么事情,竟然如此紧急?

  哎~

  周嘉谟眉头紧皱,长叹了一口气。

  我想按时下班,奈何领导硬是拖着我不让下班!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劳动局,就算有,他也不敢告皇帝的状。

  周嘉谟只好接过那封朱漆密封的红本,指尖触到尚带温热的火漆印痕。

  他心中顿时有明悟,这是刚从乾清宫暖阁送出的加急文书。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跳了跳,转头对廊下候着的司务官沉声道:“点灯,开印。”

  既然推脱不过,那就快点把事情办完罢。

  好在冬季点卯是在申时,天还没黑。

  若是换在夏季,到了酉时天黑了还要被拖着加班,那他意见就大了。

  周嘉谟话说了没多久,值房里霎时亮起十数盏羊角灯。

  书办们小跑着取来银裁刀,小心剖开印有‘御前速递’字样的黄绫封套。

  周嘉谟就着灯光细看,竟是忠义勇武之士的擢升奏章,内附司礼监批红的‘着吏部速议’手谕。

  他眉头微皱。

  盖因这里面要擢升官职的人,他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游击何纲、宣府游击马世龙、石塘路游击满桂、千总曹文诏、弟曹文耀

  这都是谁?

  周嘉谟一脸问号。

  这些人官职低微,居然能让陛下加急送来红本?

  当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周嘉谟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说道:“传武选司、考功司掌印郎中。”

  他边说边褪下才戴上的暖耳,冰凉的铜手炉被匆匆塞进袖中。

  “再着人去兵部借调万历年间边将履历档册。”

  廊下顿时响起杂沓的脚步声,显然是去兵部了。

  天色黑沉。

  周嘉谟这才将陛下紧急之事办妥。

  此刻已经过了卯时了。

  咕咕咕~

  肚肚打雷了。

  吏部尚书周嘉谟一脸无奈,只想要吃顿热饭,好好睡上一觉。

  老梅都不想剪了。

  现在没人不让我回家了罢?

  穿戴好防寒衣物,周嘉谟随老仆出了吏部衙门,只是还没有上轿,便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明卿且慢!”

  周嘉谟上轿的步子一顿,转头看来人,发现居然是内阁次辅刘一燝。

  “刘阁老有何见教?”

  他眉头微皱,看向刘一燝的眼神多了几分疏远。

  刘一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说道:“几日不见,明卿竟如此生疏?”

  周嘉谟面无表情说道:“刘阁老乃是天子近臣,在下不敢放肆。”

  “你”

  刘一燝刚要训斥几句,但想起了什么一般,终是叹了一口气。

首节 上一节 14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