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明

皇明 第383节

  他心里清楚,只要这道火炮防线守住,黄台吉想从东北角突破的计策,就彻底成了泡影。

  就在这时,一道踉跄的身影从楼梯口冲了上来。

  “经略公!”

  此人正是沈阳副总兵尤世功。

  “大事不好了!”

  熊廷弼心头猛地一沉,快步迎上去扶住他:“慢慢说,贺帅、戚帅还有周将军他们怎么了?”

  “周敦吉,遇建奴重兵围困,没回来,身中十余箭,已经战死了!”

  “贺帅和戚帅被建奴围在离城百步的地方,白甲兵像疯了似的往上冲,他们……他们也快顶不住了!”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城头炸响。

  熊廷弼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转身看向城外,目光穿透弥漫的硝烟,似乎想看清那片混战的中心。

  周敦吉原本是来辽东戴罪立功的,勇猛善战,没想到居然折在外面了。

  贺世贤和戚金更是守城的左膀右臂,若是这两人有失,沈阳城的防线必将动摇。

  “调五百步兵从安定门出去接应!”

  熊廷弼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

  “让弓箭手在城头掩护,用火箭压制建奴!”

  “来不及了!”

  尤世功急得嘶吼。

  “安定门被建奴的骑兵堵死了,刚冲出去的小队全没了!现在只有……只有德胜门还能勉强打开,可那里也被红甲兵围得水泄不通!”

  熊廷弼死死攥着拳头,表情有些难看。

  他望着城外那片被刀光剑影笼罩的区域,突然明白了黄台吉的毒计。

  对方不仅要毁掉他的火炮,还要借这个机会,除掉沈阳城最能打的几员将领。

  “佛朗机炮能不能打到混战的地方?”熊廷弼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

  把总连忙摇头:“回经略公,太近了!容易误伤自己人!”

  尤世功捂着流血的伤口,望着城外越来越微弱的厮杀声,突然跪倒在地:“经略公,得救救他们……”

  “你说得对!”

  熊廷弼看着尤世功痛苦的模样,也知道自己必须要有所决断了。

  他是主帅,必须要果决!

  片刻之后,熊廷弼双拳紧握,当即说道:

  “狗日的建奴,现如今必须出城接应!绝不能让贺世贤和戚金折在城外!”

  援辽总兵陈策愣住了。

  “经略公,出城与建奴野战?这太冒险了。”

  沈阳城的防御本就吃紧,四门守军加起来不过三万余人,此刻若要出城,就得抽掉大半兵力。

  放弃固若金汤的城防,与建奴在旷野上野战,无异于以短击长。

  那些披甲的建奴骑兵,在开阔地能把明军的步兵阵列冲得七零八落,这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教训。

  “经略公,这……”

  尤世功的声音发紧,他望着城外那片翻滚的黑甲洪流,喉咙发涩。

  “咱们的步卒野战不是对手,万一……”

  “没有万一!”

  熊廷弼打断他,目光扫过城头那些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身影。

  “而且,就算有万一,这个罪,我来扛便是了。”

  “贺世贤是沈阳总兵,戚金是援辽副总兵,他们不仅是我大明的总兵官,更是全城将士的士气!他们要是死了,这沈阳城不出三日就得崩!”

  越是到危急时刻,熊廷弼的思绪越是清晰。

  “派少了是添油,派多了是赌命。可现在,咱们没得选!”

  尤世功沉默了。

  他知道熊廷弼说得没错。

  贺世贤在辽兵里威望极高,戚金的南兵是援军的支柱,这两人若是折损,军心必然大乱。

  这好不容易积蓄的士气,可能会毁于一旦。

  “要救人,就得全军出击!”

  熊廷弼突然转身,对着身边的旗牌官大吼。

  “传我将令:八门齐开!除了各门留一百人守城,其余人马尽数出城!”

  旗牌官愣住了,手里的令旗差点掉在地上:“经略公,这……这是要放弃城墙?”

  “不是放弃,是换个法子守!”

  熊廷弼的眼睛亮得惊人。

  “告诉各营,冲散敌阵,便不要恋战,之后救回贺世贤和戚金!谁能把他们带回来,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可是……”

  旗牌官还想说什么,却被熊廷弼凌厉的眼神逼了回去。

  若是对建奴产生了畏惧之心,如何能守住沈阳?

  狭路相逢勇者胜!

  况且,敌人出兵许久,我部以逸待劳,若这还打不过,那真只能死守沈阳城了。

  然而.

  死守沈阳城,则沈阳城必破。

  区别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毛文龙去偷袭赫图阿拉。

  但熊廷弼不会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毛文龙身上。

  万一毛文龙奇袭失败了,那该如何?

  他熊廷弼作为辽东一把手,他考虑的事情,要更多。

  思及此,熊廷弼当即对着旗牌官说道:“传我军令:”

  “德胜门!出三千骑兵,直插敌阵中心!”

  “安定门!出五千步兵,结方阵推进,护住骑兵侧翼!”

  “永昌门、镇远门、靖远门、永安门各出三千人,冲散敌阵!”

  旗牌官见此,只能咬咬牙,转身将熊廷弼的军令下发各部。

  见到熊廷弼下令,尤世功咬了咬牙,像是做了某种决定一般,上前猛地抱拳,很是坚决的说道:

  “经略公,单是正面冲击还不够!末将请命,率本部精锐直捣建奴大营,给他们来一手围魏救赵!”

  他胸口的血渍还在渗扩,可眼里的光却亮得惊人:“他们把兵力都压在城下,大营里必定空虚。末将带五百骑兵绕后,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草辎重,看这些鞑子还能不能稳坐钓鱼台!”

  熊廷弼闻言,眉头猛地一挑。

  这计策确实狠辣,可风险也大得离谱。

  建奴大营虽在后方,却未必全无防备,五百骑兵深入敌境,若是被缠住,连个援兵都派不出去。

  “此计太过冒险。”

  熊廷弼的手指在垛口上轻轻敲击,声音里带着犹豫。

  “你带的人太少,一旦被缠住,便是本经略,都救不了你……”

  “哪有不冒险的仗?”

  尤世功打断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释然。

  “当年戚少保抗倭,哪次不是以少胜多?末将这五百骑兵都是辽东汉子,跟建奴有血海深仇,就算拼了性命,也得把他们的大营搅个天翻地覆!”

  他往前一步,抱拳的手更紧了:“富贵险中求!请经略公应允!只要能解贺帅之围,末将死而无憾!”

  城头上的风突然变得凌厉,卷起两人的袍角。

  熊廷弼望着尤世功渗血的铠甲,又看向城外那片混战的中心。

  贺世贤的旗号已经有些歪斜,显然快撑不住了。

  他知道,此刻犹豫就是在犯罪。

  “好!”

  熊廷弼的声音斩钉截铁。

  “本经略准你所请!带五百精锐骑兵,直驱建奴大营!”

  “多谢经略公。”

  尤世功对着熊廷弼郑重行礼,之后缓缓离去。

  熊廷弼看着尤世功的背影,轻叹一声。

  希望

  这厮能活着回来罢!

  出城与建奴硬碰硬的军令即下。

  各营士兵闻令而动,有的检查弓弦,有的给火铳装弹,还有的将干粮塞进怀里。

  他们都在做战前准备。

  一刻钟后,熊廷弼站在城头,猛地挥下令旗。

首节 上一节 38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