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97节
王昇见到皇帝流泪的模样,心中一软。
之前对皇帝的疏远顿时散去。
这是姐姐的血脉,他是大明皇帝,但同时,也是我的外甥!
“才知道母后小时候也如此顽皮,朕对自己的母亲,又有新的认识。”
朱由校擦了擦面颊的眼泪,收拾情感,对着王昇问道:“国舅是朕不多的亲人,不知道如今是何官职?”
王昇愣了一下,感情陛下不知道他的官职?
国舅爷缓缓说道:“蒙恩得了个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
朱由校故作疑惑。
“朕记得,上个月追封外祖父为伯爵,怎国舅没有继承爵位?”
王昇摇了摇头,说道:“陛下,那是流爵,不能继承的。”
朱由校佯装生气,说道:“朕的国舅,岂能无爵?”
他对着门外喊道:“召礼部侍郎入殿!”
很快,在门外候着的礼部侍郎孙慎行快步入殿。
“臣礼部侍郎孙慎行,恭请陛下圣恭万安!”
“朕安,起来罢。”
孙慎行是孙承宗的恩师,孙承宗起势之后,朱由校对这小老头也颇有青眼。
当然
既然和皇帝亲近,和孙承宗亲近,自然是被东林党人排斥的。
孙慎行被外臣归类到幸进之臣的行列,属于帝党。
没错。
虽然朱由校明说了不许党争。
然而这些人明面上不敢明言结党,但暗地里,却给各个官员划分派别。
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明的顽疾,不是一个圣旨,一个政策就能够扭转的。
“陛下召臣,不知有何事?”
朱由校开门见山问道:“孙卿,朕问你,朕的国舅,可蒙恩为伯否?”
孙慎行瞥了一眼眼眶通红的王昇,当即说道:
“陛下圣明!《大明会典》有载:‘国朝外戚之封,恩及三代。’今新城伯王天瑞既蒙追赠,其子嗣承爵,合乎祖制。”
他略作沉吟,又补充道:“臣查弘治年间旧例,孝宗皇帝封后弟张鹤龄为寿宁伯,亦属流爵转世袭之典。若陛下欲殊恩,可援此例。”
朱由校抚掌笑道:“善!便依弘治故事。”
朱由校是个行动派,他当即便对侍立在侧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吩咐道:“取黄绫圣旨来。”
那太监闻言,立即躬身退出东暖阁,不多时便捧着一卷明黄云纹帛书回来,身后还跟着两名捧着朱漆托盘的小太监,托盘上盛着青玉螭纽“敕命之宝“,一盘放着青花海水龙纹笔舔,里头已研好朱砂墨。
孙慎行见状,主动上前接过帛书,在御案右侧的紫檀木矮几上铺开。
而在这个时候,朱由校又召翰林院学士,来撰写礼仪性诏书。
这个翰林院学士不是别人,正是今日方才来面圣过的孙如游。
只见他挽起袖口,从笔架上取下一支紫毫笔,蘸墨时瞥见皇帝正扶着王昇的胳膊低声说话,便刻意放慢动作,待君臣叙话完毕才轻咳一声:“请陛下示下诏书细则。”
额.
朱由校说道:“册封国舅为新城伯。”
孙如游脸色顿时一垮。
好吧。
虽然领导的要求有些不着调,但孙如游的文学素养过硬,还是很快完成了诏书书写。
“请陛下御览!”
朱由校看了看里面的内容,满意的点了点头。
“孙卿笔锋犀利,票拟正正好!”
皇帝没有盖印,将圣旨递给孙如游,转头对王昇温言道:“舅舅且听封!”
王昇慌忙伏地,只听孙如游朗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春秋》重亲亲之义,《礼经》著睦族之文。尔锦衣卫指挥佥事王昇,乃孝和太后同怀弟也,温良笃慎,克绍家风。
特晋尔为新城伯,食禄千石,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尔其谨守忠孝,永保禄位。钦哉!”
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映得王昇涕泪纵横。
他重重叩首,哽咽道:“臣臣肝脑涂地,难报陛下隆恩!”
朱由校将王昇搀扶起来,说道:“你我血脉相连,何须说这样的话?”
转头,朱由校看向孙如游,说道:“孙卿,这票拟好的诏书,还是按照流程走罢。”
他着急忙慌宣旨,主要是为了收心。
虽然这个圣旨发中旨也没什么。
但方从哲主持的内阁,朱由校还是决定给他点面子。
毕竟老方黑锅替他背的够多了。
让他少被御史弹劾,也算是他的圣恩了。
孙如游当即点头。
“微臣领命。”
众人离去之后,东暖阁中,便又只剩下王昇一个外臣了。
“朕敕封国舅为新城伯,却也有难言的苦衷。”
圣恩隆隆,新晋新城伯王昇捶胸说道:“陛下都说了,你我血脉相连,如今陛下的事情,便是臣下的事情。”
“国舅乃真忠臣也!”
将王昇高高的捧在天上,朱由校的话这才缓缓说出来。
“不久前,宫中发生刺君案的事情,国舅可知晓?”
王昇脸色顿时阴沉,他点了点头,说道:“臣下听说了,是卖国的八大晋商,要害陛下性命。”
这些事情,崇文门外的茶馆,说书人说过。
“哎~”
皇帝长叹一口气,面色十分忧愁,说道:“其实,要害朕性命的人,何止八大晋商,朕如今在宫中,连个觉都睡不安稳,这才去整顿四卫营,然而,四卫营整顿之后,该交给谁掌管,护卫宫禁呢?”
王昇愣了一下,很是上道的说道:“臣下虽然才能不够,但对陛下绝对忠心,做一个护卫乾清宫的千户,臣下是绰绰有余的。”
朱由校摇了摇头,说道:“以国舅的能力,千户实在是屈才了。”
千户还屈才?
他的父亲,到死都才是一个百户。
他咬了咬牙,说道:“护卫宫禁的卫所指挥使,臣下有信心去做!”
朱由校还是摇头,最后缓缓说道:
“朕要你提督四卫营!”
提督四卫营?
咕噜~
王昇愣住了,他有些颤抖的说道:“我听说成国公方才是一卫指挥使,国公之尊,岂能屈居我下?臣下提督四卫营,恐怕会被人非议。”
“国舅无须多虑。”
朱由校颇有豪情的说道:“国公算得了什么?在朕看来,国舅比国公尊贵多了,你先去四卫营了解情况,若有不明白的,可直接去问李如桢,再有不懂,可面圣,朕来告诉你!”
王昇嘴唇微抖。
这是何等的权柄啊!
怎么有些害怕呢?
然而,看着自家外甥期待的目光,想到自家外甥在宫中的处境,王昇将心一横,当即说道:“既然如此,臣下便是舍了性命,也要将陛下给的差事办好!”
朱由校欣慰的点头,再说道:“王家之中,若有才俊,亦可上禀,考校之后,朕亦可赋予重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王昇起势,手底下也得有人可用。
“家中确有几个子弟,或可堪一用!”
第101章 膺钺鞫奸,丹书诘罪
与国舅王昇相谈甚久,朱由校甚至留了他吃了午膳,这才让他离去。
四卫营掌管宫禁,又是现阶段他能够直接掌控的武装,必须要交给完全听他的话的人。
不管是李如桢,还是徐应垣、朱纯臣这种的,朱由校都不放心。
至于魏忠贤、魏朝等人,让他们掌兵,不是好事。
狗急了会跳墙,也会咬人。
很多事情,你不能等他发生了,再去处理,而是要预防他发生,不给他发生的土壤。
毕竟,一旦事情发生,做再多的补救也没用。
防范于未然,这是朱由校的处世之道。
“让刑部主事洪承畴入殿。”
上一篇: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