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当神仙

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51节

  写到此页,往后再也没有记录了。

  写到这句“想求长生”,这本“金元上人修行札记”就没有再写下去。

  大半本笔记读完,江涉见一个少年人拜别双亲,踏入道途。也见他亲人一个个逝去,见他掌握本事,学会飞举和点石成金等种种法门,登堂入室。

  也见他天人五衰,走向邪路。

  或许,一开始就非正途。

  再抬眼。

  只留下一具枯骨。

  道人端正跪坐,骸骨上披着黑色道袍,上面的赤色焰纹,像是在焚烧。

  江涉合拢那本修行手札。

  “四郎君”周陵临死前的遗言,犹回响在耳中。

  “某十六入道,修道以来,除了不得长生大道,平生并无憾事。”

  道人一生修道,畏惧生死,看着寿命一日日消减,唯有在最终临死前,才重新回到从容。

  求道难!

  求道难!

  读那手札只觉扑面而来的愤恨、遗憾。

  江涉读过了一个人学道的八十一年光阴,一年年缩成笔记中的字句。

  其中,初入道门的好奇,自诩不凡的得意,修成术法的快慰,求道的艰难,长生无望的遗憾……种种念头交杂在一起。

  让人心绪纷飞,一时百感交集。

  八十一年前。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挥别双亲,只求仙道正途,把酒临风,抱月遨游。

  八十一年后。

  踏入邪路,害人无数,不见大道。

  只留下一副骸骨。

  可悔否?

  江涉静静站了一会。许久后,才回过神来,抬眼看向其他人,道:“走吧,大概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李白奇问:“那册子是什么?”

  “是他的修行笔记。”

  李白看着江先生读了那手札,看完便叹息一声,心里有些好奇,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先生感慨。

  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再去请教。

  江涉迈出门槛,看到一只白鸟从阶前飞过,还有远处青山外一丝渺远的烟。

  鬼者,归也。

  ……

  ……

  他们一片狼藉的大殿里,香客许多都逃了,盘子里的供果还被偷走了两盘。有的香客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喊着疼就跑远了,留在庙里瞧热闹。

  忘了上一刻敬畏和虔诚,跟人指着那石像碎块嘀咕。

  “这玩意怎么忽然开裂了。”

  “我看有点邪性。”

  “那以后咱还拜不拜了……四郎君还没保佑我发财呢。”

  “拜个鸟啊,四郎君自己都自身难保了,快走吧,别在这念叨了,我看有点瘆人……”说的声音越来越小,被同行人拽着走远了。

  随着江涉的离开。

  大殿前方,几步之间,那具枯骨化作沙尘,被风刮散,散落在地上。

  殿外的细风慢悠悠吹着,逐渐吹飞,吹远,吹散。

  江涉背后,庙中香客嘀咕。

  “哪来的这么多沙子?”

  ……

  “上仙——”

  “上仙————”

  江涉从正殿穿行到台阶下,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喊着说话。

  城隍一路小跑过来,神仙尚且步行,他不敢作鬼神之态飘过去,追的有些生疏。

  “上仙!”

  江涉停住脚步,看向他。

  老鹿山神,李白,元丹丘也停住脚步,瞧了过来。

  村童更是缩了缩脖子,没想到这么快又见到了城隍爷爷,躲到元丹丘身后。是他为了个白面馍给神仙指路,四郎君庙才没了的。生怕城隍老人家治他的罪。

  好在,城隍没怪罪他,也没看向这边。

  对着神仙行了一礼。

  “回禀上仙,小神竭力去查,如今已经明了。”

  “四郎君庙是约莫二十年前建的,这里荒僻,离县城州城皆远,就算往前有些个淫祀,也都不成气候,向来少有巡视……这是小神的疏漏。”

  “这‘四郎君’本名周陵,自说道号为金元上人。”

  “他师父为镜尘道人,小神还未查明那镜尘山在何处,汝州和临近地方,都未有此山。”

  “二十年前,这周陵在这屏兰村附近的山上立了个庙,想行香火之道,补足己身根基……又教唆我城隍庙武判官,为其护行。”

  城隍一身赤红官袍,说到这里,面有愧意。

  他行了一礼:

  “诚是小神失察之过!”

  “小神今日,便去请汝州几位城隍土地,一起合力,捉拿此獠!”

  江涉听到这,终于开口说。

  “不必了。”

  城隍抬起头,一时没明白上仙这是何意,莫非是不再追究了……可这淫祀害人无数啊,可不能轻易放过。

  就看到眼前这位侧过身,看向不远处的大殿,让人不知在想什么。

  江涉语气平静。

  “他已经死了。”

  不要养肥啊!!求追读!

  感谢“书友20190719202309552”的打赏……对着数了两遍,应该没打错数字吧。

第52章 神仙要来我家用饭吗

  死了……?

  两个时辰前,城隍被召来的时候,那邪道人还是好好的。

  这便死了?

  他回去时迅速查了一番,没了武判遮掩,越查越心惊,原来这什么四郎君竟然已经害死了数十个人,恶果难消。

  有的人家轮番祷告祈愿,为了一份家财争论不休,全家横死。有的想求娶高官之女,结果结了场冥婚,生生被溺死。还有的人想要发财,机缘巧合在赌场当托,赚的是损人阴德的钱财。

  如此“灵验”,纵然捐资不菲,照样有大批人上香求拜。

  看的让城隍心惊胆寒。

  这种修行邪路,香火入道,愿力根基深厚,不是城隍一个人能惩戒的。他已经做好寻求汝州其他城隍土地援手的准备。

  仙人却说……

  已经死了?

  城隍一时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江涉看出来,便道:“请城隍放大神念,便可知晓了。”

  有了仙人吩咐,城隍便松开心神,笼罩着整个庙宇。

  周边石阶和其他地方都是完好的,唯有正殿,立着金身神像的地方,似是遭了一场劫。

  满地金屑灰尘,不见神像的金身,也不见座下金台。

  只见到满地狼藉,到处都是碎石碎砖,好似从天上坠下来一块石头,摔碎一地,砸的开裂。仔细瞧了瞧,细看下,城隍才发现这隐约是人形的样子。

  好像就是之前的金身神像……

  殿中香客也不剩下几人。

  城隍的心神覆盖了整座庙宇,大殿远处,还有人哭着求喊,想要求四郎君保佑,接着便是一阵痛呼和咒骂声,两种交织在一起。

  城隍听了一会。

  心中惊疑不定。

  这上仙道法,好像比他想象的还要高深……

  这样大的奸邪,就在他去盘查的两个时辰里,被神仙略一抬手,就除去了。

  城隍认得出,那地上的金屑和灰尘就是邪道人的骸骨。现在灰飞烟灭,已经被风吹散了。

  而神仙和凡人站在一处,还有闲情逸致同小儿讲话。

  如此谈笑自若。

首节 上一节 51/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