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507节

  他又投入到了修炼之中,每一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天都在与天封神剑的灵魂进行交流。

  时间在修炼中流逝,天封神剑与他越来越合拍,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而此时的三藩军营中的大帐内,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围坐一桌。

  帐篷外风声急促,内里灯光摇曳,三人脸上皆是阴郁之色。

  吴三桂沉着脸,拍了拍桌面:“诸位,我们的法器被朱棣夺走,大明的力量如今更加强大。”

  “若再和大明硬碰硬,我看恐怕胜算渺茫。”

  耿精忠抿了口茶,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平西王所言极是,朱棣非同小可,现在连天封神剑也在他手中,我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尚可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本来以为此次能借法器之力击败大明,奈何竟被朱棣以神奇手段夺去。我们要不要再设法夺回?”

  吴三桂眼神闪烁,沉思片刻后。

  “朱棣已掌握法器,我惧我们现在难以夺回。”

  “我们此次行动已经暴露,大明势必会防备得更加严密。我们如何是好?”

  三人陷入了沉默,帐篷中只剩下灯火摇曳的声音。

  耿精忠忽然开口。

  “诸位,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撤回各自领地,以观大明动向。”

  “毕竟,现在硬碰只会白白损失兵力。”

  吴三桂和尚可喜都为之一振,纷纷点头.

第247章 奉天子之命!

  ……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靖南王所言有理,如今与大明对抗并无胜算,不如暂时撤回各自领地,保存实力。”

  尚可喜也说道:“此番行动虽败,但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起码我们知道了大明的底牌,了解了朱棣的实力。”

  “将来若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再图大事。”.

  三人相视一笑,似乎已经摆脱了之前的沉闷和失落。

  吴三桂站起身来:“既然如此,那便立即准备撤军。我们此番虽败,却也未受大损。”

  “三藩之地,仍需我们镇守。将来时机成熟,我们还可再图东山再起。”

  耿精忠和尚可喜也站起身,三人相视而笑。

  三人随即分头去安排撤军事宜,帐篷外的风声似乎也带着三藩将士的期盼。

  军营渐渐沉寂下来,只有三人忙碌的身影,在灯火掩映下,显得格外孤独。

  而此时妖清皇宫的紫禁城内,康熙帝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怒火。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急报,气息急促,脸色阴沉。

  “三藩竟然撤军?”

  康熙愤怒地扔下急报:“我康熙何时受过这样的欺辱?”

  侍臣们纷纷下跪,颤声道:“陛下息怒。”

  康熙愤怒地挥手:“息怒?怎能息怒!我与三藩约定共同攻打大明,现在他们居然在关键时刻撤军,岂不是公然背约?岂不是让我成为笑柄?”

  一个文武大臣忍不住出声解释道:“陛下,三藩的行动或许有他们的苦衷,我们不如先派人去询问情况,再做决断。”

  康熙一拍桌子,怒道:“苦衷?他们的苦衷是什么?难道是害怕大明的朱棣不成?”

  “我早就说过,朱棣只是区区一人,有我妖清万里铁骑,何惧之有!”

  大臣们纷纷不敢言语,只是低头听命。

  康熙愤怒地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皇宫风光,心中的怒火愈发翻涌。

  他突然转身道:“速速派人去三藩,我要知道他们究竟为何撤军。”

  “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他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大臣们纷纷应命,立即派人前去三藩询问情况。

  康熙怒气未消,独自走到书房,打开一本兵法书籍,试图用读书来平息心中的怒火。

  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三藩的撤军对他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甚至可能让他的野心化为泡影。

  他一直想要一举攻下大明,如今却被三藩的撤军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他不禁握紧拳头,怒火中烧。

  夜深了,康熙的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的怒火始终无法平息。

  三藩的撤军不仅是对他的背叛,更是对他的侮辱。

  康熙派去的使臣骑着飞马,穿越了层层山水,来到了三藩的领地。

  他们的心情沉重,任务艰巨,背后是康熙皇帝的怒火,面前则是三王的冷漠和傲慢。

  三藩领地的城池雄伟,城墙高耸,护卫森严。

  使臣们来到城门前,强忍着心中的不安,向城门守卫展示了皇帝的诏书。

  “我们奉天子之命,前来见三王,务必速速通报!”

  使臣的声音虽然坚定,但眼中却难掩紧张之色。

  城门守卫检查了诏书,望着使臣们的眼神带着一丝鄙视,然后缓缓开启了城门。

  三王府邸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府邸内布局华美,庭院深深,各种奇花异草点缀其中,流水潺潺,别有一番风味。

  三王正在府邸内饮酒作乐,康熙的使臣被领到了大厅前。

  吴三桂坐在主位,手持玉杯,眼中带着不屑的神色。

  尚可喜和耿精忠则坐在两旁,笑容可掬。

  使臣们跪拜在地,颤声道:“臣等奉天子之命,前来问询三藩撤军之事。”

  吴三桂冷笑一声,放下手中的玉杯,慢慢说道:“撤军之事?何来的撤军之事?我们只是回到自己的封地罢了。”.

第248章怒火!

  使臣焦急地说:“三王,皇上曾与你们约定共同攻打大明,你们现在撤军岂不是背约?”

  尚可喜挥挥手,打断了使臣的话:“什么约定?我们不记得有这样的约定。”

  使臣们顿时惊愕,一时间不知所措。

  耿精忠冷冷地说:“我们三藩一向自主,你们妖清何时能束缚得了我们?你们走吧,不必在这里多说。”六|四|六|一|三、|六|六|五|九|

  使臣们知道三王心已决定,无法再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三藩的府邸门前,使臣们跃上飞马,面色铁青。

  三藩的这一表态,将给妖清带来极大的困境。

  飞马踏空而去,回望三藩的城池,使臣们心中充满了忧虑。

  使臣们返回妖清帝国,穿越了锦绣江山,终于来到了皇宫的大殿之前。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担忧,不知如何向康熙皇帝汇报三王的背叛。

  皇宫的大殿金碧辉煌,龙椅上坐着康熙皇帝,眼神锐利,神情庄严。

  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

  使臣们跪拜于地,声音颤抖地说:“陛下,三王的回答,实在是…是…”

  康熙皇帝皱眉问道:“究竟何事让你们如此惶恐?速速说来!”

  使臣颤抖着汇报了三王的回答和态度,声音中充满了惊惧。

  康熙皇帝听到三王的回答后,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他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声音如雷霆般响彻大殿:“三藩何德何能,居然敢如此无礼!”

  他挥袖一挥,旁边的瓷器被他的力量震碎。

  整个大殿的气氛压抑至极,众臣们都低下了头,不敢对康熙皇帝的怒火有丝毫的反抗。

  康熙皇帝走到殿前,凝视着外面的花园,声音低沉地说:“当年,我纵容他们三藩自主,给予他们土地、权力,如今他们竟敢如此忤逆,背弃盟约!”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沉闷得几乎令人窒息。

  康熙的怒火,仿佛能够点燃整个皇宫。

  他转身,望着使臣们,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怒火:“你们回去,告诉三藩,我康熙绝不会就此罢休。”

  “他们若敢背盟弃约,我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皇家的威严!”

  使臣们战战兢兢地领命,心中对康熙的怒火深感惊惧。

  康熙皇帝坐回龙椅,眼神中的怒火仍未平息。

  此时皇宫的大殿内,仍旧金碧辉煌,但气氛却凝重得让人窒息。

  康熙的怒火如同熊熊烈焰,照亮了整个殿堂,也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此时大明的议事大厅飘着几缕轻烟,沉甸甸的檀香木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

  壁画上的古战场英勇战斗的场景仿佛也在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战争故事。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他的目光犀利,探究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未来。

  徐达、常玉春、朱棣依次排列在他的两侧,面容坚毅,准备商讨战事。

  “三藩的背叛对我们来说是机会还是威胁?”

  朱元璋开场的一句话,已经深入了问题的核心。

首节 上一节 507/10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