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508节
朱棣眼神锐利,首先发言:“三藩背叛妖清,断了他们的援助之路。”
“我们若能够借机攻打三藩,可进一步削弱妖清的实力。”
常玉春微微皱眉,反驳道:“三藩的地势险要,我们如果进攻,恐怕会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而且一旦陷入僵持,妖清可趁机反扑。”
徐达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藩确实是个双刃剑,但是我赞同朱棣的观点。”
“我们可以先以假攻击,转而诱使三藩和妖清再次割席断交,再寻找时机实施真正的打击。”
朱棣点头表示赞同:“正如徐达所说,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打乱他们的计划。”
朱元璋听完他们的观点,目光如炬,深深地盯着战略地图,沉思了片刻。
他缓缓地说:“三藩虽然背叛了妖清,但他们的心机依然不可小视。我们必须精心布局,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的机会。”.
第249章 不容有失!
“朱棣,你率先挑选精兵,假装进攻三藩,让他们和妖清彻底决裂。”
朱棣肃然领命:“遵命,父皇。”
朱元璋又转向常玉春和徐达:“你们二人负责整备后勤,随时准备真正的攻击。”
“此战关键,不容有失。”
常玉春和徐达一同跪拜答应:“是,大人。”
会议延续了数小时,他们讨论了每一个细节,计划了每一个可能的情况.
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大明的未来被精心地策划着。
最终,计划确定,众人纷纷起身告退。
朱元璋目送他们离去,心中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盘算着未来的战局。
朱棣沉着脸,眼中闪过一丝精锐的光芒,这一战对大明的未来至关重要。
他不仅挑选了三千精兵,还带上了座下的天狗大黄,一口能吞十万大军的神秘生物。
三藩的地势险要,人称“天下三关之一”,其中的玄武关最为坚固。
朱棣选择的就是这里,进行他的假攻击。
玄武关外,旌旗飘扬,大明的军队在朱棣的指挥下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天狗大黄矗立在军队之前,一身金毛如同战神一般。
关内的三藩守将见到这军队,脸色立刻大变:“快,传信给三王,告诉他们大明军队来犯!”
朱棣站在山头,遥望着玄武关,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他拔出那把三尖两刃刀,挥了一下,大黄立刻飞到关前,张开大口,仿佛要将整个关口都吞下。
关内守将惊恐万分,争先恐后地开启弩箭,射向大黄。
大黄却巧妙地避开了箭矢,做出了攻击的架势,却又并未真正攻击。
此时,三藩的三王接到了消息,他们面面相觑,吴三桂冷笑道:“看来大明是想借机削弱我们三藩的势力了。”
尚可喜担忧地说:“我们是否应该请求妖清支援?”
耿精忠摇头道:“此时与妖清的关系敏感,不能轻易动用。我们先自己抵抗,看大明的真实意图如何。”
关外,朱棣见时机已到,突然收回大黄,大声宣布:“三藩王听着,今日我只是给你们警示,别再为妖清卖命!否则下次我军不再手软!”
说罢,便指挥大军和大黄迅速撤离。
三藩王得知此消息,不禁陷入沉思。
朱棣的举动明显是在试探他们,也在警告他们。
而妖清那边也得到了这一消息。
康熙怒发冲冠:“大明竟敢直接攻打三藩,他们是在挑衅我们!三藩又不敢求援,看来与我们的关系确实已经彻底决裂了。”
朱棣回到大明,向朱元璋禀告了战事。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三藩与妖清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我们等待时机,再发动真正的攻击。”
朱元璋站在大明宫殿的翠绿琉璃瓦下,眼望着远方,心思沉重。
他已派出了最为精明的密探,深入三藩,打探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的虚实。
一时间,风声萧瑟,仿佛与大明内阁首辅的心境相呼应。
不多时,朱棣、徐达、常玉春三人便陆续走来。
“父亲。”
朱棣行了一礼,正色道:“我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您的号令。”
朱元璋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三藩不可小觑,耿精忠更是精明之人。此次行动必须谨慎。”
徐达点头道:“大人言之有理。三藩之地,地形复杂,耿精忠的军队又以水战为长,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陆地进攻?”
常玉春若有所思地说:“福建多山多水,我们虽然可以避开水路,但地形依然不利于我们。”
朱元璋摇了摇头:“我们不能在地形上纠结太久。关键在于速战速决,打耿精忠一个措手不及。”
三人沉默了一下,朱棣突然眼中一亮。
“父亲,我们可从福建北部的山区突击,借助山地作战,以奇袭的方式,让耿精忠措手不及。”.
第250章 敌袭!
……
朱元璋微微一笑。
“老四,这正合咱的意。”
“然则此计虽好,也需察看福建北部的山区是否适宜渡军。”
徐达提醒道。
朱元璋眼神一凝。
“你说得对,便由你去打探此事。”.
徐达颔首:“遵命。”
常玉春也道:“我可去福建南部探听耿精忠的虚实。”
“那便如此。”
朱元璋下定决心,看向朱棣道:“四郎,你便在京中整顿军队,准备随时出征。”
朱棣一拜:“朱棣谨遵父亲之命。”
三人各奔东西,朱元璋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既有期许又有忧虑。
他闭上了眼睛,缓缓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天下大势,为我所控。”
风吹过,殿前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回应这位大明内阁首辅的豪情壮志。
常玉春隐匿身形,悄然来到靖南王耿精忠的封地南部。
此地风光旖旎,山水相依,但他的心无暇欣赏,只凝神打探耿精忠的情报。
静夜时分,常玉春潜入一小渔村,耳听一些渔民对耿精忠的赞誉与怨言,从中了解了他的风采与缺点。
耿精忠虽然精明能干,但对人民的征税却甚为苛重。
又历经数日,他在一处茶楼,买通了一位酒肆的小二,得知了靖南王府的守卫部署,以及耿精忠近来的一些举动。
与此同时,徐达身着山民打扮,深入福建的背部山区。
他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走,察看山区的地势,计算渡军的可能性。
山间的小径弯弯曲曲,翠绿的竹林沿途相伴,清泉潺潺,一路风景如画,但徐达的眼神坚毅,没有丝毫停留。
他一边打量着山谷,一边在心中默默推演着战术。
数日后,常玉春和徐达皆从各自的任务中回来,朱元璋召集他们进宫汇报。
“大人,福建北部山区虽然地形复杂,但我已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可供我军悄悄渡过。”徐达握着地图,一一解释。
朱元璋听后点头,又看向常玉春:“玉春,你那边怎样?”
常玉春低头道:“靖南王耿精忠手下虽有精兵强将,但府中守卫却有疏漏。我已打听清楚其守卫部署。”
朱元璋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那便准备出兵。四郎,你准备怎样部署?”
朱棣握紧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大人,我打算暗中渡军,先由徐达引路,然后由常玉春指挥攻打耿精忠的府邸。”
“我亲自带领主力部队,等待合适时机,一举将他擒拿。”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便这样做,愿大明之兴,靖南王之败。”
三人齐声道:“遵命!”
众人的心潮澎湃,此刻的宫殿仿佛也沉浸在战争的氛围中,每一根琉璃瓦都在反射着人们坚定的决心。
朱元璋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出征在即,诸位务必谨慎行事,为大明一统天下,努力奋斗!”
三人再度行礼,誓言效忠。
大明的战鼓已经敲响,三藩的风云已经汇聚,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即将展开。
夜幕降临,繁星点缀着天穹,皎洁的月光洒在福建的群山之间。
大明军队在徐达的引领下,悄悄渡过山区,藏匿于山谷之中,朱棣亲自部署主力军队,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常玉春带着一队精兵,行至耿精忠的封地前。
“将军,此地禁卫森严,我们何处下手?”一名副将询问。
常玉春眼神坚毅,回道:“无需担忧,按计划行事,我们先攻其外围,诱其主力出动。”
夜色中,大明军队开始悄然布置,常玉春指挥有方,一队队士兵宛如幽灵一般穿梭于夜色中。
上一篇: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