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107节
“定武松为状元,无可争议!”
“他的字体居然和朕一样,深得朕心!”
蔡京附和道:“武松正是圣上所需的人才,此子不仅学术精湛、字写得好看,还是个英雄汉子。”
“嗯,记得殿试当日见过,是个魁梧的汉子。”
“老臣听说他在景阳冈上打死过吊睛白额虎,武艺不凡。”
徽宗很满意,判了武松第一后,把武松的卷子留下了。
之后,继续翻阅何运贞的卷子。
其实,宋徽宗选择支持新党,推行新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宋徽宗上位,得益于向太后的支持。
向太后势力很大,她手下的大臣都是旧党,支持旧法。
宋徽宗刚刚上台的时候,根基不稳,向太后垂帘听政。
现在,宋徽宗翅膀硬了,自然要夺回大权。
那么,太后和皇帝的矛盾就出现了。
向太后支持旧法,徽宗肯定支持新法。
这个矛盾,类似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矛盾。
谭嗣同作为维新派,支持光绪皇帝改革新法,夺回权力。
所以,用谭嗣同的观点,支持徽宗实行新法,支持徽宗掌权,恰好附和徽宗的想法。
看完何运贞的卷子,徽宗赵佶说道:
“虽然定为榜眼,但远不如武松。”
之后再看欧阳雄的卷子,徽宗的评价一样,欧阳雄远不如武松。
前十名看完,徽宗懒得再看。
杨戬拿来朱笔和印章,徽宗画个圈,然后盖章钦定。
殿试最后的名次确定了。
“送到贡院,让鸿胪寺发榜,朕就不去了。”
科举在北宋非常隆重。
按理说,皇帝应该亲自对考生宣布名次,再由太监依次点名。
这就是所谓的:临轩唱第。
但徽宗这个人懒散,不想麻烦。
太监杨戬领旨,拿着朱批、盖章的名次到了殿前。
国子监祭酒还在候着。
“董祭酒,圣上御批了。”
董逸诚惶诚恐接了名单。
“圣上说,让你和鸿胪寺发榜,圣上就不去了。”
“这...微臣领旨。”
董逸觉得徽宗应该参加临轩唱第,以显示对天下读书人的尊重。
但皇帝决定了,他作为臣子不敢反对。
况且,董逸刚刚犯了大错,不敢争执。
接了名单,董逸退出延和殿。
到了外面,董逸打开名单,武松赫然在第一位。
还好,武松是状元,没有变动。
虽说自己犯了大错,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如果按照中立的观点,武松的卷子要被列在三甲倒数。
现在支持新法,武松是状元。
说到底,这小子眼光比我毒啊!
董逸突然感觉脚步轻快了。
拿着名单,董逸进了鸿胪寺,商量传胪唱名发榜。
第85章 状元武松,拜为大哥
小厮和随从同时爬上二楼,何运贞猛地起身,陈欢几人跟着起身。
王禄故作镇定,装出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公子,出来了。”
“官家重定了名次。”
“公子中了,公子是榜眼!”
小厮和随从一人一句,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王禄瞪大了眼睛,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陈欢追问道:“状元是谁?”
“武松,武松是状元。”
“探花呢?”
“欧阳雄,庐陵欧阳雄是探花。”
陈欢感觉天塌了。
本来陈欢是探花,现在没有了。
何运贞连续深吸两口气,压住快要爆炸的心,问道:
“确定了?”
小厮回道:“官家已经朱批盖章,董祭酒拿着名单去鸿胪寺了。”
确定了消息,何运贞仰头看向窗外的天空,感觉今日天色如此美妙。
“诸位,先走一步。”
何运贞丢下一锭银子,扬长而去。
王禄怔怔地看着何运贞的背影,感觉好不真实。
“怎么会这样?”
林震感觉不可思议。
已经拟定的名单,最后居然全盘推翻了?
“难道圣上真的支持新法?怎会如此?”
林震盯着王禄,实在想不通。
终于,王禄装不下去了,颓然靠在椅子上,怔怔地看着窗外。
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惨白、惨白,像死人的脸。
何运贞脚步如飞,冲回巧月楼,武松刚刚睡醒,正搂着两个小娘子喝酒。
“哥哥,受小弟一拜!”
何运贞对着武松郑重一拜。
“怎么?不是落榜了吗?”
武松淡淡一笑,何运贞撸起袖子,大声笑道:
“哥哥,你真是神人也!神人也!”
“你猜对了,完全对了!”
“哥哥是状元,圣上钦定的状元!”
“我是榜眼,榜眼,我,何运贞,榜眼!”
“哎呀呀,哥哥,那日好险!”
“若非哥哥手中毛笔指向心窝,小弟我必定主张中立,那便是二甲进士了。”
“不对,可能只是三甲同进士。”
“哥哥呀,小弟恨不得拜为义父!”
武松差点一口酒喷出来。
“你别,结拜兄弟可以,拜为义父算了,大可不必!”
作为穿越者,对拜义父非常抗拒。
听到拜义父,首先想起三姓家奴吕布。
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想想就可怕!
“那我们结拜吧,我做小弟。”
“行,喝了这碗酒,你我兄弟相称。”
何运贞赶紧倒了两碗酒,武松干了一碗。
何运贞对着武松郑重一拜:
“今日起,哥哥就是我的兄长,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武松嘿嘿笑道: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