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43节

  “来人,先打五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

  衙役知道武松下了杀心,哪里敢留手,脊杖结结实实打下去,郑屠老婆撑不住,昏死过去。

  “大人,郑屠老婆昏死了...”

  衙役停下来,武松冷笑道:

  “找个郎中给她医治,莫要死了。”

  衙役把郑屠老婆拖下去。

  武松看向知州孔道辅,说道:

  “孔知州,尉迟昭那厮胡作非为,我看往后一个月,你好生坐堂审案,百姓有冤屈的,都审理明白。”

  “下官记住了。”

  武松起身,扈三娘、李二宝跟着。

  鲁智深走到孔道辅身前,黑着脸说道:

  “洒家记得你也爱钱财,你若敢也那样时,洒家饶不得你!”

  鲁智深在经略府做提辖的时候,听说过孔道辅的事情。

  这厮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东西,暗地里做了不少坏事。

  以前鲁智深只是一个提辖,管不了孔道辅。

  现在不一样了,他是都钤辖,在宣抚使手下做事。

  孔道辅被说得呵呵干笑,不敢反驳。

  武松刚刚打了大胜仗,鲁智深也立了功,日后可能比他官儿大。

  这样的人,孔道辅不敢得罪。

  出了府衙,百姓纷纷说武松是青天大老爷。

  离开州府,鲁智深带路进了经略府。

  里面的老熟人见到鲁智深,纷纷过来厮见。

  扈三娘看鲁智深和故人相谈甚欢,笑道:

  “师兄还是喜欢渭州。”

  “他在这里从军多年,自然习惯这里。”

  梁山好汉,除了一些自愿上山的,其余都是无奈。

  林冲被高俅迫害,鲁智深因为打死镇关西,卢俊义中了吴用的奸计,柴进因为髙廉迫害...

  所以才有逼上梁山的说法。

  鲁智深自己想的还是从军,能在沙场出力。

  武松直接往经略府的甲仗库走去。

  进了院子,里面的人正在忙碌。

  凌振按照武松的吩咐,制造新的火器。

  听说武松来了,凌振从里面跑出来。

  “二郎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的火器进度怎样。”

  “火药倒是配好了,只是二郎说的火枪,着实不好铸造。”

  “带我看看。”

  凌振带路,进了铸造作坊,里面的铁匠正在用灌注的法子建造枪管。

  凌振拿起一根,说道:

  “这枪管容易炸了,伤了好几个军士。”

  “若要不炸,除非加粗,可如此一来,便十分沉重了。”

  火药可以提纯、颗粒化,加速燃烧速率。

  可是枪管用的铁不够好,铸造技术也不够,炸膛就很常见了。

  武松接过枪管,仔细看过后,说道:

  “既然如此,便多造些霹雳炮,再建造投石车,临阵之时,将霹雳炮投出去便是。”

  如果一定要制造火枪,武松可以选择在渭州府建造钢铁厂,从高温炼炉开始,一点一点改进工艺。

  但是如此一来,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这样做太费时间了。

  退而求其次,用霹雳炮替代火枪,也可以在战场用。

  “你在建造火炮,笨重些无妨,固定在马车上。”

  “到了要用时,用战马拖行。”

  凌振问道:“火炮须多大?”

  “无须多大,用来对付战马和甲士便可。”

  周围的敌国无非西夏、辽国和金国。

  这些国家都没有坚固的城墙,不需要多厉害的火炮攻城。

  要对付的就是铁甲骑兵和披甲铁浮图。

  “我晓得了。”

  凌振马上按照武松的吩咐改良工艺。

  武松没有急着回怀德军,就在经略府住下,指导凌振改良工艺、制造霹雳炮和火炮。

第194章 大军调动,必杀武松

  这里是西夏的都城,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任多洗忠的战报送进皇宫。

  西夏皇帝李乾顺坐在枢密院,脸色阴沉,枢密使香都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门外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对着李乾顺行礼:

  “拜见兀卒!”

  此人是西夏中书令李光信,就是西夏的宰相。

  李光信是皇族,还是李乾顺的弟弟。

  西夏所在区域,以前是大唐的国土,这里的人还残留着大唐的制度。

  中书令就是从大唐时期传承下来的制度。

  中书令是百官之首,枢密院则是最高军事机构。

  李乾顺指了指桌上的战报,语气冰冷中带着愤怒,说道:

  “察哥死了。”

  简单的一句,李光信悚然一惊,慌忙抓起桌上的战报。

  看过后,李光信惊讶道:

  “武松?此人不是宋国的科举状元么?”

  枢密使香都说道:

  “就是他。”

  李光信觉得不可思议,问道:

  “这武松我知晓的,宋国清河县人,参加科举,去年中了殿试状元。”

  “他还写了几本书,我都看过,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怎么会...”

  作为西夏的宰相,李光信对大宋的情况很了解。

  特别是宋朝的大臣,他一直很关注。

  武松是大宋朝堂上的风云人物,李光信自然格外关注。

  《传习录》《四书章句注解》《三国演义》《三字经》...

  武松写的几本书,李光信都看过。

  对于武松的评价,李光信就是两个字:

  这样的人,在宋朝很风光,很有前途。

  但是,在西夏人看来,这样的武松就是废物!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西夏以武立国,鄙视科举读书!

  听说徽宗派遣赵楷、武松为将,出征西夏,李光信嗤之以鼻,预言察哥必能斩了武松。

  万万没想到,察哥死在了武松手里。

  李乾顺脸色很差,说道:

  “我不管为甚么,我只要武松的首级!”

  “你们说,派谁去?”

  李光信看向枢密使香都,说道:

  “献王阿惠在卓罗和南军司,去年击破童贯,献王也曾参战。”

  “我举荐献王接管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任多洗忠由献王统领。”

  说起任多洗忠,李乾顺明显不高兴,骂道:

首节 上一节 24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