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49节
“这有何妨,洒家也在二龙山落草的。”
“若是为国效力,便是英雄汉子,有甚么介意的。”
“如此,我便写信招他来。”
拿来笔墨,王进当即写了一封信。
武松也给王进写了一封信,请他招神机军师朱武三人一同来。
信密封好,武松差遣个军士,当即往少华山送信去。
几人又说了些京师的事情,提起武松暴打高衙内、高俅,王进听得连连赞叹。
正吃着茶,郓王赵楷让欧阳雄过来请。
武松起身进了帅府,赵楷坐在正首。
张吉、种师道、种师中和陈罡、曹光远、杨可世一众将领坐在右侧。
杨志、徐宁、施恩、曹正、戴宗、时迁一帮人坐在左侧。
武松进门,在左侧第一个位置坐下,卢俊义、扈三娘、鲁智深依次坐地。
何运贞、欧阳雄两人坐在后面,他们两个是幕僚。
何正复是都转运使,回了渭州城,调运粮草、军械供应西安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战在即,西安州所需的辎重耗费巨大。
见人齐了,赵楷说道:
“探子来报,说西夏李乾顺恼羞成怒,调遣卓罗和南军司的阿惠与我们决战。”
“又调翔庆军、嘉宁军司和祥佑军司的兵马,到西寿保泰军司点齐。”
“几处兵马合计,该有三十万兵马,且翔庆军是西夏最精锐的马军,我心中担忧。”
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两个点头,他们和西夏打仗多年,知道厉害。
种师道开口道:
“特别是翔庆军,是西夏最精锐的军队,他们的铁甲连环马,十分强悍。”
“四十年前,我们大宋和西夏打过一次,那时候的铁甲连环马横推战场,我们损失惨重。”
种师中点头道:
“要想打赢这一仗,必须对付翔庆军的铁甲连环马。”
赵楷看向武松,问道:
“你可有对策?”
武松看向徐宁,问道:
“徐教师,你觉得呢?”
徐宁开口道:
“这些时日,我找了俘虏的铁鹞子,让他们组成军阵演练。”
“我也挑选了步军,组建钩镰枪阵,对付铁鹞子马军。”
“但...铁甲连环马,我也未曾见过,不晓得破阵之法。”
赵楷知道徐宁擅长钩镰枪法,专门对付骑兵。
他也指望徐宁有法子,听徐宁这么说,赵楷有些心慌了。
“二郎,还有其他法子么?”
“放心,等他来了,我自有对策。”
赵楷见武松这么说,以为武松也没办法了。
种师道说道:
“马军最怕陷马坑,我等于城池四周深挖,守城应当无事。”
种师中赞同,也建议在周围挖坑抵挡,守住城池应该没问题。
“我们如今兵马共有多少?”
“有禁军10万,厢军8万,其余兵马还有3万。”
禁军是主力,厢军战斗力不行,只能打辅助。
至于其他兵马,相当于民夫。
也就是说,可用兵力就是18万。
“据我所知,西夏虽有兵马60万左右,但精锐不过 20万。”
“察哥阵亡时,已经消灭西夏精锐7万左右,如此算来,西夏的精锐应当只有13万。”
赵楷对西夏情况不熟悉,转头看向种师道兄弟两个。
第199章 挑选俘虏,组建亲兵
种师道同意武松的说法,回道:
“西夏号称雄兵百万,可西夏干旱苦寒,户籍并不多。”
“他们全民皆兵,算起来,该有50-70万兵马。”
“武宣抚说西夏兵马在60万,精锐不过20万,此话不错。”
赵楷松了口气,说道:
“二郎在六盘山、葫芦河杀了西夏数万,俘虏两万有余,如此算来,西夏精锐不过十数万。”
种师道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西夏马军多,而我大宋步军多。”
“且西夏集结兵马30万,我大宋才20万,依然弱势。”
种师道兄弟长期镇守边关,和西夏交战多,对西夏的优势清楚,比较谨慎。
赵楷以为种师道怕了,心中不悦。
“二郎,你觉得如何?”
“还须派人往西寿保泰军司打探情况,看西夏来了多少精锐。”
赵楷看向戴宗和时迁,说道:
“劳烦两位走一趟。”
戴宗、时迁拱手一礼,当即起身出去打探情况。
议事完毕,众人散去。
赵楷把武松拉到里面,欧阳雄想跟着进去,何运贞反手把门关了。
“二郎,你有无把握?”
“放心,只希望西夏倾巢出动,我好毕其功于一役。”
赵楷皱眉道:
“二郎,那献王阿惠带的都是精锐马军。”
“狗屁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见武松如此有信心,赵楷松了口气,笑道:
“如此便好,我安心了。”
打开房门,欧阳雄站在门外,一脸幽怨。
“哥哥为何将小弟拒之门外?”
武松奇怪道:
“我并未关门。”
欧阳雄看向何运贞,何运贞干咳两声,笑道:
“方才没见到你,以为没有人。”
欧阳雄盯着何运贞不说话。
武松抬脚离开,不理会他们两个。
到了校场,武松找到徐宁,他正在训练钩镰枪阵法。
钩镰枪和普通的长枪不一样,有点像大戟,可以钩斩马腿,还可以捅刺,杀伤骑兵。
训练钩镰枪的士兵从禁军挑选,人数两万,主要是怀德军和镇戎军的底子。
大战将至,徐宁教得很仔细。
扈三娘跟在武松身后,说道:
“二郎,你是不是忘了甚么事情?”
“怎会忘了,我说过给你组建一支亲卫,由你统领。”
“那何时组建?”
“现在便去。”
离开校场,武松带着扈三娘到了俘虏营。
里面关押的是西夏俘虏,人数差不多两万。
武松进入营地,里面的俘虏一阵骚动。
看管俘虏的士兵全部披甲,负责是个管营,慌忙过来拜见。
武松让他把没有负伤的骑兵俘虏召集起来,管营马上照做。
很快,差不多七千俘虏集合起来。
武松站在高处,扈三娘站在身后。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