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50节
“我叫武松!大宋的状元!也是大宋的武将!”
“你们的王爷察哥,就是我杀的!”
“你们的静塞军司,也是我烧的!”
“你们的王妃,也是我捉走的!”
“你们在这里做俘虏,也是我打的!”
简单几句话,在场所有俘虏看向武松,又都全部低下头。
“如今!我需要组建一支马军,从你们当中挑选!”
“跟随我的,饭管饱、有银子!”
“愿意的,走出来,站到那边去!”
武松手指右边空地。
管营以为自己听错了,俘虏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武松居然要从俘虏挑选人组建军队?
不怕背叛么?
没有人动,所有人面面相觑,以为武松在开玩笑。
“怎么?都不愿意?都想死在这里?”
武松静静俯视底下的俘虏...
终于,有一个人走出来,站在了右边的空地上。
两个、三个、四个....最后有一千多人站在了右边空地上。
武松让他们列队站好,然后一个一个挑选。
最后只要了三百人。
“你们跟我走,其余的回去。”
武松带着挑选出的三百人离开俘虏营。
不是武松不想要更多,而是北宋对于武将的限制太多了。
北宋的将领可以有亲兵,但这些亲兵必须是朝廷指派的,相当于国家给的警卫队。
武松挑选的这三百人,不能以亲兵的名义,须找其他名头。
走到骑兵校场,命令所有人就地站好。
武松扫视所有人,说道: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我亲自指挥的马军。”
“你们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跟着我,我干甚么,你们就干甚么!”
武松说完,底下的俘虏都不说话。
他们跟着出来,是想出来吃饱饭。
在古代,吃饱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西夏干旱少雨,粮食紧缺,在西夏的时候,他们就算是骑兵,也很难吃饱。
因为好的料要给战马吃,马不吃好跑不动。
“给你们一刻钟,分为三队,每队一百人,选出一个军使。”
说完,武松就看着,什么也不干预。
在大宋的军队中,百人的队伍,骑兵头领称为军使、步兵头领称为都头。
三百个俘虏开始商量,很快选出三个人来。
这三个原本就是铁鹞子的军官。
“叫甚么名字?”
“俺叫白石子。”
“俺叫李成龙。”
“俺叫刘二。”
武松微微颔首道:
“从今日起,你们三人便是军使,带着你们手下。”
“你们只听从我和三娘的命令,其余的话,一概不理会!”
三人好奇地看向扈三娘。
一般的女子长得都不高,但是扈三娘身高差不多两米,外貌就能震慑他们。
“这是我的副将,也是我的义妹,唤作扈三娘。”
“以后由她亲自统领你们,三娘就是你们的指挥使!”
三百骑兵同时看向扈三娘,扈三娘也看向众人,说道:
“二郎是个大度的人,只要一心跟着二郎,不会亏待你们。”
武松没有再多说什么,让扈三娘拿饭菜过来。
扈三娘亲自去厨房,很快抬了几大筐馍馍过来,还有咸菜。
扈三娘拍了拍手,三百人一起围上来哄抢。
武松皱眉,骂道:
“你们三个军使干甚!管不住么!”
白石子一巴掌扇在一个士兵脸上,骂道:
李成龙、刘二同时呵斥,三百人重新列队。
武松和扈三娘分发馍馍,每人五个馍馍、一把咸菜。
这伙食比在西夏军营还要好。
吃完饭,所有人看起来有点懒洋洋的。
武松没有让他们立即训练,就让他们在营地休息。
扈三娘问道:
“二郎,让他们白吃啊?”
“养着吧,他们如今心不定,等他们心定了再说。”
扈三娘也不多问,反正武松做什么都可以,她都跟着。
第200章 西夏会兵,武松神力
西寿保泰军司。
翔庆军监军使重贵带着七万精锐翔庆军缓缓进入营寨。
身躯肥胖的献王阿惠走出来迎接。
“重贵将军,许久不见了。”
阿惠笑得很开心。
他和晋王察哥关系不好,武松杀了察哥,他接手察哥的两个军司,权力更大了,心中甚是喜悦。
“末将见过献王。”
重贵从马上下来,行礼拜见。
“贫僧见过献王。”
后面走出一个面容凶恶的僧人,正是承天寺的慧光和尚。
他的师弟鸠摩罗被鲁智深杀了,慧光和尚动了嗔怒、起了杀心,便向皇帝李乾顺请战。
翔庆军动身的时候,慧光和尚与重贵一同出发,到了西寿保泰军司。
“原来是慧光法师,来了便好。”
献王大喜,他知道慧光法师是承天寺最厉害的武僧,这样的猛人助阵,自然是好事。
“嘉宁军司、祥佑军司到了无?”
“嘉宁军司监军使玉丑昨日便到了,祥佑军司监军使万保刚到。”
阿惠带着重贵、慧光进了军司议事厅,两个中年男子坐在里面。
正是嘉宁军司监军使玉丑、祥佑军司监军使万保。
随行大将站在身后,正在与仁多洗忠、布雅说话。
“重贵将军到了。”
阿惠高兴地坐在正首,其余人立即起身行礼。
翔庆军是西夏最精锐的军队,重贵曾经是皇帝李乾顺的侍卫长,地位很不一般。
重贵回礼,在阿惠身边落座,慧光和尚跟着重贵坐下来。
阿惠扫视全场,心中暗道:
察哥那厮虽然死了,好在五个监军使都还在。
如今我掌管五大军司兵马,可谓是重兵在握。
此战我若杀了武松,可再破渭州城、延安府,便是一桩泼天的大功劳。
“诸位将军,兀卒命本王为主帅,讨伐宋国的武松,为察哥复仇。”
“还请诸位将军同心共力,莫要辜负了兀卒。”
嘉宁军司监军使玉丑说道:
“献王何须多言,我们来此便是要斩了武松那狗头,为晋王复仇。”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