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3节

  “那日他对答如流,本官还以为他是上进的人,所以放他进去了。”

  “早知那厮如此惫赖,就该早早扫地出门。”

  张知白拿起卷子开始批阅,先从诗词开始。

  看了十几首,都是些稀松平常的诗句,无甚好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张知白拿起一张卷子,上面字体瘦劲、锋芒毕露,带着一股秀气,独具一格。

  一首《临江仙.怀古》,更是慷慨悲壮、荡气回肠!

  “好哇,童子试居然能有如此惊才绝艳的诗词!”

  “清河县出人才了,不看赋,只需这一首诗词,足以拿下童子试魁首!”

  张知白高兴地把诗词递给县丞李迪:

  “你且看看,这首诗,便是本官也难写出来啊!”

  县丞李迪读了一遍,惊叹道:“好文采,谁家的孩子?居然有这般文采?”

  在北宋,知县、县丞这些官职,都必须通过科举。

  只是要求不同,知县须进士出身,县丞则只需举人出身。

  张知白和李迪都是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好诗。

  张知白高兴道:“拆开吧,就这一首诗,足够了。”

  这首诗出自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明朝正德六年的状元。

  是一首经典的怀古诗!

  而知县张知白这次考试的主题,就是怀古。

  这首诗拿出来,立即震撼了张知白!

  不用再看赋怎么样,只需这一首诗,足够成为这次童子试第一名。

  县丞李迪拆开名字,赫然写着两个:

  “居然是武松?”

  县丞李迪惊呆了。

  张知白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可思议地看着“武松”二字,以为自己眼花了。

  使劲揉了揉眼睛,啧啧惊叹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武松长得那么魁梧,还以为是个糙汉,不曾想有如此诗才!”

  “这一手字也是绝了,瘦劲有力、锋芒毕露,妙哉!”

  张知白忍不住再次吟诵,越发觉得好。

  县丞李迪心中暗暗吃惊:

  这武家二郎原来是个练拳脚的,怎的半年时间成了才子?

  莫非原来便有底子?还是科场舞弊?

  不对,他当时不到半日便写完了...知县当场出题,不可能舞弊。

  “快把武松的赋找找。”

  张知白读完《临江仙》,意犹未尽,忍不住想看武松的赋。

  县丞李迪唬了一跳:

  “大人不可,这等不合规矩。”

  “看字体便知,他武松有如此文采,纵然到了官家那里,也是魁首!”

  张知白兴冲冲翻阅卷子,一眼就看到了武松的卷子。

  县试就是个资格筛选,完全由知县说了算。

  再则,武松的文采太过惊艳,张知白真的忍不住。

  “《黄山赋》,胜地何最?黄山匪常...”

  张知白摇头晃脑开始吟诵。

  赋的主题是“山”,所以武松用了南宋焦炳炎的《黄山赋》。

  焦炳炎是南宋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妥妥的大才子。

  用他的赋考秀才,那是高射炮打蚊子!

  “风动而山林鼓乐,春来而禽鸟争喧;碧枕卧千秋之榻,麻衣留百世之庵。”

  张知白摇头晃脑读完,忍不住又读了两遍。

  张知白狠狠一掌拍在桌上,李迪吓了一跳,惊问道:

  “大人怎么了?”

  “妙哉,没想到我的治下居然有如此奇才!”

  李迪也很震惊,刚才一首《临江仙》已然震撼,没想到赋也写得惊才绝艳。

  “武松此子必成大器,必成大器啊!”

  “以他的文采,一甲进士少不了,甚至可以中状元!”

  听着张知白的称赞,李迪感觉有点晕晕乎乎。

  清河县居然能出状元?

  “今年童子试魁首定了,就是武松!”

  张知白拿出红笔,在武松的卷子上狠狠写下“魁首”二字!

  “来人!准备20两礼金,本官要亲自给他报喜!”

  “哎呀,日后这武松中了状元,我和他也有一份师生情谊!”

  在古代,从哪个考官手下中的,就会称呼一声“恩师”,算是他的门生,有一份香火情。

  今日张知白点了武松的魁首,也就算是武松的老师。

  能有武松这样的门生,张知白感觉日后仕途宽阔了。

  当下,衙役取了20两银子,跟着张知白出门。

第3章 千古淫妇,金莲上门

  武松正在发奋苦读,不肯浪费半点时间。

  隔壁的邻居听着武松朗朗的读书声,心中都很诧异。

  去年武松刚刚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说武松中邪了。

  现在武松居然参加了童子试,大家更觉得见鬼了。

  门口走来一个年纪十二三岁的孩子,挎着个篮子,装着一些果子叫卖。

  这人本身姓乔,因为做军在郓州生养的,就取名叫做郓哥。

  郓哥挎着篮子从门口路过,朝里面 望了望,嘀咕道:

  “羊胎里钻出驴蛋,邪了门儿了,这武二郎真的改了性子读书。”

  正当要走,却见武大郎笑呵呵回家。

  郓哥见了武大郎,笑问道:

  “大郎,你兄弟真的改了性子,还去参加了童子试?”

  不等武大郎回答,郓哥的目光却被身后一个妇人吸引了。

  眉似初春柳叶,纤腰袅娜,檀口轻盈,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郓哥惊讶道:

  “大郎,你哪里拐来这等漂亮的娘子?”

  武大郎笑呵呵道:

  “郓哥,改明儿到我家来,请你吃喜酒哩。”

  “这是你寻来的媳妇?你这等三寸丁谷树皮,养这么个美娇娘在屋里,小心被那 浮浪的贼惦记。”

  “你个小猢狲,不吃喜酒自去便了,我不与你分说。”

  武大郎推开郓哥,带着美妇人进了炊饼铺子。

  郓哥望着美妇人扭动的细腰翘臀,骂道:

  “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武大郎带着美妇人进了炊饼铺,读书声从房间里传出来。

  “二郎、二郎!”

  武大郎高兴地推开门,武松起身道:

  “哥哥回来了。”

  “二郎,你看,这就是我给你的惊喜!”

  武松抬眼一眼,却见一个美艳风骚的女子站在门口。

  长相美貌自不用说,只说那眼睛水汪汪的勾人,腰肢纤细、胸脯丰满,领口处露出的脖子,那皮肤水嫩嫩,好似轻轻一咬,就能挤出水来。

  武松整个人看傻了...

  “二郎,这是城外庄子张大户的使女,唤作潘金莲。”

  “我到张大户庄子上卖过炊饼,那张大户是个善人,不要我一文钱,情愿把金莲送给我。”

首节 上一节 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