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4节

  听着武大郎的话,武松如遭雷击!

  整个人呆呆地看着潘金莲!

  按照《水浒传》的剧情,潘金莲是清河县张大户的使女,因为长得漂亮,张大户想占她便宜、馋她身子。

  潘金莲虽然生性浪荡风骚,但她是个颜控。

  张大户一把年纪,牙齿快掉光了,迎风流鼻涕、顺风尿湿鞋。

  潘金莲不愿意张大户碰她,到张大户老婆那里告状。

  张大户恼羞成怒,倒贴把潘金莲送给武大郎。

  不为别的,就为了恶心潘金莲:

  你不是喜爱俊朗少年么?让你嫁给三寸丁谷树皮!

  一辈子和武大郎睡一个被窝,恶心死你个小贱人胚子!

  今日,武大郎到了城外庄子,把潘金莲领回了家。

  武大郎正高兴,武松却感觉天塌了!

  从穿越过来开始,武松努力改变,不走杀人越货上梁山的邪路。

  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通过科场改变命运。

  万万没想到,命运齿轮中最关键的一环还是转动了。

  潘金莲出现了,接下来西门庆也会出现...完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武松呆呆看着潘金莲的时候,潘金莲也呆呆地看着武松。

  所谓嫦娥爱少年。

  潘金莲是个超级无敌大颜控。

  武松长得身长九尺有余,男子汉气概扑面而来。

  却又同时具备书生的斯文气质,举止间有一股子文人的风雅。

  这种文武双全的汉子,潘金莲怎会不爱?

  只第一眼见了,潘金莲便感觉浑身酥麻,恨不得钻进武松怀里。

  武大郎抬头看着两人对视,刚要说什么,就听见门口传来锣鼓声。

  “武二郎在家吗?”

  “知县大人来贺喜!”

  听着外面的动静,武大郎赶紧出门看。

  却见县丞李迪快步进来,笑呵呵问道:

  “大郎,你家兄弟呢?”

  “在里面,你有甚么事情?”

  以往公人上门,多是武松打伤了别人。

  如今见到,武大郎心里打鼓,以为武松又闯祸了。

  “你家二郎得了童子试魁首,知县相公亲自来贺喜,快些叫二郎出来!”

  “呀,居然是好事!”

  武大郎喜从天降,迈着小短腿喜滋滋往里跑:

  “二郎,你且出来,你中了,知县相公来了。”

  武松这才如梦初醒,目光看向门外。

  武大郎推了推潘金莲,吩咐道:

  “知县相公来了,你妇道人家不方便,且到屋里躲着,莫要冲撞。”

  潘金莲听闻知县来了,赶忙躲进武松书房,偷眼往外瞧。

  武松大步走到前面,却见知县张知白走进来,笑呵呵对着行礼:

  “武松,恭喜,你得了童子试的魁首。”

  这个成绩,武松毫不意外,甚至说早有预料。

  “知县相公请坐。”

  武松落落大方,行了一个礼,请张知白在堂上坐下。

  武大郎忙前忙后张罗泡茶倒水。

  邻里听到动静,都来凑热闹,堵在门口看稀奇。

  “真没想到,你文采如此出众,清河县出了个人才!”

  “知县相公过奖。”

  “本官没有别的,带了20两银子,与你作贺。”

  衙役拿来几锭银子,放在桌上。

  武松也不客气,直接接受:

  “谢知县相公。”

  武松现在是童生,但未来一定权倾天下,这点小钱收了就收了。

  “你才华出众,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两月后府试,你便前往恩州府应试,本官估摸着,解元非你莫属!”

  童子试在六月份举行,再过两月,就是八月份,由更高一级的州府举行州解试。

  清河县的上一级是恩州府,州试在恩州府举行,由知府负责主办监考。

  童子试后,可以获得“童生”资格,有资格参加州试,由知县推荐。

  州解试通过后,就是举人。

  到了这一步,就有功名在身了,一跃成为统治阶级、人上人。

  就像范进,60岁还是个老童生、老秀才,一旦通过考试,成为举人,那就是老爷。

  有人送钱、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奴仆,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武松说道:“谢知县相公关心,州试我一定拿下解元!”

  “好,有志气!”

  张知白用力拍着桌子,非常高兴。

  武松的文采,他已经见识了。

  又如此有志气,实在难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潜力股!

  潘金莲躲在书房里,看着武松和知县谈笑风生,心中爱慕之情越发汹涌。

  明明是同一个妈生的亲兄弟,怎么武大郎如此腌臜丑陋,武松却如此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潘金莲暗暗感慨自己命苦,怎么就嫁给武大郎?

  如果能嫁给武松,就是死了,她也愿意!

  武松和知县正说着话,门口一阵骚动。

  几个童子闯进炊饼铺子,大呼道:

  “知县相公在上,我等不服。”

  武松转头看向门外,却是吴英杰几个童子。

  县丞李迪心里有鬼,起身骂道:

  “知县相公在此,你等冲撞,小心革掉你们的童生资格。”

  吴英杰挺胸上前,指着武松说道:

  “他武二郎自小舞枪弄棒,只读了半年书,如何就成了魁首。”

  “这其中必定有舞弊,我等不服。”

  其他童子跟着附和:

  “他家二郎只读了半年书,怎么可能是魁首?”

  门口围观的百姓、邻里也开始跟着议论:

  “是了哩,这二郎从来不读书的,怎么比这英娃子还聪明?”

  “英杰自小跟着他爹开蒙读书,是最聪明的。”

  “没错,这武松怕不是有舞弊?”

  面对众人质疑,张知白心中不悦,看着吴英杰道:

  “本官进士出身,最重科场纪律。”

  “我主持的童子试,怎么可能舞弊?”

  吴英杰从小就被称为清河县的神童。

  这次童子试,他觉得必能拿下魁首。

  没想到最后居然被武松拿走了,心里当然不服气。

  吴英杰的父亲吴成秀是个私塾先生,走出来道:

  “知县相公在上,请拿出武松的卷子,让大家看看,到底如何拿得魁首?”

  其他附和道:

  “便是如此,说武二郎拿下魁首,看看卷子便知。”

  张知白冷冷开口道:

  “李县丞,你把武松的卷子拿来,给他们看看。”

首节 上一节 4/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