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93节

  董逸起身,目光看向胡瑗,说道:

  “我觉得武松第一....哦不,那个格物致知的卷子第一。”

  董逸发话了,胡瑗迫不及待拆开两张卷子的糊名,赫然都是:

  “果然是他!哈哈哈!”

  胡瑗仰天大笑,十几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在场的考官面露震骇之色,居然真的是武松。

  去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今年居然又写出“格物致知”的心学。

  此子大为恐怖!

  “这武松真没有名师指点吗?”

  其他阅卷官很疑惑,胡瑗却笑道:

  “诸位,哪个名师有这等论述?”

  “能有这等论述的名师,定是当代大儒!”

  所有人都赞同胡瑗的说法。

  不管是朱子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足以让人扬名立万,成为一代大儒!

  可偏偏,这两种学说同时出现在武松身上。

  一个年纪不到20,自学成才的人。

  国子监祭酒董逸松了口气,说道:

  “好了,定了名次,把卷子和姓名呈给圣上过目。”

  在北宋时期,通过省试的考生被称为贡士。

  意思是:贡于天子之士。

  就是贡献给皇帝的士子。

  但是,因为省试中举的贡士,在后面的殿试中不会被淘汰。

  所以很多人也称通过省试的考生为进士。

  而且,进士比贡士更好听。

  省试最后录取的考生名单和名次,需禀报皇帝赵佶。

  名字依次撕开,第一名是武松、第二是李杰...

  分数最后统计出来,董逸却傻眼了。

  “武松、李杰并列第一,这...”

  大宋立国多年,省试举办了那么多,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胡瑗拿起李杰的卷子,发现李杰的文采也不错,但比武松逊色。

  之所以能和武松并列,是因为时务策的平定,童贯给了李杰高分、武松低分。

  “让圣上定夺吧,记得把武松的时务策呈上。”

  胡瑗建议,他觉得宋徽宗有眼光,最后第一名肯定是武松。

  董逸不想得罪童贯,点头道:

  “好,让圣上定夺。”

  名次、卷子封好,一起送进皇宫。

  武松坐在床上,默默修炼张天师的道歌。

  经过几个月修炼,武松感觉体内真气开始流转,但和看过的修仙小说不一样,没有什么结丹的迹象。

  难道这个世界不一样?

  正如此想的时候,林震在外头敲门。

  “大哥、大哥,发榜了!”

  武松睁开眼睛,下床开门,林震站在门口。

  “大哥,发榜了,我们去看榜!”

  武松大步走向贡院。

  省试最后的卷子、名次送到徽宗那里,由徽宗过目,最后定名次,然后发榜。

  其实,卷子送到徽宗那里,也只是走个形式。

  身为帝王,不可能亲自阅卷,也就看看前几名的卷子,看是不是真的好。

  董逸把名次、卷子送进宫里。

  过了三天,徽宗就朱批出来,定了名次。

  贡院根据徽宗的朱批,在贡院门口张贴榜单发榜。

  走到贡院门口,礼部的人刚刚张贴好榜单。

  “武兄弟。”

  武松正想进去看榜,却见李杰、何运贞走过来。

  “你们也来了。”

  “听说发榜了,过来瞧瞧。”

  李杰气定神闲,好像不在乎名次。

  也是,李杰这种可恶的官二代、天龙人,就算没有中进士,也有门路做官。

  何运贞看着武松、李杰,笑道:

  “不知两位哥哥,谁是第一?”

  武松呵呵笑了笑没说话,李杰洒然笑道:

  “近日与武兄弟谈论学问,我觉得..武兄弟胜我一筹。”

  几个人在后面说话,前面的人已经沸腾。

  “我中了,我中了,三甲,我是三甲!”

  “我也中了,我是二甲进士,二甲进士!”

  “哎,我居然是五甲!”

  北宋省试,分为五个等级,也就是五甲。

  一甲10个,其余依次分档,总共录取300名。

  只要过了省试,到了殿试,不会再淘汰。

  也就是说,只要名列榜单,就可以做官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进士的欢天喜地,没中进士的嚎啕大哭。

  有的甚至哭晕过去,被衙役抬出来送进医馆。

  也有高兴过度,也晕过去的,同样送进医官。

  每次省试都有,衙役轻车熟路。

  “哥哥,我们也去看看。”

  武松分开人群,李杰、何运贞、林震跟在身后。

  到了榜单前面,却只有二甲以后的名次,一甲还没有公布。

  武松、李杰、何运贞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名字。

  林震却在四甲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我只中了四甲...”

  林震颇为惋惜,然后说道:

  “三位哥哥的名字不在,想必都是一甲了。”

  武松心中暗道:

  我应该是第一名省元!

  北宋时期,省试第一,称为省元。

  就像明清时期,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过了会儿,礼部的人再次出来,把榜单贴在最上面。

  武松、李杰、何运贞的名字都在上面。

  “三位哥哥果然是一甲贡士!”

  林震惊呼,武松、李杰却同时皱眉。

  看榜的士子也惊呆了,全部看向武松、李杰二人。

  何运贞也懵了,说道:

  “怎会如此?”

第74章 著书立说,国子监沸腾

  只见一甲榜单上,武松、李杰并列第一。

  没有第二名,只有第三名何运贞,然后是第四、第五...直到第十名庐陵欧阳雄。

  “怎么并列第一?”

  “哪有这等事情?”

首节 上一节 9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