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63节
“不是吧,运河有坍塌风险?”
“运河要是坍塌,我们会不会被淹死?”
“乌鸦嘴,州府不是正在征召民兵准备加固吗?”
“州府总算做了件好事,齐王乱被遣散的民兵太可恶了,天天偷我家的鸡!”
“你哪人啊,这条政策显然是皇孙发布的,李象犁你不知道吗?”
“不是说州府没钱吗?怎么给征召民兵发放俸禄?”
“听说是皇孙心系齐州,自掏腰包。”
......
第157章 指着狄仁杰,意外发现走私
征召民兵文书发出去的同时,州府还向各县衙发布调令,调有治水经验的能手到刺史府听候差遣。
那些被遣散又无家可归的民兵还没有响应刺史府的召唤,各县的治水能手就已在第三天到刺史府报到。
总共九人,每县一人,刺史府两人,其中一位是尼雅,被暂时安排在会议堂。
除了尼雅,其他都属于吏员,吃朝廷俸禄,管理地方水利。
“州府说运河会坍塌,你们谁去运河看过?”
有人打破宁静,说出话来。
“那天暴雨,我特意去看过,没有坍塌的危险。”
这些人都是吃俸禄的,有些人尽忠职守,那天就冒着大暴雨去运河查看。
“我是雨后去看的,也没发现有危险。”
有人很快回应。
接着,除了尼雅,其余八人都说自己去看过,皆是表现没有危险。
八人议论纷纷,最终目光落在尼雅的身上,见其丑得可怕,又不似唐人,皆默默转移目光,问都不问她。
“州府又说没钱,又要搞这些形象工程!”
“就是,也不知道谁一开始提出有坍塌危险,让站他出来说道一二!”
“我看就是有人杞人忧天,又有人贪图声望,故意宣传得沸沸扬扬收割民声......”
“慎言!”
最后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出声打断。
聪明人都听出,这话明里暗里指的是李象,毕竟他是齐州刺史。
会议堂恢复平静,众人没了吐槽的想法。
尼雅平静的目光下,扫过在场的八人:汉人果然奸诈。
没多时,李象和狄仁杰以及秦永良出现。
“你们中谁最近去运河勘查过?”
秦永良主持会议,李象和狄仁杰旁听。
“我那天暴雨时去过。”
“我那天暴雨后去过。”
“我也是那天暴雨时去过。”
在场除了尼雅,纷纷表示他们那天去过。
“可发现有危险的地方?”
秦永良颔首,脸上露出些许笑容。
不是拿着朝廷俸禄不干事的尸位素餐之徒。
实际上,秦永良也没有那么忠心朝廷,只是他那天也去勘察过。
我乃州官,位居司士参军,名义上统领你们,我作为上司都亲自去勘察过,你们不能没去过!
“有细微问题。”
“有小危险,但问题不大。”
这次,他们回答得比刚才私下畅聊得谨慎许多。
秦永良的笑容顿时就没了:“为何我那天去勘察却发现有很大危险?”
众人一愣,露出惊讶之色。
“可能是我们勘察的地方不同。”
“当时下雨地滑水急,我不敢太靠近。”
“运河那么大,我们人力过于渺小,大人恕罪。”
秦永良脸微黑,清楚了这些人的嘴脸,没了勉励他们的想法。
交代几句注意事项,要求加固运河期间十二时辰保持找得到人后就将场面交给李象。
加固运河是李象提出来的,他是项目总负责人,故而需要发表几句话,走个过场。
安排治水能手后,征召民兵队那边传来消息,有三十多人结伴而来。
犹犹豫豫过来的,还是薛仁贵发现,才请他们到来登记。
一问才知,他们不认识字,是意外得知,而且担心是圈套,迟迟不敢来,现在他们内部还有争执。
“不识好歹!各县都有张贴,还担心皇孙设圈套!”
狄仁杰还在李象值房,闻言顿时不满。
虽说他们偷鸡摸狗,对百姓安居乐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对他们自身来说,本身也是歧途,一不小心可能会被打死,横死街头。
李象那么做,相当于给他们一条生路,说是再造之恩也不为过,竟然还遭到怀疑。
“他们现在在哪里?”
李象问道。
“在刺史府外,秦元姗正劝他们登记。”
薛仁贵道。
“我去看看。”
李象起身,让薛仁贵带路。
狄仁杰跟着出值房,不过不打算跟去,转了弯,往自己值房走去。
在他看来,李象去看看无外乎是说几句冠冕堂皇的官话,把人招进来就不再理会。
在京城他看太多虚伪的官场话,心里都有些反感,当官真难。
“仁杰跟上。”
李象喊了一声。
狄仁杰顿了顿脚步,只好跟上。
值房里徐慧正在看奏章,本也不想去的,闻言放下手中的笔,也跟了上去。
刺史府外。
一群十一二三四五六岁的少年,正拥簇在一起。
秦元姗劝他们登记,但他们却低声交谈着,言语间都是担心。
明明最大的都十六岁年龄,但依旧感觉小李象四五岁,不仅没李象高,也没李象那么壮。
“皇孙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在场三四十个少年,纷纷望向李象。
“拜,拜见皇孙。”
三四十个少年惊讶望向李象,很快朝李象行礼。
“免了,免了,知道你们应召过来,我特意过来看看你们,辛苦了。”
李象摆摆手,大步走近最靠前的那个少年,将其扶起。
“皇孙特意来看我们?”
少年们惊讶连连,纷纷望向李象。
“是啊,知道你们担心州府设套,特意出来澄清。”
李象说道。
一众少年顿时露出羞赧之色。
不过接着,李象的话就让他们无地自容。
“你们又不是江洋大盗,又不是名震一方的人物,何至于我给你们设套呢?”
李象感叹道。
“我们在城里也颇有声望!”
有个年长的少年不忿,硬着脖子大声说道。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偷鸡摸狗算什么声望?”
李象望着他道。
那少年脸顿时就红了:“我们也想踏平川,但被遣散,被抛弃。”
其他少年羞愧的羞愧,不忿的不忿,两极分差。
一些少年怀着满腔热血参军,但兵败落得被遣散的局面。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