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64节

  一些少年被迫参军,兵败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成为浮萍随波逐流。

  “偷鸡摸狗肯定是无法踏平川,加入州府说不定有机会,以后也不用风餐露宿,不用给家里人丢脸。”

  李象朗声道。

  “我,我愿意加入。”

  有少年低头轻声回应,接着更多少年出声。

  皇孙亲自出面澄清,他们心中的担忧早就消失,加上李象的几句话让他们信服。

  和李象对话的少年依旧有些不忿,但张张嘴,却没再说话,低着头,似乎想离开。

  “你叫什么名字?”

  李象问道。

  “刘五狗。”

  少年低着头嚷嚷道。

  “你为一队正怎么样?”

  李象愣了下,随即正色道。

  应该是出身普通,父母随便起的名字。

  很多普通百姓,不识字,没文化,都是以数字命名。

  “什么?”

  刘五狗顿时惊喜抬头。

  “命你为队正,不乐意吗?”

  李象道。

  “不,不,我乐意,我太乐意了。”

  刘五狗连连点头,再无刚才的不忿。

  一旁有少年露出激动之色,也有向他恭喜的。

  “你以后跟着她,帮她寻找像你们这样被遣散又无家可归的民兵,加入州府。”

  李象指着秦元姗说道。

  “跟着一个娘们的?能不能直接跟着皇孙?”

  刘五狗有些不忿,跟一个比他小的女孩子,有点憋屈。

  “你要是能打赢她,就能直接跟着我,不然你就听她的。”

  李象眉头微皱,想了想又释然,正色道。

  “好!”

  刘五狗蠢蠢欲动想找秦元姗决斗。

  “现在还不能决斗,先登记,以后才可以。”

  李象提醒。

  “是!”

  刘五狗朝李象重重抱拳。

  动作标准,看得李象都有些讶然。

  随即他招呼一声,大部分少年响应,去排队登记。

  秦元姗笑着向李象点头,随即开始指挥人手干活。

  李象颔首,往刺史府里走。

  “你就让我看这个啊?”

  狄仁杰跟上,不解问道。

  刚才叫他跟上,又不安排活,就让他看着?意义何在?

  徐慧跟在另外一边,也是不解李象为何要喊上狄仁杰。

  “你是不是觉得州府在州县各地张贴告示,开了那么大的脸,他们就应该相信州府?”

  李象边走边说。

  “不对吗?”

  狄仁杰反问道。

  相当于向全州的百姓发出声明,还能作假啊?

  “我们是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知道州府是在州和各县都张贴了公文告示。”

  “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其他县也有张贴告示,以他们偷鸡摸狗的情况,也很少有人会和他们提起。”

  “假如说现在长清县张贴了告示,若没人特意告诉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对不对?”

  李象喊狄仁杰跟上,是想纠正他的一个思维误区。

  不是官府张贴了告示外面的人就知道,就该相信。

  邻县某村发生了大事,隔壁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隔壁县。

  饶是后世信息发达了,也不见得就能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

  “皇孙所言极是,是我见识浅了。”

  狄仁杰哑然,良久才开口。

  他代入了一下少年他们,确实和李象所言。

  “开玩笑了,谁敢说你见识浅啊......徐慧博览群书,她可能敢。”

  李象笑了笑,没再打击狄仁杰,也没想过批评他。

  狄仁杰才十二岁呢,哪能是完人。

  “讨厌,我才没有。”

  徐慧白了李象一眼,加快脚步回值房。

  狄仁杰笑了笑,感激朝李象颔首,也回了自己值房。

  一连几天,在刘五狗的辅助下,历城县里被遣散又无家可归的民兵加入了州府,其他县也有过来。

  最终,竟然有五百多人,最大年龄才十六岁。

  于是李象很正式地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少年队!

  少年队的成立,最开心的莫过于秦元姗,统御人数远超她在京城的时候。

  秦元姗准备以军事化的方式管理他们,加强他们的训练和听话程度。

  其中,秦元姗将三百少年队安排到各个茶庄上巡逻,以训练的名义。

  三百人听上去很多,但分配到李象三四十个茶庄上,每个茶庄不到十人。

  剩余的两百多少年队,则由她带领,跟着李象前往运河,对有危险的地方进行加固。

  当年挖建运河的时候可能考虑到安全等问题,运河没有流经历城,在历城外,还是属于历城县。

  这里有个港口,人来人往,船来船去,每天都货物交流,非常热闹。

  “运河流经诸州,东入大海,很多船商靠其运输货物。”

  秦永良在一旁向李象解释运河的情况。

  李象时不时点头,心中对隋炀帝的功绩又多了份认可。

  尽管很多人都说他是暴君,但隋朝两帝结束战乱,实现大一统的功绩不可忽略。

  还有修建运河,不仅解决了诸多地方没有水种庄稼问题,还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当前齐州一地的商贸就这么发达,其他州的港口肯定也不会太差,还有靠近大海的扬州,肯定会更加繁荣。

  “这里需要修补。”

  尼雅突然出声,指着运河旁的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

  大树距离运河估计还有五十米,或者还要更远一点。

  “你不懂不要乱说,这棵百年大树在此处生长,防止了水土流失。”

  当即就有人反驳尼雅。

  “这棵树内部不行了,有些根系常年在水浸泡下已经腐烂。”

  尼雅没理会反驳者,自顾自说道。

  秦永良不太清楚尼雅的情况,但人是李象请的,故而望向李象。

  “这里怎么修补?”

  李象问道。

  “挖掉靠近运河一边的根,用石头代替。”

  尼雅建议道。

  “皇孙,千万不能信她啊。”

  “这树有防止水土流失功能,坏了它才真的会造成坍塌。”

  话落,当即又有治水的吏员说道。

  李象皱了皱眉,正欲说话,港口那边响起动静。

  “私盐,是私盐,快抓住他们,他们贩卖私盐!”

  紧接着,兵刃对碰的声音响起,还伴随着惨叫声。

  很快,有一支人马手持着利刃,将私盐保护在中间,冲出港口。

  “皇孙!”

  秦元姗眼神闪亮。

首节 上一节 264/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