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323节

  “合作愉快。”

  李象看了眼签字画押的契约,收进怀里起身离开。

  “皇孙......”

  高悦庭喊住李象,顿了顿道:“我国那些人怎样了?”

  距离今天,他带的那支敢死队已过了约定的五天约定。

  “你带的那支队伍死光了,攻打登州的战队也全军覆灭。”

  李象丢下一句话后离开。

  高悦庭恍惚,直到听到一声开船了,才慢慢回过神来。

  他快步走出船舱,船只已经慢慢朝大海驶出,前面的登州港口越来越远。

  船上负责开船的八人都是高悦庭的同伙,此时也是宛如隔世,不敢相信竟然还有命活着回去。

  高悦庭不明白,但其实也明白。

  半年前,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他的父王高建武,拥护他叔叔高藏为高句丽新王。

  渊盖苏文为了独揽军政大权,自立为“大莫离支”。

  大莫离支听上去别扭,但如果换成天策上将就好听了,是的,就是对标李世民未登基前的天策上将。

  高悦庭认为,李象之所以放他回去,定是觉得他会对渊盖苏文的政权造成影响,甚至会“扶持”他对抗渊盖苏文,以致于高句丽内部动乱。

  但是,他哪敢针对渊盖苏文啊。

  就是说了一句顶撞的话,他被定了罪,成为这次入侵大唐的敢死队将军。

  ......

  莱州港口。

  “象,我特意派人打听过渊盖苏文,此人颇有雄才,也很强势,高悦庭回去不见得会敢与之对抗。”

  徐慧跟在李象身旁,一边打量着莱州港口情景,一边说道。

  “敢不敢以后就知道了。”

  李象轻笑道。

  从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王子,到敢死队将军,能甘心?

  辛苦和他合作卖白盐赚的钱,等会惹来别人觊觎,能甘心?

  或者说高悦庭真的怂,怂到骨子里,那也没关系,反正李象也没亏。

  徐慧见李象不甚在意的样子,正好见到徐齐婴赶来,也就没有多说,关心徐齐婴昨天的情况。

  “你哥昨天差点丢了性命!”

  李象当即将徐齐婴臭骂一顿。

  平常时勇是好,但海战时晕船硬撑着就是傻。

  新兵一个,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拿性命开玩笑呢?

  徐齐婴本想着李象就算是不赏也会夸赞,如今被当场臭骂一顿,脸面顿时挂不住,愤愤站着不说话。

  李象不管他情绪,也不管他身份,批评完才离开。

  接着让人从另一艘船抬一箱盐去找刘仁轨,不是送,是想借助临时大都督身份,在诸州打开一条白盐售卖通道。

第187章 李象私事公办,龙颜大悦

  登州都督府。

  各司各职都在忙碌中。

  高句丽敌军虽然没有攻打进境内,但依旧要战后重建,港口多处受创。

  还有破损的战船,牺牲的士兵等等......

  刘仁轨见到李象到来,立即起身行礼作拜,目前他对李象充满了感激和佩服。

  “刘都督,叨扰你工作了。”

  李象笑道。

  “不敢,皇孙请吩咐。”

  刘仁轨摇摇头,邀请李象坐下,让人上茶。

  让李象稍微意外的是,他也是用泡茶,不是传统的煮茶。

  “莱州刺史半个月前下令各部改煮为泡,说是煮茶太麻烦,影响办公,请皇孙莫要见怪。”

  刘仁轨解释道。

  “没,我也喜欢泡茶。”

  李象眼神一亮,笑着摇头。

  莱州刺史昨晚见过,是个干实事的。

  他这说法不错,李象当即将在外的薛仁贵喊进。

  “着令诸州各县,上衙期间不得因煮茶拖延政务,建议推行泡茶。”

  啧啧,这条命令下达,各州县就算是不会立即普及泡茶文化,往后也会慢慢落实吧?

  “皇孙,你这,你真是个实干家。”

  刘仁轨讶然,表情变了变,最后满是佩服道。

  以临时大都督的身份下这么一个命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想了想,似乎也有深意,泡茶出现之后,煮茶看上去确实很浪费时间。

  不过刘仁轨要是知道,目前泡茶的茶叶都是从李象的茶庄炒出,估计又是另外想法。

  “言归正传,我这次找刘都督主要两件事;一是稍后我就要离开;二是拜托刘都督一件事。”

  李象让人将箱子打开。

  “嘶,如此精美的白细盐?!”

  刘仁轨惊了一下,忍不住起身走到箱子前。

  “这是我无意发现的一种造盐方式,目前售价是普通粗盐的两倍。”

  李象笑道。

  各地粗盐和各地米价类似,价格都是不等。

  粗盐的价格比米价稍高,一斗十文钱左右,是每斗米价的两三倍。

  “这么便宜?!”

  刘仁轨更惊讶了。

  他见过细盐,但没有眼前的精美。

  但那是有价无市,市面上鲜有精细盐,比黄金还贵。

  李象却说只是粗盐的两倍,也就是一斗二十文钱左右,简直就是...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我想在登州办个销售点,请刘都督帮忙看一下,将白盐卖给登州百姓。”

  李象将目的说出,要借刘仁轨的名头在登州立足。

  粗盐暴利,更不要说白盐了,定会引起很多人觊觎,偷抢等等。

  他虽然是皇孙,还是齐州刺史,但身在齐州,也管不了登州的情况。

  想靠自己的实力在登州打开销路,需要安排很多人守着,但依旧不保险,不如土霸王的作用大。

  虽然有郑氏等家族在卖,多大的量他们都要,但李象怎么真的依靠他们。

  “让皇孙失望了,我没有贩盐权。”

  刘仁轨摇摇头,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他倒是有想法,但奈何身为朝廷命官,没有贩盐权,着实不敢知法犯法。

  朝廷对盐的管控很严,作为地方刺史敢知法犯法,定会被朝廷拿下,丢掉官帽子,得不偿失。

  “刘都督没有,我有啊。”

  李象笑着将一封文书拿出:“盐是我在卖,门店商铺也是我的,我只是请刘都督替我看管一下而已,刘都督懂吧?”

  刘仁轨眼神一亮,用不确定的语气道:“那白盐的定价和售价?”

  李象笑道:“我只要我的定价,售价多少刘都督确定就好。”

  刘仁轨懂了。

  白盐是李象的,也是李象在卖,他只是作为都督确保经营安全,安排些人手看管,然后好心帮忙运钱给李象。

  “皇孙有其他条件吗?”

  刘仁轨感觉天上掉下馅饼的感觉。

  “不要卖太贵,我的初衷是天下百姓都能吃到好盐。”

  “第二,我想在登州海边晒盐,再将粗盐运到齐州。”

  李象提出两个条件。

  “皇孙心怀天下百姓,下官深感佩服。”

  刘仁轨起身,郑重向李象作揖:“请皇孙放心,都不是问题。”

  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以后在登州境内卖盐的门店,以李象的名义盘下,送给李象。

  还有运输的船队等等,他都一并支持!

  李象和刘仁轨深入交流了不少细节,最终皆大欢喜离开。

  登州一战,李象不仅取得大胜,还结识到刘仁轨,成功解决白盐来源问题,成功打开一条贩盐之路。

  下午,李象让大军先乘船回齐州,他则带小部分兵马从水路回莱州,以慰问受惊吓的战区,得到莱州刺史的热烈欢迎。

首节 上一节 323/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