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426节

  柴令武怒道:“放屁,圣上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他是失手使然!”

  侯君集冷哼:“失手?是穿了防甲作弊吧?”

  两个人要吵起来,李象拍了下桌子:“我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柴令武哼了一声,这才坐下。

  侯君集没坐下,望向苏婉儿:“娘娘乃是象殿下和厥殿下母妃,不如也提个意见?”

  他在为以后打算,提前靠近苏婉儿,以后联系起来方便。

  他和李元昌的想法不变,依旧是想将李厥扶上位。

  李象要是真的造反,也得以李厥为旗号吧?

  毕竟一个是庶出,一个是嫡系。

  若是李象以自己为旗号,庶出的蜀王等人估计也有想法。

  只有扶持嫡出,李象当个摄政王,才能让造反简单一点。

  众人望向苏婉儿,目光闪烁。

  李承乾遗孀,齐王殿下母妃。

  苏婉儿缓缓道:“夫在从夫,夫不在从子,象儿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

  李象就知道苏婉儿聪明,闻言道:“这次会议,不完全看身份,母妃有想法都可以说。”

  苏婉儿天鹅脖子微微点头:“我有个浅见,移驾登州,以登州为中心,进退方便。且如今高句丽战乱,我等还能出兵占领高句丽港口,若是朝廷大军杀来,也可以转移去高句丽。”

  李象愣了下,没想到苏婉儿的浅见是搬去登州,而不是如何处置李世民。

第240章 权力调整,完全掌握军队

  关于迁移,回来的时候李象就想过。

  苏婉儿的想法固然是好,但在登州,也是最先遭遇攻击的。

  故而保留齐州的地位,将登州发展成防守战地,缓冲带等等,反而会更好。

  苏定方当即道:“不妥,登州作为缓冲带更合适。”

  刘仁轨也如此说道。

  众人意见相近,很快重回如何处置李世民的话题上。

  最终,除了侯君集和李元昌,其余人都觉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为合适。

  虽然控制不了活着的李世民,但如果李世民死了,定会遭受朝廷的怒火,不是现在的齐州能抵抗的。

  “再议第二个问题,军队重组。”

  李象又抛出了重磅议题,惹得众人哗然。

  兵权这种事,很少有人摆在台面上说,都是潜移默化进行。

  但绝对掌权者除外。

  李象不能说是绝对掌权,但在齐州,他有这样的能力。

  侯君集又忍不住了,率先道:“照旧就行了吧,当前情况特殊,不宜将军队打散重组。”

  显然,他听出李象是奔着他那三千多军队来的。

  毕竟无论是苏定方还是刘仁轨,早就在李象的掌控范围当中。

  李元昌更是说道:“我只要我从京城带来的军队,我不同意重组。”

  兵权是他最大的依仗,没了兵权,他就是个闲散亲王。

  不对,自己估计很快被朝廷收回爵位,连亲王都不是。

  刘仁轨望了眼苏定方,犹豫了下道:“我也不同意军队重组,登州地理条件特殊,水师与陆兵不同,不适合重组。”

  十三州被划为李象的封地后,李象还没有对他的都督府进行过调整,甚至没有安插过任何人手进去。

  实际上,李象那时候忙得无暇顾及,也没想到局势演变成如今这种情况。

  李象也望了眼苏定方,见其不说话才道:“汉王,你说是你从京城带来?不是我带来的?”

  李元昌脸色微变:“齐王只是协助,而且,军队本身是我与侯君集管辖。”

  李象哼了声:“你和侯君集管辖就是你们的?不是我父的?”

  李元昌和侯君集两人脸色大变。

  李象接着道:“母妃以为,我父留下的军队,该谁掌管?”

  他将苏婉儿请来,主要目的是为了这个。

  虽然也能强行夺权,但多少有些不好看,也免得他们说要忠心李厥。

  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和朝廷开战,侯君集好歹是大将,需要暂时留下他备用。

  苏婉儿正色道:“父不在,当由子继承,汉王要抢占象儿的遗产?”

  李元昌怒道:“那些都是我和侯君集拉拢过来的!”

  侯君集连附和:“都是我等旧部!”

  反正李承乾死了,怎么说也没人有证据说不是。

  李象笑道:“如果你们能解决军费问题,我可以不对他们重组。”

  两人讶然,顿时没了话说。

  只想着将兵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倒是忘了军费。

  大唐施行的是府兵制,所以军队方面的支出不是很大,比如农忙的时候士兵回去耕种,可免去伙食和俸禄。

  但,他们从京城过来,在齐州没有田地,没有收入来源。

  至于脱离李象,他们也只是敢想想而已,没有李象庇护,他们出了齐州就被朝廷剿灭。

  李象接着望向刘仁轨道:“水师可以不重组,但日常的士兵需要更换。”

  刘仁轨见李元昌和侯君集都同意了,不敢再有意见,至少是不敢此时此刻有意见。

  “目前齐州军队一万八千多,将扩招到两万,打散后分设锦衣卫和神机卫各一万,锦衣卫大将军为苏定方。”

  李象正式对军队进行重组和任命。

  他肯定不满足两万军队,但新加入的三千多军队不是小数目,先融合同化再扩招。

  数量不是越多就越好,得令行禁止,英勇无畏。

  “谢殿下!”

  苏定方难掩心中激动,他赌对了。

  一个个都对军队重组有意见,他没意见,李象必然更倚仗他。

  李象微微颔首:“锦衣卫左将军秦元姗,右将军侯君集,中郎将徐齐婴......”

  还是得安排侯君集个好点的位置,不然怨气大,指挥起来表里不一,不宜后续派他打仗。

  侯君集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显然这个安排他挺满意的。

  “神机卫大将军我亲自担任,左将军薛仁贵,右将军刘仁轨,中郎将裴行俭......”

  李象继续对另一卫所作出安排。

  李元昌听完顿时就急了:“怎么没有我的职位?”

  李象略显意外道:“你会打仗?”

  李元昌的脸红了,腾的一下站起来:“我怎么就不会?”

  李象摆摆手:“朝廷消息传出后,我手中的十三州定然不会都安分,你到时候再谋个文职吧。”

  李元昌一听,脸像是川剧一样,当即就露出了笑容,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殿下运筹帷幄,深感佩服。”

  刺史乃一方主官,权力之大远不是普通军官能比,而且自由性更大,不用窝在军营里训练,深得他心。

  李象再进行其他方面的微调,会议整整进行了两个时辰才结束。

  “散会!”

  众人相继离场。

  柴令武也在其中,垂头丧气。

  “象儿。”

  苏婉儿没立即起身,喊了声李象。

  秦元姗和徐慧等人原本要等李象的,闻言识趣离开。

  “母妃何事?”

  李象等人走离开后问道。

  “军队之事我也不懂,就不多说给你添乱。”

  “就是你刚才提到十三州可能有乱,我想喊父兄他们到来。”

  苏婉儿仪态庄重,声音轻柔,脸上有些疲惫之色,但气质依然高雅。

  “乱只是我的猜测,也可能是引而不发,不如让外祖父担任齐州刺史吧?”

  李象沉吟片刻道。

  朝廷什么时候定性他和李承乾的造反还不知道,一旦定性,苏婉儿的娘家肯定受到牵连,获罪都有可能,她虽然没有明说,但李象听得明白。

  苏婉儿的父亲苏亶,目前是台州刺史,调过来也有经验管理一州事务,可以放心交给他。

  苏婉儿讶然道:“齐州刺史不是你吗?”

  李象笑了笑:“外祖父受我们影响,又是千里迢迢到来,总得让他安心才是。”

  这话是说给苏婉儿听的,苏亶安不安心和他无关。

  不过也有李象觉得太忙的原因,想偷懒将工作分出去,反正十三州大权还在他手中。

  苏婉儿闻言感动,明白李象其实是让她安心才这样说,目光柔软许多:“象儿,谢谢你。”

首节 上一节 426/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