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427节

  李象笑道:“一家人,不客气。”

  从会议室离开,正好是晚饭时间,李象没在家里吃,让人准备大量的二锅头去军营。

  接下来的情况不一样了,需要用到军队的时候很多,他得立个体恤部下的人设,经常露脸才行。

  要锦衣卫和神机卫上下意识到,他才是军队的真正主人,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而不是他们的直属上司。

  军营的气氛不太好,士气低沉,明明特意安排了好菜,大多数都是低头吃饭,默不作声,甚至还看到有人偷偷哭。

  “齐王殿下给将士们送酒来了!”

  薛仁贵跟着李象到来,大声高呼。

  吃饭的将士们纷纷站起来,总旗和小旗等军官就要召集军队。

  “不用,都随意点,没有军令的时候不用太拘谨,来啊,将酒水都分下去。”

  李象笑着拎起一缸酒,亲自给士兵们倒酒。

  士兵们诚惶诚恐,双手捧着碗,微微颤抖,很放不开。

  “看你们拘谨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洪水猛兽,来,敞开肚子吃,敞开肚子喝,今日肉管够,酒也管够。”

  李象朗声大笑,也端了碗酒,与跟前的士兵碰杯,大口喝酒,酒水从两边嘴角落下而不在乎。

  士兵们似乎受李象的豪迈感染,情绪稍微放开,也开始大口喝酒。

  随后李象很随意坐下,勺饭夹菜,大快朵颐。

  军营的饭菜由火头军准备,各营的什长安排麾下的两名伍长分别去打饭和打菜,十人围成一圈。

  饭肯定是管够,菜的话一般是一盆。

  李象和对面的士兵砰了下碗:“大男人一个,怎么还哭了起来,有问题找上级啊。”

  本是好心的话,那名士兵闻言却是吓得脸色发白,连忙摇头辩解:“我没哭,我没哭。”

  其伍长更是呵斥:“张狗蛋,谁允许你在军营里哭的?拉下去,杖打二十!”

  军营有规定,不许大声喧哗,不得大庭广众之下哭泣,免得引发连锁反应,打击士气。

  李象挥手阻止:“张狗蛋没哭,他只是眼睛红而已。”

  张狗蛋连点头:“对,对,刚才有沙子吹进我眼睛,我眼睛才红的。”

  伍长见状,也就不再惩罚,只是狠狠瞪了眼张狗蛋。

  他手下的兵出事,上面就会拿他是问。

  刚才的激动,张狗蛋碗中的酒水都洒在了地上,李象拎起旁边的酒缸给其倒酒,同一什伍里没满的,李象也给他们倒下。

  李象又与张狗蛋碰了下杯:“狗蛋啊,你这名字谁给你取的?怪有意思的。”

  张狗蛋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差不多年岁的士兵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那士兵笑完吓了一跳,紧张望向李象。

  李象笑道:“是不是有什么好笑的,说出来让大伙们笑笑。”

  张狗蛋顿时脸红:“不许说!”

  那名士兵却不依:“张狗蛋家里有条狗,那条狗的蛋蛋老大了,张狗蛋出生的时候,那狗在他家门口使劲摇晃尾巴,狗蛋一晃一晃的,他爹灵机一动,就起了狗蛋的名字。”

  张狗蛋脸更红了,扑向那名士兵:“啊啊啊,闭嘴啊!”

  众人哈哈大笑。

  李象象征性拉了下两人:“好了,好了,酒都倒了。”

  他看得出,两人关系不错。

  实际上,两人来自同一条村庄,那名士兵叫张铁柱。

  张狗蛋这才分开,嚷嚷道:“哼,放你一马!”

  经过这么一闹,气氛变好了许多,其他士兵也加入了聊天。

  随后几碗酒喝下去,胆子肥了不少,话自然而然也多了,说了不少真话。

  张铁柱突然问道:“殿下,我们还能回家吗?”

  众人愣了下,随即纷纷望向李象,气氛突然就没了。

  这批人都是从京城带下来的,他们家大多数都是京畿一带。

  “肯定是能回去啦,我们又不是土匪,正常服役就能回去了。”

  李象先给予肯定,随即才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家人迁移到这里?”

  众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有想过。

  李象接着道:“你们听说过白盐吗?”

  众人摇摇头。

  远在京城,又是底层百姓,只知道井盐、矿盐那些最低质的盐。

  李象喊了声薛仁贵,在另一边和将士们吃饭的薛仁贵立即将提前准备好的一包白盐交到李象手里。

  众人一看,都惊呆了,眼睛闪亮,哗然一片。

  周围的其他什队,李象到来后,一直都关注着这边的情况,这时纷纷围了过来。

  李象朗声道:“这就是白盐,是进贡给宫廷之物。”

  士兵们更加惊讶。

  有士兵胆子大,向白盐伸出手指。

  不过反应及时的什长将他的手拍开,还呵斥了声。

  李象笑道:“没关系,都可以尝尝,试试真假。”

  有李象的话,那名士兵再次伸出手指沾了点放进嘴里,众人都望向他。

  “真的是盐!”

  “我从没有尝过这么好的盐!”

  “值了,值了,这辈子尝过宫廷贵人们的盐了!”

  更多人伸出手指,都尝试一点白盐,一个个发出感叹,很满足。

  都是底层的百姓,能遇到这么精细的白盐,和遇到皇帝差不多一样惊喜。

  李象见情况差不多,起身朗声道:“白盐虽然金贵,但没有我的士兵金贵,你们都是我的兄弟,所以我决定,从今以后,军营所用盐皆改为白盐。”

  话落,士兵们哗然欢呼。

  李象双手往下压,待稍微安静后继续道:“不仅如此,每位兄弟的家庭每个月可领二两白盐,对,没错,是家庭,还得是在我管辖的十三州境内。”

  欢呼变成抱怨,他们家庭都不在十三州境内。

  李象继续大声道:“每位兄弟背后的家庭愿意迁到十三州境内,官府可以帮忙开荒,并且,三年免税!”

  抱怨再次变成欢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比免税更好的政策。

  李象双手往下压,现场很快平静下来:“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我之前在齐州建立慈养院,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送到慈养院照看,所有开支官府包揽。”

  “另外,我现在向兄弟们承诺,齐州将创办一所书院,五岁到十岁的孩子可送到书院免费读书,十岁以上收取一定的费用,学有所成后优先安排到十三州任职。”

  话落,将士们的激情彻底点燃,气氛到达高潮。

  读书,那都是世家子弟才读得起,他们都是大字不识的庄稼汉。

  现在,不仅能免费读书,而且学有所成还能优选任职,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翻身改名。

  士兵们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奈何供应不起后代读书识字,只能作罢。

  如今,一条黄金大道就在眼前!

  “我这就请人书信回家,喊我家妻儿过来!”

  士兵们彻底沸腾,一声又一声,响遍偌大的军营。

  在另一边积极拉拢军官的侯君集和李元昌,得知后都傻眼了。

第241章 倒霉的李君羡,找到圣上

  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白盐,书院,免税,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

  士兵们后顾无忧,子孙后代更看得到希望,自然而然会死忠李象。

  待他们的家人真的迁移到齐州各地之后,年迈父母得到赡养,子女得到书读,他们甚至更担心李象失败。

  回到王府,天色已晚。

  “你,你,你这要花多少钱啊?”

  刘倩得知后,跟在李象的屁股问,那样子都要哭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每个士兵每个月二两白盐,得花多少钱啊?

  李象无语望着她:“白盐我们自己生产,要多少有多少,就是书院要花点钱请先生和买笔墨纸砚,很多吗?”

  书可以抄,关键是纸贵。

  但李象对纸有了构想,准备找研究院改良造纸术。

  同样,李象对造纸术不是很懂,但以前看过教学视频,给他们指引方向就行。

  刘倩顿了顿,头歪了一下:“好像也是哦。”

  李象敲了她脑袋。

  “啊,痛死了!”刘倩不满揉了揉脑袋,又跟上李象,小声道:“那啥,你母妃怎么安排?”

  李象停下望着她,沉着脸:“你没给她安排住所?”

  刘倩吓了一跳,很少见李象这般严肃,连说道:“不是,我安排了,不过安排得比较普通。”

  她解释,王府分内院和外院,外院之前一直没住人,内院最好的亭苑李象住了,然后是徐慧和他,接着是狄仁杰和薛仁贵。

  后面徐齐婴来了,又选了内院最好的亭苑入住,接着刘建平夫妻到来,又选了剩下最好的。

首节 上一节 427/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