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472节

  “胡闹!”苏定方当即呵斥其徒。

  李象将圣旨放下,笑道:“一鼓作气是那么容易的?没有几年时间能推翻?打下的城池又派谁镇守?再者坐上那个位置就坐得稳?”

  他根基太薄弱了,除了齐州完全是自己人外,其余十二州都保持原样。

  为何?因为他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用啊。

  打天下要兵,坐天下要人。

  再发育几年吧。

  这次展现实力,说不定有更多人才前来效忠。

第269章 高王妃,我来帮你了

  州内很多人都希望打下去。

  包括狄仁杰在内,都觉得要借此机会扩张地盘。

  齐州被朝廷打压的时间太久了,终于能趾高气扬打回去,不甘心退回。

  但李象保持清醒。

  打回去又能干嘛?

  打下地方就能控制得住吗?

  他身兼大都督,掌十三州军事,但实际是心有余力不足。

  炮台是利害,但不见得有炮台就能推平大唐,朝廷会反应过来,会想出抵抗方法。

  区区三万士兵,想要横推李世民政权不可能,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推翻李世民政权,也坐不稳那个位置。

  李象将孔颖达和被抓的孔家那几人带来长清县,要求他们写投降书,写好看点。

  文绉绉的东西不合适他,文藻词美得靠这些咬文嚼字的人去办。

  还别说,让孔颖达写出来的投降书,真的天花乱坠,处处引用经典。

  随后,李象再派裴行俭去朝廷军队上交降表,对方没有特意为难,只是打听炮台的事,降表接着传向中央。

  随后十天过去,朝廷军队退去。

  这场战争,来得突然,走得也突然,但对天下的影响很大。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天下世家都知道,李象掌握了一种杀伤力很大的武器,令朝廷忌惮。

  王府。

  李象回来后,再次召开大会。

  会议决定,齐州将在半个月后对高句丽出兵。

  会议刚结束,郑向秋和杜有衡就到来拜访,还带上礼物。

  两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一举击败朝廷大军,天下瞩目!”

  李象道:“莫要乱说话,我那是投降。”

  两人对视一眼,问道:“殿下真要攻打高句丽,为大唐开疆辟土?”

  李象点点头。

  从长清县回来,就是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思想。

  齐州的经济已经趋向于饱和,未来不会有质一般的飞跃,只会平稳向上。

  其余十二州还有不小发展空间,但按部就班就行,即用时间换空间,坐着收钱。

  不过花费也大。

  一州养三万军队,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开支,妥妥超过税收。

  对外扩张是最好的办法,趁高句丽虚弱,就从高句丽本土测试炮台的威力,从而改进等等。

  李象觉得破坏本土有伤天和,但如果是别的国家,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郑向秋道:“郑氏在高句丽有条商队,如果殿下需要的话,可以配合殿下。”

  李象笑道:“郑族长想要什么交换?”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郑向秋道:“济州刺史空缺,殿下可否举荐?”

  李象身兼齐州大都督,掌管济州军事,又是齐王,有权举荐刺史人选。

  当然,只是举荐,并非说举荐上去就一定能成,只能说多几分把握了。

  李象笑道:“以我现在和朝廷的关系,举荐上去可能会弄巧成拙吧?”

  郑向秋道:“无妨,成不成都不怪殿下。”

  你还敢怪我?

  李象想了想道:“齐州攻打高句丽,不见得用得上郑氏在高句丽的商队,但船紧缺,如果郑族长愿意帮忙生产战船,倒是可以。”

  齐州官府没有自己的造船厂,登州才有,本质上是世家的,只是挂名在登州官府名上。

  之前李象要的战船,就是从登州的造船厂造的,死贵死贵的,但质量不错。

  郑氏也有造船厂,他们的船队就是自己的造船厂打造的,不过不是齐州郑氏,是荥阳郑氏。

  五大姓涉及方方面面,你能想到的行业都会有他们的身影,甚至发展得还挺不错,行业龙头也有。

  郑向秋想了想道:“价钱方面?”

  他担心李象不给钱,狮子大开口。

  李象道:“这个我会让人与郑族长谈的。”

  “行,那就这样说定。”郑向秋立即应下,只要不是不给钱都好说,给个底价郑氏都不亏。

  杜有衡见两人聊完,道:“充州有几位族人饱读诗书,听闻齐州学院创办,想谋个助教,不知可否?”

  齐州学院都创办那么久了,以杜氏的能量,不可能是现在才听到消息,定是他展现的实力,引起杜氏开始主动靠近了。

  之前的合作不算是主动靠近,那是相互牟利,现在属于才主动靠近。

  李象当即笑道:“那自然是好。”

  齐州学院的助教除了孔颖达,其他的要么是刺史府的经学博士,要么是随便找来的。

  说实在,李象去听过几次课,水平着实不太行,教教识字读书还行,注解经文就难了。

  虽然他想让齐州学院纯粹点,但可惜,人才还是太少了,想纯粹点掌握在手中不是很容易。

  不过不怕,可以用世家的人教学,再向书院的学生教导感激书院,感激他,淡化师生情分。

  杜有衡松了口气:“过两天我就让他们到学院报道。”

  炮台打响的那一刻,齐州就不一样了。

  以前大家都担心齐州的政权会被朝廷瓦解,现在不怕了。

  送走两人,李象找来徐慧和刘倩,将事情告知他们两个。

  随后几天,果然如李象前面想的一样,真的有人才来投。

  王府里许多职位都是空的,李象挑选觉得不错的部分任职,上书朝廷备案。

  眨眼半个月,李象手中的战船已经到了十五艘,全部都按上炮台,准备出征高句丽,展示热武器威力的时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次侵略战,李象让研究院那边改良司南,制成简易指南针,小型并容易携带,给每艘战船配上。

  此行总共三个目的。

  占地盘,测试武器,掠夺更多资源。

  先行部队五千,李象为大将军,秦元姗和侯君集为将军。

  八月初一这天。

  李象率领五千士兵从齐州港口登船,打着奉命攻打高句丽为由出发。

  来送行的人很多,徐慧,刘倩,刘雪莹,苏婉儿等人,李象和他们一一道别,号令出发。

  “殿下,此行风和日丽,海鸥齐飞,乃为吉兆。”

  一个名为张怀远的中年术士是此行随军之一。

  术士是正规行军的必备人员,一般不任正职,为幕僚,官方用语是测凶吉,实际用途是测天气。

  什么夜观天象等等,经验丰富的老将一般没问题,但像李象和秦元姗这种很少兴军作战的,多要配一两个。

  这人是最近投靠李象的,自称是袁天罡的徒弟,真假已经让人修书回京城询问钦天监。

  李象坐在船头,瞭望宽阔的大海,笑道:“就这个也吉兆啊,那你说我们此行能不能胜?”

  张怀远当即激动道:“殿下紫气围绕,定然百战百胜。”

  李象哈哈笑道:“那你立个军令状,若是真胜了,回去封你大官。”

  张怀远犹豫了下问道:“若是败了呢?”

  李象道:“军令状你不知?”

  张怀远道:“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在下怕死,还是免了。”

  李象笑了下,正要嘲笑一番,却见船舱里跑出个美人,往船边冲去。

  李象吓了一跳,下意识起身,以为对方受不了强征,要跳海自杀明志。

  好在,美人停在船边,头往外探出去,连连呕吐。

  原来是晕船,吓死个人。

  美人不是别人,正是高句丽王妃柳瑞雪,她被李象强征了。

  此行缺少熟通汉语和高句丽语人,而王妃已经学会了汉语。

  本来也可以征刘滔的,但刘滔现在还是学院助教,且免得刘仁轨多想。

  可怜的王妃,孩子还没戒奶,就被李象强征上船。

  当然,李象有给她小儿子找奶娘。

首节 上一节 472/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