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51节
【等了好一会,李泰心急如焚,问道:“讨论了这么久,司徒,还有诸位大臣,如何了?”】
【长孙无忌汇报道:“陛下,其实想守住长安是不用这么多兵马的。”】
【“只要从临近各州抽调数千兵马,再加上长安自带的五千兵马,便可让长安固若金汤。”】
【“边境兵力不用调动也行。”】
【李泰略微不满了,毕竟等了这么久就等了个这么一结果。】
【察言观色的司马苏瑁,心知自己这个嘴替该上线了,于是,当场反驳道:“司徒大人,此言差矣啊!”】
【“陛下乃是千金之躯,怎可只以数千兵马来护卫。”】
【“再说了,对手是楚王李宽。”】
【“要知道,他可是前些日子击溃了十万大军啊。”】
【这一听,李泰向他投放过去略微赞许的目光。】
【司马苏瑁心中一喜,终于不像刚才那样被陛下忽略了。】
【长孙无忌阐述道:“楚王虽然有些军事才能,但能击溃十万大军,实属是主帅房遗爱无能。”】
【“若老臣来带兵,臣查觉后,会以疲惫粮草之策,诱敌深入,让楚王中圈套,使他再无力阻挡唐军合兵,若运气上佳的情况下,甚至可一举擒住,以绝后患。”】
【李泰:“打住打住,朕知道他无能。”】
【“但朕现在不关心这个了。”】
【“因为朕已经把房家削爵了。”】
【“朕目前只关心,朕的安危如何能保障!!!”】
房遗爱一听削爵,满脸不甘心,因为自己大哥被自己受牵连了。
虽说他明白是给天幕中自己丢失十万大军的处罚,但好歹看在先前帮助魏王登临太子之位前后出谋划策的面子上,让房家保留爵位又如何?!!
房玄龄倒是看得通透,削爵好啊,削爵好啊,能远离风波缠生的朝廷也挺好的。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反而觉得李泰挺宽容的。
终归结底,房遗爱这个小子可是让十万大军惨败啊。
【长孙无忌不慌不忙,继续道:“陛下的安危自然能保障。”】
【“楚王想收服被他俘虏的大军,绝非易事。”】
【“哪怕收服了,粮草也是一件大事。”】
【“除非他一路带兵攻下来,掠夺粮草。”】
【“但这样,只会损民心,以及看见他虚张声势。”】
【司马苏瑁又注意到李泰越听越不耐烦,出声道:“损民心?虚张声势?这又有什么用,要我说,楚王一定会直接掠夺各州粮草,占领各州的。”】
【长孙无忌平淡回复:“民心,这可重要了。”】
【“但稍后再论。”】
【“至于占领各州,那更好办了,但我想,楚王应该不会这么做。”】
【“因为一占领,兵力必定是大麻烦,毕竟会分配到各州,易被击败。”】
【“要知道,楚王能胜,是以机动性强的骑兵为主力,其他的,就不足为惧了。”】
【“司马大人,你可明白?”】
【司马苏瑁也不跟他争吵,反而堆笑道:“明白。不愧是司徒大人。”】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吹捧了一下。】
【长孙无忌点点头,没怎么在意他,后又见李泰烦了,也不再拖下去了:“陛下,那我们先来讲讲为何能保障陛下的安危这件事。”】
【李泰眉头舒开了:“司徒,快说。”】
【长孙无忌侃侃而谈:“启禀陛下,通往长安的道路,有三处,一是潼关,二是武关,三是水路。”】
【“武关距离定州太远,若楚王没有攻下其余州,直入武关,那便会让我们断他粮道,难以维持兵马,至此不战而胜。”】
【“故而武关只需原先的一千兵马镇守即可。”】
【“若陛下不放心,再抽调临近州两千兵马共入武关,这样一来,三千兵马守武关,便可高枕无忧。”】
【“楚王水军匮乏,再加上渡河声势浩大,极易发现。”】
【“故而,需派水军严加看管长安附近水域即可。”】
【“至于潼关,最靠近定州,地势也最为重要,楚王一定会从这入手。”】
【“但幸亏潼关地处关隘要冲,南临险峻秦岭,北靠滔滔黄河,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因而,只需派重兵能将镇守,楚王便进不入长安,陛下就能彻底高枕无忧了。”】
【“自然,后面还需抽调各地边境兵力,汇聚三万余,以苏定方统御,回防与楚王对战。】
【听完后,李泰茅塞顿开,内心不再担忧了:“有理有理!还是司徒会啊。”】
【他想起房遗爱的教训,询问道:“那朕该派哪一位将领去镇守潼关呢?”】
【长孙无忌推举了程务挺:“陛下,在朝廷上,在军事上,唯有程务挺能够胜任此事。”】
【李泰微微颔首:“好!朕知道了!”】
【“司徒可还有话要说?”】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他不清楚说完此话后,李泰会不会淡定,会不会像之前那样发癫:“臣,尚有一事不明!?”】
【李泰:“哦?快说。”】
【长孙无忌:“臣虽知这军情是大败后发回长安的。”】
【“但却不知楚王是否弃大军而不顾,直率骑兵,跟随溃兵一入南下。”】
【“倘若真这样的话,那恐怕这时,楚王便带兵,即将临近潼关之处了。”】
【李泰慌了:“司徒,那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暗叹果然,立刻安抚道:“陛下,冷静冷静,这只是有可能而已。”】
【“再者,楚王哪怕这样来,但兵力稀少,也难以起大事。”】
【此刻,他心中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除非内有应贼,潼关开城门让楚王直入长安。”】
【一阵安抚后,李泰冷静下来,并按照长孙无忌所说的做。】
【像什么“抽调长安守兵三千士兵,由程务挺带领,前往镇守潼关。”、“调集水军。”等等之类的事。】
第53章 李世民顺位让李宽登基!诛文官十族!
【一天后!程务挺领兵出发。】
【可没有多久,数道军情急报发往长安。】
【“报!已有三地封王趁机起义作乱,百姓苦不堪言。”】
【“报!大唐边境遭遇西突厥入侵!”】
【“报!苏定方领兵折回长安时,遭遇东突厥主领的各国联军的袭击,虽未大败,但处于僵持状态,不能动弹。”】
【一道道不利的军情,让李泰看着脸都青了。】
【他死死盯着封王作乱的军情,咬牙切齿道:“这些乱臣贼子!”】
【“父皇,这件事你做错了!你当初就不应该给他们兵权。”】
【“现在他们都威胁到孩儿的性命了!!!”】
李泰嘴抽了抽,内心恳求。
未来的自己啊!本王拜托你别讲了啊!
不然父皇等会又要雷霆大怒了。
李世民听此话,脸黑得要死,身边的气压极低,让不少察言观色的内侍皆垂首,不敢看天幕。
还我做错了?!!
明明是你瞎指挥造成的。
真是气死我了!!!
不行,不泄这一口气,我心里不舒泰。
等天幕结束后,赏青雀几鞭,让他涨涨教训。
我要把以前的宽容全部都粉碎掉,不再留情了。
李宽也不忍着,噗嗤笑道:“哈哈哈,父皇,你最爱的青雀说你做错了呢!”
毕竟他最大的乐子已经是看李世民气得不行又拿自己不能怎么办的样子了。
高阳公主一脸惊恐看着他。
虽然经过前面几番刺激,但还是难以置信他为什么要次次怼李世民,是为了好玩吗?!
李世民听此,额头上冒出几丝黑线了。
二话不说,当即挥起马鞭,向李宽抽去。
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朕就不信,马鞭之下,不出孝子!!!
我嘞个豆的。
父皇,你这次怎么反应这么快啊!
李宽一个紧急闪躲,避开了马鞭。
尔后,又是撒腿就跑。!
李世民则是追着。
没几下,又变成了先前出现的一轮追逐赛了。
对此,高阳公主只能是傻愣傻愣的看着。
【经过大臣商议后。】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