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41节

  赵渊传下旨意,

  勒令不得再谈德运说,

  新朝也不会再定国家德运。

  此令,被原封不动的打回来!

  赵渊大怒,

  内阁封驳就不说了,

  改走通政院居然也被驳回。

  赵渊招来自己的学生梁异,

  二人不但是君臣、师徒关系,

  甚至还类似义父义子。

  梁异哭丧着脸说,

  “官家,是六科驳回的。”

  “臣虽然执掌通政院,”

  “但六科拥有封驳权。”

  “臣勒令他们通过,”

  “但他们都不听话,”

  “只有撤换了才行。”

  在那一刻,

  赵渊终于体会到自己没有威严。

  六科给事中都敢不给皇帝面子!

  若是儿子在京,

  那些家伙肯定骨头更软。

  李清照听完之后,劝解道,

  “官家,内阁与六科,”

  “恐怕并非故意触怒天子。”

  “而是德运乃大事,”

  “他们必须守住规矩,”

  “否则今后出了灾异,”

  “这些官员是会被众人弹劾的。”

  “朕知道。”

  赵渊的无奈就在这里,

  他知道那些驳回圣旨的官员没做错。

  不再确定新朝德运,

  这是古今未有之大事。

  内阁和六科,

  没人敢背锅。

  他们必须驳回此令,

  一来可以获得直谏皇帝的名声,

  二来今后出现灾异也可免责。

  赵渊问道:“你觉得该定下德运吗?”

  李清照回答说:“臣只是翰林画院的技术官,”

  “不可议论政事。”

  “此事等皇帝回京再处理,”

  “朕不会再管了,”

  “伱但说无妨。”赵渊道。

  李清照说:“还是.....不变为好吧。”

  “历朝历代都有德运,”

  “大明顺势而为即可,”

  “没必要因此跟群臣闹得不愉快。”

  赵渊却坚定摇头,

  “民为邦本,这是既定国策。”

  “今后的大明,只问民生,不问德运。”

  “百姓过得好,大明就有德。”

  “百姓难以生存,大明就失德,”

  “国运也该告终了。”

  李清照没有再接话,

  而是目视皇帝,

  官家果然心系万民!

  .....

  赵渊说不管这件事,

  那当然属于气话。

  真当朱院长是吃素的?

  被内阁和六科封驳的第三日,

  赵渊开始挨个召见大臣。

  第一个被召见的是张根。

  赵渊开门见山问,

  “首相可信那德运之说?如实回答。”

  张根说道:“不信。”

  “为何封驳?”赵渊又问。

  张根说道:“不得不信。”

  “为何?”赵渊追问。

  张根说道:“关乎国朝与天子之道统权威,”

  “必须要有这个东西。”

  赵渊问道:“没有可以吗?”

  张根回答:“有了更好。”

  “知道了,”

  赵渊再问,

  “首相可信天人感应之说?”

  张根没有正面回应,

  而是用宋徽宗举例,

  “昏君赵佶,年年月月都能天人感应。”

  赵渊问道:“去年长江发洪水,”

  “可以推给赵佶。”

  “今后再发洪水,如何向万民解释?”

  “是朕失德,还是大臣们失德?”

  张根说道:“阴气过重。”

  “阴气过重?”

  赵渊没听明白。

  张根解释说:“天地万物,禀阴阳二气所生。”

  “阴阳失衡,便有灾异。”

  “为政当致中和,”

  “阴阳相协,天下安定。”

  这种说法,是宋代的新发明,

  是天人感应的全新版本。

  汉唐有什么灾异,

  那肯定是为政者失德所致。

  而宋代有什么灾异,

  就可解释为阴阳失调。

  皇帝肯定没错的,

  多半是出了小人。

首节 上一节 2541/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