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987节

  “穷而制之,曲尽其性。”.

  “故《神农本草》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妙极神通有至于此,信哉!”

  “百工之事皆圣人作,然其说具存,其所以化之之术绵历数千百年.....”

  念完,赵渊开始说到正题:“百工之事,真的只有圣人能作吗?”

  “万物之理,真的只有圣人能穷吗?”

  “万物之用,真的只有圣人能制吗?非也!”

  张屏一愣,皇帝这番话,竟然在全面驳斥她的叔祖。

  赵渊说:“寻常之人,也能究万物之理。”

  “寻常之人,也能制万物之用。”

  “寻常之人,也能作百工之事。”

  “如果这些只有圣人能做到,那么眼前的诸位,只要能认真学习研究农学、化学、物理,你们也可以成为当世之圣人!”

  阁部院重臣且不论,在场的几位落榜举人,却被皇帝此言说得激情澎湃。

  赵渊又说道:“我坚持要把蔡伦请入文庙,便是天下士子反对亦在所不惜。”

  “何也?激励天下俊才,作那百工之事也。”

  “能作百工之事,流传千百年,而今还可利于万民者,便可称其为圣人。”

  “蔡伦虽然品行低劣,但他改良了造纸术,那他就当得起后世供奉。”

  此言一出,好些大臣都想反驳。

  但在说话之前,齐刷刷扭头看向皇帝。

  然后就纷纷偃旗息鼓,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今天在这里自杀,陛下都不可能再改变什么。

  赵渊对张屏说道:“你可写信回家,下次再印刷《浸铜要略》,把作者名字改成你的曾祖。”

  “是!”张锦屏行礼领命。

  张潜当年写出《浸铜要略》一书,都不好意思自己署名,让拥有官身的儿子署名,然后再去献给北宋朝廷。

  因为“作百工之事”的只能是圣人,就算改良技术并写成书籍,也不过是修复圣人的失传技艺。

  一个白身有什么资格?必须是有官身的儿子来写书。

  赵渊又说:“通政院颁布诏书,大告天下万民。”

  “今后但凡是百工著作,无论是否拥有功名,人人皆可著作成书。”

  “内阁给各地官员下发公文,让他们遇到百工之书,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其中佼佼者,可向朝廷举荐!”

  “是!”

  通政院和内阁官员一起应诺。

  赵渊问那几个落榜举子:“你们可愿成为当世圣人?”

  这些家伙本打算辞职回家,此刻被皇帝一激,竟有一大半说道:“不敢做圣人,愿为圣人事!”

  包括王中孚在内,也脑子发热想要研究化学。

  化学天师王重阳?

  赵渊继续说道:“数学、农学、化学、物理、天文、地理,此六科之学问,将在太学当中传授。”

  “太学每年的舍考,原定录取十人赐进士出身。”

  “今日便定下规矩,这十个进士当中,当有六人来自此六科的优秀学子。”

  官员们有点懵,落榜举子却是狂喜。

  古代想要推广自然科学很难,数学已算最简单的了,不像儒家经典苦读就行。

  暂时只能在官方的县学、府学教材中,添加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然后通过太学,让那些精英去学习,并通过太学舍试来激励学生。

  今后的太学生,既要学儒家经典,也要学自然科学。

  而且,只要其中一门自然科学,能够在舍试当中考第一,便可获赐进士身份。

  十个名额,占了六個!

  剩下四个,才是儒家经典学得好的。

  无法顺利毕业的太学生,其实也不亏。

  他们懂得儒家经典,又全都学过自然科学,今后不管回乡做什么都有本事。

  而且,他们还不用全都回乡。

  可以进天文馆,可以进劝农司,可以在户部、工部、兵部、翰林院担任伎术官。

  或许,今后还可以加入医学。

  李邦彦此刻心思百转,他自己学这些已经晚了,就连长子、次子都学不进去.

第三千两百八十二章 练铜术法

  但可以让小儿子学啊,然后再安排进太学,今后走捷径获取进士功名。

  秦桧心中更是得意,他数学已经学得极好,物理也有在慢慢学习,就连新朝天文他都有所涉猎。

  在大臣们的各种念头当中,赵渊拿起一坨胆矾:

  “这个就是石胆,蓝色如胆汁,故此得名。”

  “张家的浸铜之术,却是采用胆水炼制,江西那边能就地提取胆水。”

  “其实,无论是石胆炼铜,还是那胆水炼铜,都是一样的化学原理。”

  “我们把同样的物质,分到不能再分,如果再分就会改变其性。”

  “那么最小的那一份,就叫做分子。”.

  “比如铜分子、铁分子.....”

  赵渊真就只能这样阐述,越形象越简单越好,即便如此他都怕人听不懂。

  胆矾制铜的实验有点花时间,在化学反应慢慢进行时,赵渊一直在讲各种理论。

  有一个算一个,除了赵渊之外,全都听得云里雾里。

  既然皇帝不是要炼丹,那就没必要继续留下来,

  翟汝文作揖道:“陛下,内阁还有公文未处理,臣请先行告退。”

  “都去忙吧。”赵渊说。

  众臣如蒙大赦,纷纷告辞离开,就连秦桧都跑了,他知道这玩意儿不容易学。

  只有李邦彦留下,自告奋勇给皇帝打下手。

  良久,赵渊说:“时间不早了,此实验就此终止。”

  让李邦彦拿起浸在溶液里的铁片,赵渊说道:“附着在铁片表面的便是铜屑。”

  李邦彦领命把铜屑刮下,众人连忙过来围观。

  好几个道士一脸苦涩,他们读了《神农本草经》,却把胆矾扔进炼丹炉里炼金或炼丹。

  如今看来,似乎有点跑偏了。

  赵渊对道士们说:“尔等平时炼丹,遇到过什么奇怪现象,都可慢慢回忆写成文字。”

  “我们以后逐个分析实验,看这些现象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是!”

  道士们拱手领命。

  直接上《元素周期表》太离谱,而且讲都没法讲,就算强行讲出来,也没有办法向学生证明。

  顶多讲讲基本的氧化物,以及常见的金属,让学生们有元素、分子的概念,原子、离子这些都不用教。

  道士们炼丹时,遇到乱七八糟的情况很多。

  正好可以作为观察实验对象,对这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这才是赵渊召集道士之目的所在。

  赵渊还想整出一台手摇式发电机,专门用来做实验那种。

  可惜只记得原理,让人弄来磁铁,然后缠绕线圈,搞了几次全部失败,也不晓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天色渐暗,皇室成员们走了。

  一时脑子发热,想要研究化学的举人们,突然又变得冷静下来。

  这玩意儿真靠谱吗?

  王中孚也是心情忐忑,返回住所的路上,他不断回忆今日之事。

  结果发现,除了某些实验现象,剩下的理论他全都忘了.

第三千两百八十三章 物价

  相较于落榜举子,剩下的道士却兴致勃勃。

  他们甚至细细思索,感觉以前的很多道术,都极有可能是某种化学或物理现象。

  当然,更多的属于戏法.....

  萨守坚的咒枣术就特别牛逼,对枣念咒,一说可治百病,一说可得铜钱。

  萨天师决定留京研究一下化学,提高自己的神霄雷法造诣。

  他这两年也在北方游历,听闻过大明的火枪火炮。

  每每思之,都很想亲自一观,但恐怕自己的神霄雷法,对上火枪火炮还是很吃亏的。

  回到住处,萨守坚问:“恩师怎样看待化学?”

  王文卿叹息:“唉,官家通晓天地造化,我们修习的诸般道法,实在不足以跟官家相提并论。”.

首节 上一节 2987/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