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999节

  “现在回头看看,八目是连一目都没记住啊。”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端起酒壶,拿起酒杯,施如常走到窗前,等待人生最后一轮明月升起。

  临窗对月,饮下毒酒。

  ...

  “官家!”

  太监突然在外面喊了一声。

  这种情况,太监还敢贸然打扰,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赵渊沉声道:“进来。”

  太监趋步来到赵渊身边,低声嘀咕几句。

  赵渊说道:“把人带进来。”

  一刻钟之后,施如常的妻子儿女,抱着一个小木盒,被带到赵渊面前。

  赵渊打开盒子,除了整理好的犯罪资料,还有写给皇帝的信。

  信件内容很简单,他诚心认错悔过,希望看在往日情分上,朝廷能放过施家的孤儿寡母。

  虽然妇孺一般不会深究,但这是开国第一大案,施如常害怕引来雷霆震怒。

  赵渊把写给自己的遗信看完,又去翻阅施如常留下的犯罪资料。

  随便看了十多页,赵渊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递给陈东说:“照着名单,一查到底!”

  陈东翻开细看,很快看得双手发抖。

  督察院的那些御史,有大概两成已被腐蚀了。

  两成御史被腐蚀,还只是跟施如常有牵连的,真实情况肯定远超这个数据。

  陈东取下官帽,跪地说道:“陛下,臣御下无能,请求辞去左都御史一职。这些案子没查清之前,臣不便再领任何差遣。”

  赵渊让陈东站起,叮嘱道:“你且在家休养一个月,好生思考如何整顿督察院。”

  “从今往后,督察院的制度要更完善,防备再有御史互相串联犯法。”.

第三千三百零五章 大案

  陈东说道:“新朝御史相比前宋权力过大,应该再削一削御史之权。”.

  赵渊摇头:“御史有这般大的职权,地方都还能出现窝案。”

  “御史之权若是削弱,那些地方官岂不要反了天?”

  陈东默然不语。

  赵渊说道:“前宋对于文官太过宽仁,观念和风气形成已久,一时间是很难扭转的,他们反而觉得新朝法律太严苛。”

  赵渊继续说:“就拿科举舞弊来举例。”

  “前宋的世家官宦子弟,可去投奔异地为官的长辈,然后就能在转运使那里考别头试。”

  “而负责考试的转运使,又跟这些官宦子弟的长辈相熟,他们考取举人简直如同儿戏。”

  “而前宋的礼部试,备考、监考期间甚至不锁院,考官寻个由头就能自由离开,轻轻松松就能串联泄露考题。”

  “这次河南乡试舞弊,在你我看来非常严重,在《大明律》里也是杀头大罪。”

  “但在那些串联舞弊的官员眼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他们以前就有可能做过,而且不会遭到什么严厉处罚!”

  “嗙!”

  赵渊猛拍椅子扶手,蹭的站起说道:“所以要狠狠的杀一批,让他们知道《大明律》不是废纸!”

  “哐当......”

  本就快撑不住的徐敷言,此刻直接吓晕过去,把屁股下面的椅子都带翻了。

  吴懋忐忑提醒:“殿下,如果严格执行《大明律》,等把这一堆案件审完,恐怕被杀头的品官就有两三百人。”

  “被杀头的无品官、吏员、差役、士绅、商贾就更多。”

  “还有被连坐杀头、抄家、流放的亲属,极有可能......极有可能上万人之多!”

  赵渊质问道:“你不敢沾手吗?那我换一个大理寺官员来办!”

  吴懋连忙说:“臣并非此意而是请求酌情宽恕,贪赃数额较小的或可轻判。”

  赵渊说道:“以《大明律》颁布日期为准。”

  “《大明律》颁布以前所犯旧案,除死罪之外一律不追究。”

  “《大明律》颁布以后所犯新案,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一个也不许轻饶!”

  这已经很仁慈了,现在是按户口本连坐,而且只适用于重大罪行。

  且被连坐之人,妇孺可以网开一面,余者也以抄家流放为主,很少有莫名其妙掉脑袋的情况。

  至于夷三族,仅在谋反、谋逆时判处,私造货币等同于谋反。

  以一万人为例,如果被砍头的有五六百,只要不被判一个“夷三族”,那么剩下的九千多人,基本就是被连坐流放的结局。

  还附带一系列处罚,即抄没家产,子孙三代不可做官等等。

  当然,也可能被砍头的不止几百个。

  随着不断有新的案件牵扯出来,或许判处死刑之人会上千,连坐流放者两三万、四五万,甚至是达到七八万之数!

  吴懋现在很想回家,问问儿子是否犯过事。

  普通案子他不怕,只惩罚当事人。就怕遇到连坐大罪,处罚起来直接一个户口本!

  ……

  开始大面积调查逮捕之前,赵渊把皇城侍卫调换了一下。

  并非针对谁,而是以防万一。

  当驻扎在陈桥镇、郭桥镇、板桥镇、赤仓镇的部队,被大量抽调进京换防,又与皇城侍卫掺杂换防时,东京城内外已然是风声鹤唳。

  就连那些前宋皇室,都被暂时禁足在家。

  督察院。

  陈东把魏良臣叫来:“说说你的事情吧。”

  魏良臣挺直腰杆:“我没伸手拿过钱,也没帮人平过事。一次都没有!”

  “再想想。”陈东说道。

  魏良臣皱眉思索良久,问道:“我那兄弟?”

  陈东点头说:“施如常在自杀前,留书供述了不少御史。”

  “其中有三个御史都跟你那兄弟一起贪赃过。”

  “我三弟只是个主簿啊。”魏良臣道。

  陈东叹息:“就算他是白身,他也是你的兄弟。”

  魏良臣铁面无私吗?

  当然不是,他帮过自己的兄弟做官,而且整个过程还合规合法。

  魏良臣的老家在高淳县(南京市高淳区),当时还属于东南小朝廷的地盘。

  他先写信让家人过江投奔大明,又安排哥哥带全家在淮南落户,以“失地百姓”的身份合法落户分田。

  并且拿出家中浮财,低价购进官府拍卖的产业,在淮南成功的站稳脚跟。

  整个过程都不违规,当时大明境内抛荒之地很多,对敌境逃来的百姓很宽容,只要投奔大明就能落户分田.

第三千三百零六章 官官相护

  而且正在处理一些前朝罪官,抄家发卖罪官的家产,消息灵通又有背景和钱财之人,很容易低价购入这种发卖产业。

  只要别搞得太过分,就算赵渊知道了,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接着,魏良臣让哥哥照顾父母,并经营那些新获得的产业。

  又让弟弟报名做正规书吏,走吏员转官员的路子。

  他甚至不需要给谁打招呼,只要弟弟“不慎”说漏嘴,就能被地方官强烈推荐。

  魏良臣非常谨慎,这都已经过去五年了,他弟弟也才刚升县主簿而已。

  妥妥的清廉大臣!

  甚至连同窗兼室友秦桧,魏良臣都刻意避嫌,多次谢绝秦桧的宴请。

  陈东很不好受:“你先称病等待调查吧。”

  “你兄弟虽然只是個主簿却暗中打着你的幌子,把好几个御史拉下水,给那些地方官和士绅做掮客。”

  魏良臣的呼吸变得急促,问道:“他犯的事情大吗?”

  陈东说道:“可能是死刑,也可能是抄家流放。”

  魏良臣的脸色瞬间煞白。

  陈东安慰道:“你的父母兄弟,是以南来百姓身份落户的,跟你不在一个户籍册上。”

  “只要伱确实没参与进去,就不会遭到连坐,但今后的仕途肯定受影响。”

  魏良臣是什么人?

  历史上,他身为秦桧的同窗室友,却一直属于主战派。

  即便被秦桧派去跟金人议和,但依旧属于主战派。

  他看清秦桧真面目之后,选择与秦桧绝交。

  又遭到主战派弹劾,被当成秦桧党羽给贬官,而秦桧并不施以援手。

  等到秦桧彻底掌控朝堂,把魏良臣给召回来做官,两人再度产生剧烈分歧。

首节 上一节 2999/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