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124节
赵桓一声叹息,不想再继续读,回试验田搞研究去了.
第三千五百三十章 宋史
大明编修的这一版《宋史》,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没有掺杂野史黑料。
甚至本纪部分的赞(评语),有些还是赵渊亲自执笔。
赵渊就点评了赵光义,还说某些野史里的烛光斧影纯属臆测。
以当时面临的五代遗风,赵光义如果不继位,赵宋国祚可能很快就没了。
当然,赵渊也吐槽了赵光义的飙车行为,同时又肯定赵光义的文治之功。
《宋史》的面世,对于升斗小民而言,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但地方大族却很积极,纷纷前往衙门,请求誊抄以收藏。
只要能抄来一份,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更加见多识广、通晓历史。
朝廷仅仅印了五百套,民间很难直接购买!
而且字数太多,共计457万字。少有书商愿意印这玩意儿,即便活字印刷术已改进,
但排版校对也是大工程啊——印刷成本太高,销量又不如科举、通俗读物。
各州府衙门,每天都有抄书者。
你抄这一册,我抄那一册,互相之间不干扰。
若是有一册抄成并装订,这新出炉的手抄本,很快就会被借去誊抄。
广州。
杨再兴带着一群军官,跑去湖南观摩白祺练兵。
差不多掌握改良鸳鸯阵后,还在白祺那里借调了一个军官,便前往广州接收来自南方各省的新兵。
这些新兵,由各省都指挥司负责征召,同时还需要地方文官配合。
秋末之际,陆陆续续到齐。
总计有新兵6000人,其中2381人为孤儿,都是官方慈善机构养大的。
其余新兵,皆为矿工和农家子弟,主要来自福建、江西、广东。
这三省山多地少而人众,野战军的粮饷待遇,足够诱使他们背井离乡。
在广州简单训练一番,待到医生、文书等后勤人员也到齐,杨再兴就带着新军前往广西边境。
冬春季节相对凉爽,留下充足的时间,让新军适应广西水土气候。
杨再兴开拔之时,许多海船也分批离港。
其中一支船队驶向安南,抵港后受到热烈追捧。
除了传统的丝绸等商品,还有时钟、竹纸、漳绒、虫蜡、玻璃镜等新品俏货。
时钟已经小型化到半人高,并且逐渐被各地工匠掌握,近两年甚至开始销往海外。
竹纸更是不断改进,而且还因地制宜,在不同省份发展出不同的工艺。
这玩意儿的制作成本更低,也受到周边各国的喜爱。
白蜡虫的养殖诀窍,被劝农官们掌握并推广,导致蜡烛的价格逐年下跌。
漳绒是禁止出口的,但难免有人夹带走私。
一旦运到国外,价格打着滚儿往上翻,只要走私出去一两匹就赚爆了。
玻璃镜朝廷也多次下旨,提醒这玩意儿有毒,但富人还是爱不释手。
一条内陆船只,把刚买到的俏货,径直运往安南皇宫。
“陛下,漳绒买到了!”国舅杜英武献宝似的说。
“快拿来我看看!”
安南皇帝李阳焕兴奋道。
李阳焕是前任国主的侄子,十三岁继位,今年刚满十八岁。
他在辅政文官的支持下,把亲爹册封为太上皇。
等亲爹去世之后,又修改前任国主和亲爹的祭祀礼仪。
宋代的濮议,明代的大礼议,其实都属于同一种玩法。
通过越南版大礼议,李阳焕成功掌控朝堂,并且从武将和贵族手中收拢大权。
几位辅政大臣也很给力,让很多失地农民拿回土地,
还解散一些部队归乡务农,让穷兵黩武的大越朝廷回了口血。
当然,这些措施也激起了叛乱,好在全都成功平定了。
去年秋天,互相打出狗脑子的占城和真腊两国,趁着安南内乱突然联手出兵。
李阳焕派遣杨英珥率军抵御,安南最终获得了自卫战争的胜利。
十八岁的少年皇帝李阳焕,完成了对内叛军的镇压,取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还通过裁军发展农业,并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甚至还提升奴隶待遇,禁止在奴隶的身上刺字等等。
大权独揽,国家承平。
那么,皇帝是不是该享受了?
答案是肯定的。
李阳焕喜好女色、祥瑞、佛道。
为了庆祝去年的对外战争胜利,李阳焕第一时间大赦天下。
接着又开始大肆选妃,给进献祥瑞者封爵,派人寻仙采药炼丹,还大兴土木修建佛寺.
第三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越国
“陛下请看。”杜英武屈身指向两个太监抬着的漳绒。
李阳焕观赏抚摸一阵,赞道:“此真乃天物也,阿舅办事果然可靠。”
杜英武说:“明国不准漳绒出海,臣花费了大价钱,才让明国海商冒险带出。”
“当赏!”
李阳焕继续抚摸漳绒,对身边的太监说道:“用这两匹漳绒,给朕缝制一袭龙袍。”
杜英武又指着半人高的时钟说:“陛下,此乃摆钟。”
“传说是仙人授予明国的太上皇,明国太上皇再将技艺传授给工匠。”.
李阳焕问道:“怎么确认时辰?”
杜英武亲自上手一番操作,又详细介绍时针和刻度。
如今,开封和洛阳四面钟,已经有了分针。
但由于设计精巧,民间售卖的时钟,八成以上都只有时针。
眼前这台,就只有时针。
李阳焕愣是坐在那里,一直盯着半个多钟头,才点头赞叹:“时针果然在走动,此物巧夺天工也。”
就在甥舅俩玩耍之际,太监跑来报告:“陛下,太师求见。”
李阳焕皱起眉头:“他怎又来了?让他等着!”
对于这位首席辅政大臣,李阳焕还是比较尊敬的。
但他最近两年开始不耐烦,总觉得对方在倚老卖老,自己做什么事都要被劝阻。
就说自己养瑞兽、寻仙药吧,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张太师居然拿宋国的昏君赵佶来举例,说干这些事情的属于亡国之君。
明摆着是在诅咒自己!
李阳焕召来几个宠臣,让宫女们表演歌舞,带着舅舅一起宴饮作乐。
直至傍晚,太监又来报告:“陛下,太师等候已久。”
李阳焕惊讶道:“他还没走?”
“一直等着。”太监回答。
李阳焕被搞得没办法了,说道:“让他过来吧。”
首席辅政大臣叫黎伯玉,为了跟黎朝划清界限,五年前改名叫张伯玉。
张伯玉颤巍巍跪下:“老臣叩见陛下!”
李阳焕虽然已经走上昏君之路,但他非常聪明且有手段,微笑着说:“太师不必多礼。快快给太师赐座!”
“谢陛下。”张伯玉被太监搀扶着坐下。
李阳焕问道:“不知太师有什么要事?”
张伯玉说道:“明国早已取代宋国,为中原之正统。”
“近些时候又传来消息,北方的金国已灭,大明尽得旧辽疆土。”
“陛下,我大越是时候向明国称臣了。”
李阳焕却说:“我大越独霸天南,如今内外承平,难道还怕明国不成?”
“占城和真腊两国,都已经做了明国藩属,”
张伯玉说道,
“去年两国联手来攻,我大越天兵虽然威武,却也费了一番工夫才把两国打败。”
“若是哪天明国也出手,带上占城、真腊三面夹击,到时候却该如何抵御?”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