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149节

  “朝廷要出兵移民,正好以此为借口。”

  “只要有军队驻扎保护,工部可派人督造沿途官道和驿站。”

  胡安国说道:“礼部派遣到安南问罪的使者,前两天已经回京。”

  “据使者所言,安南国主和文官态度良好,对我天朝使节礼敬有加,还说明年再谴使入京朝贡请封。”

  “但安南的外戚和武将,却对我天朝使节极为恶劣。”

  “甚至故意言语挑衅,试图挑起两国战事。”

  “一旦我大明从邕州、矩州出兵,安南会不会趁机杀来邕州?”

  “臣建议,在矩州完成移民之前,须得把安南给打服。”

  “可邀约占城、真腊、金齿三国,配合杨再兴将军出兵,约好日期四面夹攻!”

  张叔夜说:“此计甚妙。”

  胡安国又说:“三十七蛮部多次叛乱,大理国疲于镇压。”

  “今后我们攻打罗殿国、自杞国时,也可让大理国出兵攻打三十七蛮部,在后方牵扯三十七蛮部的兵力。”

  “如果大理拒不出兵,正好有了讨伐大理的借口。”

  赵渊笑道:“胡尚书好手段。”

  胡安国道:“臣虽不懂军事,但礼部管着藩属,那些属国正好可用。”

  经过多年的磨合,如今的大明中枢,已经变得极为高效。

  或许私下有派系矛盾,或许有人暗中贪污,但只要遇到军国大事,所有重臣都积极建言献策。

  尤其是灭掉金国之后,赵渊的权威再上高峰,文官武将也都打出了信心。

  对于皇帝的命令,群臣基本不再反对,就算提出异议也非常委婉。

  对于开疆拓土,文官们的态度大变。只要财政没问题,别年年打大仗,他们都愿意积极配合。

  因为年号已经定下,“复兴中华”即再造汉唐,这是皇帝确定的奋斗目标。

  武将乐意打仗是想立功升迁,而文官却想得更多。

  因为他们读过史书,晓得无数汉唐故事,谁不愿开创万世基业青史留名呢?

  尤其是鸿胪寺的官员,出使国外时脾气越来越大。

  此次使者回国,诉说安南外戚和武将态度恶劣。

  多半也有着夸大其词的因素,指不定是大明使者自己在搞事儿,想要模仿汉唐使节到处碰瓷儿——他们想做班定远!

  文官们经常观赏盛唐地图,幻想着大明收复那些失地。

  幻想着千年之后,他们成为史书里的名臣,相比汉唐名臣也不遑多让。

  御前会议开得非常顺利,大家畅所欲言查漏补缺。

  赵渊最后拍板说:“督察院那边,遣一左副都御史,带着王命旗牌前往四川,复查清丈田亩和摊丁入亩详情。”

  “若有勾结官吏、隐瞒田产之大族豪强,便拆分迁徙到矩州实边。”

  “遵旨!”陈东领命。

  赵渊又说:“刑部遴选罪犯,押付矩州实边。”

  “四川、淮南两省,五年以上的徒刑犯,以及死刑犯和流刑犯,通通押去川南等待移民。”

  “五年以下的徒刑犯,如果愿意移民矩州,可以不用再坐牢。”

  “此次江西大案的犯罪官吏,如果愿意移民矩州,也通通予以特赦。”

  “罪行较轻的官员,还能在矩州继续做官。”

  “是!”潘良贵领命。

  赵渊继续说:“工部那边准备好,挑选一批伎术官,负责督建前往矩州的官道和驿站。”

  “那里条件比较艰苦,只要去了就官升一级,每月再发放丰厚的津贴。”

  “是!”秦桧领命。

  赵渊继续下达各种命令:

  “户部联合兵部、工部,做好移民安排。”

  “四川明年的支移,也要提前截留足够钱粮。”

  “就定在明年冬天,军队带着百姓迁徙到矩州。”

  “礼部从鸿胪寺挑选使者,再次去巡视黔州下辖的那些羁縻州。”

  “还要带上工部伎术官和户部劝农官,沿途探查地形情况。”

  “看哪里最适合修官道,哪里最适合筑城,哪里最适合耕种。”

  “兵部准备好军械,发给移民当中的青壮,要保证矩州民兵也兵甲充足。”

  “一旦移民到了矩州,立即改矩州为贵州。”

  “林冲担任贵州总兵,军衔也给他升两级。”

  “他现在已经是侯爵,封邑加三百户。”.

第三千五百七十六章 移民方略

  “等在贵州站稳脚跟,再加封三百户,加实封三百户,追封其父母官爵诰命。”

  “杨再兴在邕州先别打自杞国,须在贵州移民之前,武力慑服安南。”.

  “礼部即刻派使者去邕州,先跟杨再兴商量好时间,再前往占城、真腊、金齿三国,约好了一起四面攻打安南。”

  “等贵州完成移民,礼部再派人去大理,勒令大理出兵讨伐三十七蛮部。”

  “移民完成之后,林冲从贵州征讨罗殿国,杨再次从邕州征讨自杞国。”

  “川东南、湘西、广西各蛮部,必须协同出兵。”

  “不要求他们出兵太多,每部视情况而定,出兵数十人也行,出兵数百人亦可。”

  “反正必须出兵跟随,让他们领略大明天兵的威风!

  一番方略下达,众臣齐刷刷起立:“陛下英明!”

  接下来两年的战争规模其实不大,正规军只出动一万两千人,驻防军都不会动用太多。

  但前期准备工作极为复杂,主要就是移民充实贵州,牵扯到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

  而且还要带上土司部落,并且勒令各个属国出兵。

  占城、真腊、金齿三国,恐怕会高兴得发疯,他们本就常年跟安南打仗。

  这次有宗主国牵头围攻,他们怎么可能反对?

  对了,大明即将攻打的罗殿国,好像一直是大理的属国,这個都被大明君臣忽略了。

  管你大理是否高兴,你私自招纳属国就是有罪!

  按照天下观念、朝贡体系,只有大明才能招收藩属。

  大理作为大明的属国,自己却又弄出一堆藩属。

  这摆明了在僭越天子权威,赵渊直接发兵征讨大理都师出有名。

  .....

  江西,南昌。

  魏良臣只带几个仆从和旗牌官,就快速来到江西,抵达当晚即邀见李邴。

  发来两封密奏把事情搞大的李邴,今年已经四十多岁。

  他老家在山东任城,先遭宋江侵扰,又被李成劫掠。

  族人逃难时各奔东西,家族浮财十不存一,田产也在洪武元年分给流民。

  李邴在东南小朝廷做官,等他归附大明时,想拿回田产已经晚了。

  也就是说,李邴虽然出身山东大族,但现在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得罪江西大族又如何?

  老子已经这样了,你们来咬我啊!

  “局面如何了?”魏良臣直奔主题。

  李邴介绍情况:“江西全省清丈田亩时,做得比较彻底的,恐怕还不到五个县。”

  “其余府县,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三法司来查案之后,我趁机复查各地田亩。”

  “但阻力极大,府县官员虽吓得严查,但吏员执行时却难推进。”

  “都天子震怒了,那些大族还敢闹事?”魏良臣惊讶道。

  李邴说道:“一团乱麻。丈田时天天闹纠纷,田根(田骨)、田面(田皮)转了不知多少手,又大部分都拿不出买卖契书。”

  “吏员下乡丈田时,丈着丈着就有人争田打架,甚至还有农妇当场投河自尽。”

  魏良臣冷笑:“一乡一村如此,或许只是巧合。”

  “全省皆如此,不是大族搞鬼才怪了!”

  李邴说道:“还有,太多江西官吏卷入案中,这两个月正在被三法司审查。”

  “新任官员初来乍到,没有可用的亲信,也容易被敷衍糊弄。”

  魏良臣说:“先从罪官供述出来的家族着手,一旦罪名坐实,立即抓人、抄家、拆族、迁徙。”

  “不管他们家里有没有人做官,通通抓起来拆族。”

  “一个县抓一個大族,就能把全县都震住,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说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密奏陛下请求拆族。”李邴说道。

  魏良臣指着身后两位旗牌官,他们持有一面令旗、一块金牌:“我手上有这个,可以调动江西军队。”

首节 上一节 3149/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