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26节
赵康点头:“甚好!”
这种做法,在目前的安南可以见效,因为他们自认“天南小中华”,把周边异族都视为蛮夷。
而且,安南还没有任何一本官修史书。
只在五代独立之后,渐渐出现积攒出一些未编史料。
越南的第一本官修史书,叫做《大越史记》,还要再等一百年才问世!
即便是《大越史记》,也实在绕不开中国。
《大越史记》记载如下:
神农氏的三世孙帝明,生了個儿子统治北方。
又在巡游岭南时,生了个儿子统治南方,叫做泾阳王。
泾阳王娶洞庭君之女,生下雒龙君,有洞庭龙王的血脉。
雒龙君又娶仙女妪姬,生下一百个儿子,于是形成百越。
所以,雒龙君是百越之祖。而且百越人的祖先,同时拥有龙族和仙族的血统。
那一百个儿子当中,其中一个叫雄王,这是真正的越南始祖。
雄王建立的国家叫文郎国,东至南海,西抵巴蜀,北到洞庭,南接胡孙(占城)。
交趾之地,只不过是文郎国的十五部之一。
以上这些神话,已经够扯淡了,接下来的更搞笑。
古蜀国王子泮,竟然把文郎国吞并了。
雄王虽有神力,但武备不修,整日饮酒作乐,
蜀军杀来还在醉酒状态,最后吐血落入井里淹死——洞庭龙王的后代咋淹死了?.
第三千七百一十二章 好好学,好好记
接下来又写战国七雄,然后秦始皇派兵南下,赵佗、西汉、东汉、南朝……
说实话,除了神话部分,《大越史记》还算正常,至少比朝鲜那部史书更正常。
即便是神话内容,也都参考了《尚书》和中国神话。
《大越史记》的作者,承认越南人是神农氏的后代,承认自己的起源来自中国(主要源自巴蜀、洞庭和岭南)。
只不过,他们的叙事角度不同,总把自己视为被入侵者——从秦汉到隋唐,中国一直入侵交趾。
这本书目前连影子都没有,大明编撰《交趾志略》,只须换一种叙事角度即可。
……
大罗府及周边府县,会说汉话的读书人,通通被召集起来听课,数量足有五十余人.
谢洪亲自讲课。
从洛阳送来的一副大地图挂上,谢洪指着地图说:“谁知道这是什么地图?”
无人回答。
谢洪微笑道:“你们都可以过来仔细看。”
五十多个读书人围过去,他们看到长安、洛阳等标注。
“交趾都护府,还有宋平县!”
其中一人突然大喊,手指按在大罗府(升龙府)那里。
众人仔细观察交趾都护府,又对比整个盛唐地图,突然感觉安南好渺小。
谢洪让大家回到座位,把《交趾志略》分发下去。
他开始讲述三皇五帝,又阐述赵渊的华夏定义,将巴蜀与百越也囊括在内。
谢洪说道:“中国有一部史书叫《华阳国志》,里面明确记载,古蜀国王子泮,南下建立瓯雒国。”
“那是有史记载的安南第一个王国,极盛时期的疆土,包括大明的广西省,甚至包括了大理国。”
“其国都,便在大罗府,也就是以前的升龙府。”
“尔等若是不信,可以去大明求购《华阳国志》,此书流传甚广并不稀罕。”
既然是古代史书记载的,那就并非大明瞎编。
在座的五十多个安南读书人,听完并不感到沮丧,反而心中隐隐生出自豪感。
原来咱们的祖先那么牛逼啊。
安南第一位国王,竟然是古蜀国的王子,这也算华夏的正统贵族。
而且疆域那么大,竟然包含了整个大理国,还包含了大明的广西省。
“瓯雒国是秦国灭掉的,”谢洪继续说道,“当时数十万秦军南下,与当地女子结婚生子。”
“在座的诸位,恐怕有些人的祖上,就是秦军留下的后代。秦末赵佗割据建国……”
今天只讲一个大概,不到两个小时就讲完。
谢洪最后总结说:“以上所言,皆出自中国史书,任何人都可以去查证。”
“大明与安南,国民皆为华夏族裔。”
“你们虽然偏居一隅,但却属于炎黄正统,万万不要妄自菲薄。”
“只可惜,唐末五代以来,与中国分离二百年,就连读书人能讲汉话的也少了。”.
第三千七百一十三章 文化洗脑
“所谓正本清源,读书人怎能忘记祖宗呢?”
“今后安南的科举,必须考这本《交趾志略》。”
“已经做官之人,升迁之前也要考《交趾志略》。”
“尔等都会说汉话,须认真学习此书。”
“两个月后,朝廷会考教你们。”
“考试合格者,有官身的就升一级,无官身的立即授官!”
跟做官有关?
当即就有一个官员说道:“我家里有族谱,写得明明白白,我家祖上是从南海县迁来的!”
谢洪笑道:“那你的祖宗就是广州人。”.
又有个没做官的读书人,家里并无族谱。
他为了讨好谢洪,现场瞎编祖宗来历:“我家祖上,是唐朝时候从洛阳迁来的!”
谢洪笑着说:“你的祖宗若不迁徙,现在已是大明京畿人士。”
这读书人跟着笑起来,似乎自己真的祖籍洛阳。
接下来一段时间,这些家伙拿着《交趾志略》四处宣扬,逢人便说自己的祖宗来自中国,而且交趾以前一直是中国疆土。
若有人反驳,他们就说史书为证。
安南那些贵族和官僚,也被勒令送来子嗣读国子监。
一下子招生二百余人,教授、教谕皆为刚迁来的两广秀才。
这些官宦家的少年子弟,仅仅几堂课就被洗脑了,回家让爷爷、爸爸查族谱,想知道祖宗来自中国哪个地方。
如此大张旗鼓的推行《交趾志略》,让许多朝臣如临大敌,但他们暂时不敢出来反对。
直至赵康下令,把《交趾志略》定为科举必考内容,终于有安南大臣忍不住跳出来。
处理结果很简单——
“逆贼杜英武兵败逃亡,近日查知,杜英武派人暗中联络余党,想要在大罗府再次政变。”
“朝廷已经抓到数人,并严刑拷打……”
“有逆贼供述,右都御史李韬、兵部右侍郎同励、吏科给事中袁戡、户部郎中阮彦直……以上诸人,皆为杜贼余党,当抓进大牢好生审问……”
审问之后,有的人无罪释放,并且从此熟读《交趾志略》。
有的人却查实罪证,确实属于杜贼余孽,通通抄家灭门!
仅仅两个月时间,交趾就爆发四次地方叛乱。
大明将士只出动了一次,剩下三次都闹得不大,智明王带兵就给剿灭了。
对了,智明王还在家里发现了族谱。
族谱表明,安南李朝的开国君主,来自中国晋江……
这并非杜撰,而是他妈真的!
安南李朝的王室,祖籍河北饶阳,又迁居福建晋江,还有晋江的族人在大明做官呢。
其中一支做了海商,刚开始来往于真腊,渐渐的转到交趾并定居。
宋初之时,福建变得安定,他们甚至还回晋江老家续过族谱。
智明王李阳贞拿出王室族谱,在朝会上任由大臣们翻阅,瞬间就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第三千七百一十四章 黎太后
赵康自然要投桃报李,写信去洛阳帮忙请封。
从今往后,李阳贞不仅是安南的智明王,而且还是大明皇帝册封的尚义侯。
赵渊甚至还派人来安南下聘,迎娶李阳贞的女儿为大明贞妃。
黎府。
黎禐叫来儿子询问:“咱们家的族谱还没编好吗?”
黎松回答说:“正在做旧,还需要些时日。”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