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91节

  晏顺清说道:“我到任的时候,这账已经对不上了。”

  “那姓蒲的拥兵五百驻守此地,又是李枢密的亲兵出身,我还能向朝廷检举他不成?”

  “蒲指挥说得也对,都是一些西夏余孽,正好逼反了狠狠杀一通。”

  “到时候,我们做文官的也能跟着平叛立功。”

  李宪当晚就大病不起,病了足足两个月,什么政务都不能处理,只能全权委托给州判。

  他觉得自己短时间内难以病愈,就写信去宁夏总督府,声称水土不服请求归乡养病。

  一直等到下雪才被朝廷批准,只能继续养病盼着雪化。

  李宝的亲兵,他着实惹不起,也不想跟军队起冲突,那就干脆躲得远远的。

  旧知州李宪走了,新知州杨愿来了。

  到了黄河岸边,杨愿非常惊喜的发现,这个地方没他想象中那么穷。

  杨愿一路风尘很辛苦,足足休息半个月才处理政务。

  直到上任第二个月,杨愿终于发现账目不对。

  嗯,账其实是对的,但仓库里的钱粮数目不对!

  杨愿连忙找到州判晏顺清,晏顺清又把指挥使蒲泉拉来。

  二人还是那番说辞。

  杨愿问道:“若是朝廷查起来,你们该怎么平账?”

  “你们不但克扣赈灾粮,还把别的钱款也贪了大半!”

  蒲泉笑道:“那些部落造反,咱们再带兵镇压,不就可以平账了吗?一切推给反贼就是。”

  “这……这这胆子也太大了吧?”杨愿怂得一逼。

  蒲泉说道:“以前驻军陕西,俺们可不敢这般做。”

  “但现在是西夏故地,外头都是西夏余孽,又不是咱汉家儿郎。一群党项蛮子怕个什么?”

  杨愿问道:“炫州只有五百驻军,那些党项部落杀过来怎办?”

  蒲泉说道:“我大明将士,皆能以一当百,五百驻军平叛绰绰有余。”

  “真的?”杨愿有些不信.

第三千八百七十八章 要地震了

  蒲泉笑道:“你这大头巾哪晓得兵事?”

  杨愿想想大明军队的历次战绩,居然下意识的点头相信了。

  晏顺清趁机说道:“太守是此地主官,何不一起做这买卖?”

  “不但能赚来钱财,还能分到平叛之功呢。”.

  杨愿家里经商特别有钱,他倒不是很在乎能贪污多少。

  但那句“能分到平叛之功”,却听得杨愿眼睛发亮。

  他做官近二十载,缺的就是政绩与功劳,这个机会得赶紧抓住啊。

  一群西夏余孽,一群党项蛮子,杀了也就杀了,朝廷还能怪罪不成?

  杨愿满饮一杯白酒壮胆,猛拍桌案说:“跟着你们干了!”

  ……

  三月,银川府。

  总督赵鼎亲自视察春耕,不但带着一些官吏,而且还跟着数百骑兵。

  去年大战耽误农时,补种粮食又遇旱灾,导致宁夏这边的粮食严重歉收。

  甚至许多草原都枯黄一片,牧民分到牲畜却没草料,产不出奶也长不出膘,只能一头一头挨个吃掉。

  “各县水利去年都已修缮,还以工代赈新开挖了两条灌渠,”

  银川知府蒋作义,指着正忙碌春耕的农夫说,

  “积雪初化,水位渐渐恢复,这几日正抓准时机灌田,免得又遇到了春旱。”

  赵鼎点头赞许,又提醒道:“还是该种一些小米,遇到大旱还能有些收成。”

  “如果全都种稻子,一旱起来就全完了。”

  蒋作义说:“去年已调请来粟米种子,今年每家每户的田亩,一半种大米,一半种小米。”

  “许多农民不懂怎样种小米,劝农官在手把手的教他们。”

  “极好。”赵鼎夸奖道。

  就在赵鼎继续视察春耕的时候,突然飞鸟成群盘旋惊叫,好多田鼠、兔子从地里钻出,城内外的猫狗也躁动起来。

  不论官民,还是将士,全都愣在原地举目四望。

  良久,赵鼎猛然反应过来:“恐有地动之灾异,着令官吏军民,接下来半月少留在屋内,睡觉最好也睡在屋外空地上。”

  自有官吏到处去传令,但大家听不听就难说了。

  由于异象实在太多,当天晚上还是愿意听的,城内外许多百姓都不敢住在家里。

  结果啥事儿都没发生。

  第二天晚上,就有许多百姓不住屋外了。

  第三天晚上,许多官吏都回屋安睡。

  赵鼎亲自在城内外巡视,他现身就有官吏呼喊百姓出屋,等他一走官吏则睁只眼闭只眼。

  幸好地震发生在白天!

  第四天,半上午。

  赵鼎正在总督府办公,这里是西夏皇宫一处殿阁改造的。

  突然间地动山摇,惊得赵鼎扶住桌案站起,随即又迅速钻到桌案下面躲避。

  殿宇摇晃一阵,地震终于停止。

  赵鼎从桌下钻出大喊:“出去,快出去躲避!”

  根本不用他提醒,总督府官吏已飞快往外奔,整个银川府城街道上全是人.

第三千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

  都指挥使、按察使、知府、知县陆续带人过来,惊慌失措的报告哪里又垮塌了房屋。

  就在众人以为结束的时候,大地再次晃动,而且比之前那次更剧烈!

  赵鼎亲眼看到前方有一处民房倒塌。

  他强自镇定下来,召集军政两套系统的官员,勒令众人立即安抚百姓并组织救援。

  城内外所有百姓,赶紧转移去郊外空地,以厢坊为单位进行安置.

  同时从百姓里面招募勇者,刨开废墟看能否救出生还者,但没有倒塌的房屋不得靠近。

  至于驻军,一部分负责维持治安,一部分也去参与救灾。

  “轰隆隆!”

  又是一次威力稍小的余震,吓得参与救援的军民,惊魂未定逃去空地。

  在郊外足足住了三天,确定没有余震了,赵鼎才让军民有序返回。

  按察使严秉孝跑来赵鼎身边,低声说:“外来军民不须多虑,本地百姓却在传谣。”

  “说什么西夏历代国主的魂魄,不甘心社稷覆灭,都回来索命报仇了……”

  赵鼎表情严肃,再次召集军政大员开会。

  “眼下要务,第一是赈灾和救人。”

  “那些房屋倒塌的,尽快组织人手重建家园,以工代赈吸纳没饭吃的百姓。”

  “第二是埋葬尸体,西夏旧民崇佛,他们是愿意火化的。”

  “把尸体赶紧烧了,免得灾后出现瘟疫。”

  “第三是防备叛乱。那些部落酋长和牧主,草场、田产被没收拆分,极有可能趁机造谣起事。”

  “第四是安抚人心。不止是用救灾来安抚,还要以毒攻毒趁机宣传。”

  “就说这次地震是西夏社稷倾覆,龙脉彻底断绝了才造成的。”

  “地震以后,西夏龙脉断绝,西夏再也不能复国!”

  “一切灾异,都推到西夏头上,我大明是来救苦救难的。”

  银川府迅速安排着一切,同时还把这四道政令,派信使飞马送去宁夏各州县。

  总督所在的银川府,很快就平静下来。

  谁知二十日过去,又来一次地震,而且震中心转移到夏州那边。

  夏州地裂,喷涌泉水!

  继而又刮起前所未见的沙尘暴,黄沙堆积出二十米高的沙丘。

  沙丘连着沙丘,犹如一道道长堤,一共有好几千百姓被沙尘埋葬。

  历史上,这一连串灾害,导致西夏盗贼四起,起义军遍布近半国土——仅兴庆府一地,死于地震者就超过万人。

  如果赵渊知道有这种事,他去年肯定不会出兵,而且等到各种灾害之后再动手。

  现在等于接到一个烫手山芋,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和钱粮用于维稳!

  ……

  鸣沙县东部。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沃野千里,羌戎等民族于此游牧。

首节 上一节 3291/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