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92节
秦汉时期,关东地区的百姓,陆续迁徙至此开垦。
此后朝代变换,时而放牧,时而农耕,最终形成半耕半牧。
水土流失逐渐严重,许多地方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山梁.
第三千八百八十章 扇动叛乱
西夏刚开国那几十年,官府还曾组织百姓开挖灌渠。
这几十年来,灌渠早就堵塞荒废,农作物从小麦逐渐变成小米。
六月,旱情愈发严峻。
这里的三个部落酋长,联合召集十多個曾经的大牧主、大田主商议造反。
酋长星多保忠愤怒道:“我们去年在灵州投降,虽说没什么功劳,却有许多苦劳。”
“帮着稳定治安、搬运辎重,累死累活却换来什么?”.
“那可恶的炫州知州、州判、指挥使,招我们的族众去疏通灌渠,结果只疏通黄河两岸的灌渠。”
“我们这里的灌渠,一条都没有疏通!”
“我早就已经打听过了,别的部落在灵州疏通灌渠,领到粮食比我们多得多!”
“我们这边,累死累活挖渠,只能领一点粮食糊口。”
“还有灵州分给百姓的种子和牲畜,是我们这边的好几倍。”
“人家灵州还给锄头镰刀,我们这里一样都没有!”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牧主、大田主。投降之后没什么赏赐,却还要分走我们的牧场和农田。”
“在大明第一年就这样,今后还不越过越艰难?”
“我听说,西北、东北那些州县,到处都有灾异发生。”
“这肯定是大夏历代皇帝的英魂回来了,他们会保佑我们赶走明军。”
“我们在这里起兵,还有其他部落在别处起兵,到时候推举一个宗室兴复大夏!”
类似场面,在宁夏各个地方出现,但情况又有所不同。
鸣沙县东边的三部起义,确确实实是被官府逼的。
底层农民、牧人虽然分到了农田和草场,但拿到的赈灾粮、种子、牲畜严重不足,官府甚至连一把农具都懒得发。
以工代赈修缮水利,也只在黄河两岸搞,这边的贫瘠黄土地啥都没捞到。
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被煽动起来造反!
再说石州那边,就又不一样。
首领们刚开始煽动,就有小牧主跑去报官。
不是牧人报官,而是小牧主报官。
在农耕地区,有大地主和中小地主。
在草原地区,也有大牧主和中小牧主。辽国如此,西夏亦如此。
中小牧主类似草原上的“良家子”,属于被征兵的主要群体。
西夏那些编制较大的精锐兵种,至少一半兵源都来自中小牧主家庭,因为他们有财力保养战马、武器和盔甲。
辽国和西夏得了一样的病。
由于频繁战争、贪污腐败、兼并加剧,导致社会支柱阶层(中小牧主)愈发贫困,并且数量日趋减少。
于是乎,税源和兵源受到影响,招募的部队战力严重下降。
你可以理解成,一个现代国家的中产阶级,数量日渐萎缩且趋于贫困状态!
甚至有许多小牧主,穷到要给别的牧主做牧人。
也就是小地主跑去给人做佃户。
大明去年剥夺草场和田产,只对大地主、大牧主下手.
第三千八百八十一章 西北大乱
数量更多的中小地主和牧主,其实是没有动的。
他们虽然资产不变,但减轻了赋税,也减轻了兵役,只觉浑身轻松有了盼头。
现在大地主、大牧主煽动造反,中小地主和牧主怎么可能全都愿意跟随?
有人被煽动得失去思考能力。
有人听了煽动,却吓得赶紧去报官!
石州指挥使接到举报信息,立即带兵杀过去。
那些大地主、大牧主还没完成串联,就被大明驻军一股脑儿逮住,通通按照造反进行处理.
说实话,只要各府县的文官武将不乱搞,那些西夏余孽是闹不起来的。
因为大明官府团结了大多数,中小地主、中小牧主、农民和牧人,通通都站在大明这一边!
或许他们不敢公然拒绝造反,但绝对有人跑去官府报信,而官府又能迅速调兵镇压。
哪个州县闹大了,那里的文官武将肯定有问题。
鸣沙县的乱子就闹得很大,近万起义军翻山越岭,杀到黄河东岸的肥沃地带才被发现。
在此之前,一个报官的都没有。
黄河东岸百姓,要么被裹挟加入叛军,要么拒绝作乱被杀死。
被杀死的,甚至有一些是陕西移民。
他们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被甄别出来直接砍头!
就在起义军渡河时,西岸百姓纷纷往城里逃,县令却死活不愿开门,因为害怕百姓里面混入奸细。
无数百姓只能逃去别的县,或者拖家带口往山里钻。
当天晚上,炫州指挥使蒲泉,就带着五百将士骑马杀来。
直接夜袭大营,一万多起义军被杀溃,追亡逐北数十里斩杀无数。
走秦桧的关系,跑来做知州的杨愿。
还有州判晏顺清,以及鸣沙县令,跟指挥使蒲泉一起报功。
他们仅仅死伤个位数,就消灭了一万多乱贼,这是活脱脱的大功一件啊。
但也有瑕疵,乱贼烧毁了几处仓库!
……
宁夏的乱子,闹得有点大。
比赵渊设想中的更大!
炫州那些乱贼,至少一战而溃散,又清扫半月基本消灭。
有的地方,却是玩脱了。
被划入陕西麟州的屈野川(窟野河),及其支流兔毛川、浊轮川流域,这些在去年都是被王德拿下的。
由于拔寨速度太快,有些寨堡干脆直接投降,这里的部落都死伤较少,还被姚平仲带去攻打祥佑军司。
麟州军政两套系统的官员,倒是没有往死里贪污克扣。
但那一大片划归麟州管辖之后,麟州的中低级军官、普通士兵和官府吏员,
故意刁难原有的西夏百姓,尤其是百般折辱大牧主、大田主们。
上头虽然调拨了赈济粮,下面的人层层卡着不给。
部落酋长们跑来领粮食,遭到各种挖苦戏耍,
最后还要从裤裆下钻过,才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给。
世代积累的仇怨太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化解的.
第三千八百八十二章 残兵败将
卡住那些部落的粮食,并非为了贪污克扣,纯粹是在借机撒气报仇。
为了防备叛乱,朝廷暂时没动这里的文官武将,姚平仲依旧留在麟州镇守一方。
他跟麟州知州胡翔,都对下面的事情有所耳闻,但只是随口训斥了几句。
如果管得过严,不让大家泄愤,就会引起将士、属吏们的怨怼。
上面管束不严,下面变本加厉!
再加上地震和旱灾,三川流域的部落全造反了。
姚平仲调兵去镇压,那些部落不战而逃,拖家带口的越境杀去西河府。
玩脱了.
事儿大了。
乱贼跨省了!
西河府的知府和指挥使,得知情况笑得要死。
他们不用承担任何罪责,还能出兵平乱捞取功劳。
顺便,还派人到麟州质问姚平仲,警告姚平仲不得带兵越境。
西河府归属宁夏,麟州归属陕西,大家各玩各的。
反正这又不是什么巨寇,用不着跨省联合作战,西河府将士自能扫灭乱兵。
姚平仲收到西河府的公文,气得咆哮不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屯驻精锐在州界守着。
西河府驻军一战而胜,俘虏大量叛军、老弱和牲畜。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