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626节
三皇退位、登天,为后来者开辟道路,一个细微调整使后天生灵区别于天神,最终的成就相似但不相同。
后来神农创《气坟》,轩辕创《形坟》,人族王者以「易」为核心,走出各自的道路,过程中既有抵御外敌,亦有内部斗争,但核心永远只有一个。
诸皇在退位后皆选择登天而去,自大燧开凡人入天之先河后,人族不断完善修行体系,不断进步,在天界的势力越发壮大。
人间历经尧唐虞舜、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天界存在的矛盾逐渐激化。
因为,天神不会进步!
神明创造出武学、神通,但都是对自身力量进行延伸,无法涉及全新的道路,事倍功无,后天生灵却能学习、解析他们的武学神通,其中佼佼者更是蜕变成与他们相似的存在。
人族恐怖的进步速度,让天界诸神第一次感到恐惧。
第二次天界大战就此爆发。
九皇举九方天界,与以「天神」为首的天界神明厮杀,此战之规模更胜上回天界大战。
人族最能打的轩辕拦下招拒之神,羲皇拦下天神,燧皇拦下佛陀,剩下的就是双方兑子,人族不断有强者身亡,高居天界的神明不断被斩杀,战场从天上转移到地上,真仙于人间埋葬,神祇在人间消亡。
激烈战争致使人间时空破碎,产生了时空回显,过往的时空片段重叠到现在的时间线,重现后的人事物与过往产生不同,不明真相的后人下意识走上前人的道路。
第二次天界大战,人族五成强者为族而死。
天界神明更是十不存一。
这只是比例,实际数字更加怵目惊心,尤其是人族一方。
最终结果,天界格局重新划分,因人族的九方天界在战中崩毁,故天界以天神为轴,分六神并立。
青帝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玄帝颛顼氏,天神,招拒之神。
在此之后天界亦称六天之界。其中,招拒之神为天神下属,其余各方名义归属,实际投票都是四比二,不听调不听宣。
在经历第二次天界大战后,又过去许久,招拒之神重新回顾人间,深觉人类之劣性,叛天而去,创立天之魔道。
此举引发轩辕不满,直接掀了桌子,得来不易的和平又被打破。
幸好有第二次大战的前车之鉴,天神在全线开战之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双方劝下转而以人间为赌。
招拒之神自此自号——弃天帝!
因其悖天创魔,昔日与佛陀联手,一同创造天界的「神佛创世纪」之壮举,也变做了「佛魔创世纪」。
“原来如此……”
天奇道者翻到最后一页,将书卷合拢,长长吐了一口气:“天界历史竟然这般复杂,与人间所留记载全然不同。”
第817章 你生了一个好儿子
人间与天界的联系本就逐渐减少,直至某一刻完全消失,自那之后,天界是个什么情况,人间可以说一无所知。
虽然天奇道者不能肯定史书的真实性。
毕竟他们人族是胜利一方。
但是!
他天奇道者是人族!不信人族先贤,难道信没有任何关系的神明?脑子有病?
天奇道者自认,自己是受益方,生活在人族历代先贤给人族开辟的时代,享受着他们给后辈子孙带来的利益。
因此,无论史书是否有春秋笔法,他都没有资格置喙。
人族是得益方,先贤牺牲换来的利益,他这个后世子孙也有享受到,这就够了。
所以天奇道者关注的是:“敢问前辈,时空回显是否还在影响人间?”
这一点,当下他仍无法确定,因为苦境存留的典籍、信息还是很混乱,但他本人没有实际见过典籍中的事情。
“结合光明神所述信息看影响还在,但已经在逐渐降低,具体如何,尚要再结合你之所知重新分析。”君少典言语间并未隐瞒。
作为过来人,面前之人会想什么,前代轩辕皇一清二楚。
如今看来当可以确定是友方。
原因?他对自家那个不孝子很有信心,而且身负道门传承者信得过,至少,比身负佛门传承者信得过。
“光明神也选择了我方?”天奇道者闻言,先是疑惑,而后恍然道:“我险些忘了,祂之传人与鸿王喜结连理,祂与苍皇在人间便是盟友。”
“近神之灵正常来说,当属天神一系,他们的生命形式与神之元灵很相似,按照天神那一方的说法,近神之灵内在已有元灵本质,却还未能蜕去凡间事物所成就的肉身。”
书上没有的内容,君少典同样是有问必答。
且不提,这些并非是不传之秘,就算把秘笈丢那些天神面前,他们也学不会——
“但人间流传的修行体系,内修外证,与天神一方存在区别。”
“就算同样是逆反先天,道路亦存在不同。”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是我所行之道路,身与道同,将清浊交融的凡躯炼化反哺元神,三元转化重塑肉身。”
“我那个老对手,走的是炼形归气,炼气归神,躯神返虚,破虚回元。”
“光明神的情况与我差不多。”
类似信息天奇道者在典籍中见过,不过他自己练不明白,就没有选,此时再次听闻,难免会想到姬青阳的情况,遂又询问:
“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道路存在?”
“由太极至无极,内修外证中的道路,亦可作为补充。”君少典坦诚以待。
“那苍皇……”
“不孝子的情况我听亲家讲过,《气坟》打破先祖之限制,走出全新的道路。
我那位亲家顺利登天后,天界格局,已经受到影响,因为祂未被同化为神明,却拥有神明所拥有的优点。”
“所以如果逆反先天,便不会像神之元灵一样被人间限制?”
“是,所以才要内修外证,以玄德自制。”
“多谢前辈赐教。”天奇道者致谢。
“未曾逆反先天而在天界成真仙,除了内修外证的自制,仙体亦无法适应人间环境,走捷径自然会有应有的弊端。”
君少典为他解释差别:“而像我等在人间便已圆满,上来也就换一个环境。”
“那前辈当年为何……”
“上面缺人。”
天奇道者会这样问君少典不奇怪,虽然姑射仙子与光明神都不关心——
“天神终究没有灭族,我族先贤当年都是在以命搏命,不少人虽然活下来但只是活着,他们当年打入时间长河,使得未来的景象,因此在过去上演而被反噬。
后来第一武神悖弃天道,又打了一场,伤亡不可避免。
正好赶上我成道,先祖接引,多带了些人上来填补空缺,此事亦非隐秘,往后你不仅会知晓还会被安排去重要岗位。”
身为有出息的黄帝直系后裔,君少典知晓的信息、隐秘,同样不少。
比如先祖姬轩辕登天之后,曾迎娶了天神一方的一尊女神,以此稳定两方势力的关系。
待到双方翻脸后,天神一方发现,这位黄帝对他们的了解,超乎他们的想象。
据说,当年在人间,其他与轩辕氏联姻的族群也是这个想法。君少典未修《形坟》,体会不到那种快乐。
不仅如此,因为只有一名妻子,前代轩辕皇这个出息的子孙曾被先祖教育。
黄帝直言还好他天赋不够修《形坟》,不然就是家门不幸,辱没传承,丢人。
不过也夸赞他——生了一个好儿子。
“那逃入人间的妙始劫……”天奇道者担忧道。
“自有不孝子处理。”
君少典说道:“好了,走吧,先去我那边给你接风洗尘。”
因为人族先贤见过天神带来的灾害,所以他们不让天界诸神干涉人间,同时人族飞升的真仙,也不能干涉人间。
严以律己,方能严以律人。
但是!
只要不直接干涉,钻个空子,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天奇道者没有询问天殛之境的事,因为与他关系不大,但当年君少典借着机会,亲口向先祖请教。
天殛之境,不归天界管,其乃幽冥类界域中的一处特殊存在。
正如神之元灵下界击杀凡人,会沾染凡世气息一般,凡人若是成功击杀神之元灵,亦会沾染至清之气。
凡间生命本为清浊混杂而成,沾染这股至清之气,将引来天地的予夺,原本虽然清浊混杂却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加入至清之气,反而化为浊质,会被吸入幽冥之中。
而这种人被吸引到的地方,就是天殛之境。
在天殛之境内,天地的予夺具化为雷霆,等到天雷将其体内至清之气收走才会消止,但天雷所收去的至清之气,会被幽冥天地再次夺回,而来到幽冥的人,又因自身体质无法进入幽冥,导致幽冥不断尝试将其适配。
故而会出现「日为亡灵,魄散魂飞;夜为枯骨,痛入骨髓;雷殛之刑,终日不休」的景象。
经过简单而又复杂的交流,君少典带天奇道者离开,为他接风洗尘,顺便从他口中了解一下自家不孝子的情况。
天界,更像是一座战场。
…………
第818章 我儿子不能离家出走吧?
地纪两千八十九年,宁阳郡王及冠,把他老父亲气得不轻。
承接了一卷《奇门遁甲》,以及一卷《大象列星诀》,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敷衍!
浪费天赋!
原先君帝鸿还冀望君霖能想通,等及冠去挑选传承,哪怕按部就班修行,以星河灵体的特殊性也能有不低的成就。
结果君霖给他整了这一出。
以其天赋至少能选三部甚至四部传承,结果就选了两部,不是君帝鸿看不起先祖,但这两部传承在他看来确实差点意思,与小儿子的适配度高可强度不够。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