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60节
狗走得轻盈如风,尾巴晃得从容自在。
人却有点沉,脚下带着劲儿,背影里藏着股不服输的倔气。
姜义也不理,只拎了锄头,在地里随意走了几圈,弯腰松了松土,顺手拔了几茬野草。
日头爬上当顶,这才收了锄头,回屋吃饭。
饭后倚门小坐,遥望山脚,那刘家小子却仍未露面。
略一思量,便取出本封皮早褪了色的旧书,径自往山脚下去了。
果林边新栽那十几株灵苗,被风一吹,枝叶微颤,似也在呼吸吐纳。
姜义找了棵荫凉果树,往下一坐,摊开书卷,墨香一缕缕地飘上来,人也跟着静了。
早先说替刘家照看,不过是句顺口的客气话。
可如今却真得照看一二了。
这些灵苗根气还浅,若被狗爪踩坏了,或是灵气冲撞了娃儿,少不得是桩麻烦事。
远山雾未散尽,近林虫声轻。
姜义书卷在手,风过枝头,时辰悄悄溜过去。
等再抬头,日头已经挂西,天色渐沉,果林的影子被风吹得歪斜,斜阳里有几分静。
山里的牲口陆续出林,牛马的叫声此起彼伏,被人牵回圈中。
就在这时,远远传来一串轻快脚步。
姜曦拎着个食盒晃晃悠悠走来,先把饭交到爹爹手上,又自顾跑到林子里头,寻熟果子去了。
手脚麻利,小脸藏在叶影中,专挑那颜色最红最熟的果子,捏捏瞧瞧,嘴角还带着点得意。
不多时,那刘家小子,也慢悠悠从后山方向出来了,身后还跟着那条黑得发亮的狗。
人虽是走出来的,可那眼神,还是虚的。
反倒是那狗,精神头十足。
尾巴摇得欢,鼻子贴着地,脚步沉稳,毛发顺得像刚才才抚过一遍,不见半点疲意。
姜曦眼尖,一早就瞧见了那团黑影,眼睛顿时一亮。
她从小就喜欢这些毛绒绒的畜生,这狗毛又黑又顺,乍看像一团自己会走的乌云,叫她哪还按捺得住?
当下三步并作两步扑了上去,手直接往那狗脑袋和耳朵上摸。
寻山猎犬“呜”了一声,身子一缩,侧了两下,想避开。
可哪避得过力道大得惊人的姜曦。
只得贴着自家主子,脑袋一低,耳朵一收,尾巴也悄悄收回了些。
第64章 气机已足
光阴一晃,几月过去,转眼已是秋深,风起叶落的时节。
姜家那大儿子姜明,不声不响地,已然满了十二岁。
身子拔得高了些,站在父亲身边,影子已齐了肩膀。
细瞧喉头,也隐隐鼓起了点形状,声气比往年低了些。
按村里的习气,十二岁这年纪,已不是该在塾馆里混日子的年岁了。
寻常人家,识得几个字,晓点做人理数,也就罢了。
打这时起就该扛锄背筐,跟着爹娘下田、上山、喂猪劈柴。
若是命好点,家里囤了几石粮,还能供得起,那便往县里送,进正经学馆去搏一场前程。
偏生这姜明,仍留在村塾。
日日晨练之后,便是手不释卷,一头扎进那堆经史里。
塾馆里头虽破,书卷气倒还算足,他留在那里,倒不是为了求什么功名,倒更像图个耳根清净。
岑夫子早前还认认真真教他,后来瞧出点门道,便摆手直言:“老夫已指点不得你。”
几回劝他出山,去县里投馆读书,见他始终不动,也就作罢。
之后干脆连姜家的口粮也不收了。
只让他闲时帮着照看些新来的蒙童,授授笔画之法、念字之音,也算半个塾师的身份。
姜明倒是乐得自在。
这“半个塾师”的头衔一挂,立时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底气。
将那些新来的小娃娃,一一编进了他那古今帮。
单日收瓜果,双日收点心。
入了帮,自得规矩。
交够一月帮费,堂主便传你一式马步桩。
若能月月不断,三年不辍,便有护法亲授拳法一门。
再往上,多缴多纳者,可荐为堂主、护法,有机会得帮主亲身点拨。
这般章程,规整得紧,一套一套,连岑夫子看了都暗暗摇头。
只是那群娃娃们,一个个交贡如潮,倒也乐在其中。
久而久之,塾馆外墙竟有人写下四字:
“古今帮法”。
字歪墨淡,却颇有气势。
小闺女已六岁半,上个月刚脱了人生第一颗牙。
一笑露出颗黑洞洞的小豁口,笑得傻兮兮的,嘴角还带着点得意。
自从姜家地头里种下那半亩幻阴草,虽说还没富得流油,但日子着实宽绰了不少。
李郎中药铺里的上等药浴和药膳,如今也成了常例,一家人气色皆是日日见涨。
姜义心头暗自较劲,只盼早些气足圆满,好接过照看果苗的活计,叫大儿专心读书不再分心。
若能再更进一步,踏入精满之境,那便不止果树可管,连些稀罕药材也能亲手种了。
这一日正午,姜家几口人围桌而坐吃饭。
姜曦照旧坐不住,筷子挑了块带肉的骨头,举着去撩那条趴在屋檐下打盹的寻山猎犬。
自打那日一见,这小姑娘便跟那狗投了缘,几乎三日一小跑,五日一长留,老往刘家庄子去。
那刘家小子,原本是带着这狗要探后山玄机,奈何几次折返皆无所得,也就慢慢没了兴致。
一来二去,这条狗倒好,竟认了姜家为家,常年窝在院角的石板下,耳尖警觉,尾巴却懒得摇了。
饭后收碗擦桌,忽听院外传来动静。
姜义抬头望去,却是刘家庄主亲自登门。
寒暄过后,刘庄主说明来意。
近日起了心思,打算带着那寻山猎犬,往山林深处走上一遭。
姜义招呼姜曦牵狗出来,顺口问了句:“山里头可是出了什么事?”
刘庄主闻言只是摇头,眉心却微微一皱。
“没什么大动静。”
他说着,语气一顿,“只是这几月来,连个走动的人影也没瞧见。”
“往年虽冷清,终归十天半月也有个樵夫猎户、行脚商人路过……如今一连数月不见人影,未免有些蹊跷。”
姜义心头忽地一动,语气不动声色地探了句:“可是因那虎、熊、牛?”
此三头畜生得了道行的传闻,早在两界村闹得沸反盈天。
不过旁人听个热闹,他却是另有几分实情在心。
按着前世些许记忆。
除了那三妖成气,日后竟还聚起了几十号山精妖怪,在那山岭里扎了根,闹出个不小的场面来。
刘庄主目光沉凝,眸中略一闪动,只淡淡答了句:“还得亲眼见过,才晓得真假。”
话未说完,姜曦已将那寻山猎犬牵了过来。
刘庄主目光顺势落下去,眼中精光悄然一动。
早前两个仆从回来时,已说起姜家那小子的气足圆满,听时还只当夸大。
可眼下亲见这丫头,也不过六七岁模样,气定神足,眼明齿利,连步子都带着股天然的呼吸节奏。
这般精气神,怕是连城里那些花大钱供起来的童子,也未必有她清亮。
心头登时又起了几分惜才的念头,只是念头刚起,又被他自己按了下去。
这几年与姜家打交道,也算摸着了些门道。
看似寻常人家,实则处处不俗。
村里传开那套桩法拳路,个中暗合法度,绝非乡间粗技。
尤其姜家那呼吸吐纳之法,深沉悠远,不止一次叫他暗暗纳罕,私下试着模仿,竟连三成都沾不上。
自家那点传授的路数,姜家人个个不缺。
余下的几门祖传法门,却又不可轻易外授。
念头起得快,灭得也快,收徒的心思转眼便打消了。
当下也不再多说,只笑着夸了句:“曦丫头乖巧,将来准是个能耐人。”
又拍拍她的小脑袋,道:“日后得空,常来庄子里玩。庄上好吃好玩的,可不少。”
姜曦听了,立马眉开眼笑,小脑袋点得像只啄米鸡,眼珠子亮得能映出人影来。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