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61节

  又是几日,清晨尚未焐热,姜义却在吐息之间,忽觉一股气机悄然提起。

  不急不躁,绵延自足,仿佛井底一脉清泉,汩汩不歇。

  胸腹鼓荡间,再无往日那般粗重顿挫,也不见半点杂声搅扰,竟像是天地间自有一线清气,与他相通。

  这套呼吸吐纳之法,他练得早,久而久之已成本能,晨起夜卧,行走劳作,皆不曾停过半分。

  此刻忽有成效,虽不似天雷勾动,却也叫他心头一振。

  抖了抖袖,当即起身,径直往山脚那头去了。

  立在新栽果林之间,只觉四野灵息温润,如春水拂肤。

  那些树苗叶尖轻颤,仿佛在吐露香息。

  不过轻吸几口,便觉一股暖意从鼻端沁入,直透四肢百骸。

  筋骨皮肉,仿若饮了热汤、泡了灵泉,说不出的舒畅熨帖。

  姜义心头一喜,眼角眉梢都舒展开来。

  “这果林,就是不结果,怕是比那寻常药浴还养人。”

  念头既起,再按也按不住。

  当即折返进屋,换了身衣裳,顺手拎了账册,直奔刘家庄子。

  趁着行情未起,幻阴草的钱先预支一笔,把那挨着后山的一整排地,全都种上这等灵苗才是。

第65章 山中有妖

  姜义到了刘家庄子,抬手敲那铜环,刚敲两下,门里便响起脚步声。

  片刻,仆从推门而出,一瞧是姜义,忙笑着作揖。

  一问才知,庄主尚未回,还在山里转着。

  姜义也不着急,索性在院中同那两位仆从闲聊,将来意慢慢摆开。

  不过是帮着采买些果苗,于刘家庄子而言,实在算不得麻烦。

  何况两家来往素厚,主人说得来,孩儿也投缘,左邻右舍皆知的交情。

  几句话没说完,便已应下。

  正闲话着,庄外忽传来响动。

  犬吠自远而近,夹着林草拨动之声。

  几人循声看去,果不其然,刘庄主领着那条寻山犬踏林而归。

  狗倒是先一步冲了进来,满身泥点,四蹄生风,眼睛却依旧亮得像抹火。

  一见自家院门,尾巴甩得跟风车似的,左一扫右一摆,险些刮翻了门槛边的小瓮。

  庄主随后进门,步子稳,神情也镇定,就是模样狼狈些。

  衣裳破了几道口子,胸膛敞着,露出一身铜皮铁骨般的腱肉,肩上还沾了些草屑。

  两个仆从见了,忙不迭迎上,一个去取了衣裳,一个端盆打水,伺候得极是周到。

  姜义站在廊下,见状不语,目光却在庄主脸上打了个转。

  眼前这位庄主,至今也瞧不出底细,但也知不是等闲人物。

  这番进山,虽没挂彩,却也衣衫破了几道,神情略显疲色。

  想来这趟山路,怕不太平。

  姜义心念一转,快步迎上,拱手笑道:

  “庄主回得这般迟,山里头可是出了些动静?”

  刘庄主也不绕弯子,抬手拨了拨鬓角乱发,声如擦铜:

  “姜兄弟果是眼明的。你早先说那虎、熊、牛三畜有了些气候,如今一看,果不虚言。”

  姜义听了,心头虽惊,倒不意外。

  打量了他几眼,见其虽狼狈却神情自若,便放下心来,接着问道:

  “可详细些说说?”

  刘庄主抖了抖衣角,嘿地一笑,语气松缓:

  “这一趟进山,翻了三座岭头,冷风里蹿了几日,只瞧见些兔影鸟踪,往常那些个能露牙的,一个影子也没见着。”

  姜义挑了下眉:“都躲哪儿去了?”

  “还真是缩了起来。”

  刘庄主抬手往东南一指,慢悠悠道:

  “全聚在那片僻岭里头,被那三畜攒在一块儿。”

  他顿了顿,嘴角含着点讥趣:

  “模样还算齐整,有磨牙的,有扑树的,还有互相咬着试手的,瞧着倒像在操练兵马。”

  姜义轻嗯一声,眼神微沉,没急着接话。

  刘庄主却不着急,拍了拍犬背,接着道:

  “我自是不惯这般阵仗,便想着上去敲敲山门,给它们瞧点颜色。”

  他语气淡淡,语尾却带着些恼意:

  “怎奈那三头畜生虽不是对手,却机灵得紧。才动上手,便各自一溜烟散了,分头藏去。”

  说到这儿,似有些意兴阑珊,袖子一拂:

  “瞧着也占不得便宜,心里挂着庄子里没个照应,便先折了回来。”

  姜义垂眸沉思,片刻后随口问了句:“依庄主看,可会有事?”

  这一问,却不轻。

  两界村这一亩三分地,果林药草,山中机缘,他是真舍不下。

  可若真有灾厄临头,咬着牙,也得另谋退路。

  一家子的性命,赌不得。

  刘庄主闻言,眼皮一抬,只哼了声:

  “有我镇着,十年八载,当还撑得住。可这事儿,终归是个结,久拖不解,怕是化毒。”

  “是啊。”

  姜义接了话,语气淡淡,却藏着几分重意:

  “今儿个它们窝在东南岭头,明儿换个心思,三头老怪缠住庄主,那些小的往村里一窜,掳人放火,也未可知。”

  刘庄主听罢,斜眼看他一眼。

  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转瞬即逝,只微不可察地颔了颔首。

  确实是个隐患,得早做打算。

  他不再应声,眉头缓缓皱起,像是在心头推演着章法。

  姜义也不催,只慢条斯理地续了下去:

  “真要说起,那上策,自是剿妖除邪,斩草去根,省心痛快。”

  语声一顿,抬手抹了下额前细汗,语气却轻了几分:

  “只可惜眼下这点力气,终归还不顶事。”

  说着,轻叹一声,像是将什么念头拂去,顺手拈来个折中法子:

  “那就退一步。中策嘛……教人自保,总比干等着好。”

  这话说得轻松,落在心里却沉。

  姜家那大儿,如今就在村里教拳传桩,他这个当爹的,看得比谁都真切。

  说是教人强身练胆,可娃儿们哪有这闲工夫。

  小时候还能哄着练几桩,踢两脚拳。

  稍大些便得挑水劈柴,早摸黑做活,哪顾得上什么虎形猿步。

  更别提练功耗神费米,得吃得补,得有药材,也得有人带。

  这些寻常人家,一样也拿不出。

  姜义说到这里,忽而顿住。

  那下策,他心里门儿清,却始终没出口。

  背井离乡,弃村远遁。

  路虽不好听,却也未必不是一条生路。

  刘庄主没答,手指却落在犬背上,一下一下抚着,像在理毛。

  目光幽幽落在林后苍岭,似是心里另有盘算。

  那条寻山犬早已打着哈欠趴下了,眼珠却还盯着远山转。

  说话间,那两个仆从早打来热水,端来干净衣裳,伺候庄主沐浴更衣。

  姜义见状,便不再多留,起身拱手一礼,转身便走。

  次日傍晚,姜家吃夜饭时。

  姜明端着碗刚扒了两口,就忍不住冒出一句新鲜事儿。

  “爹,刘家那小子今早跑来村塾,不声不响,进了咱帮。”

  姜义手里筷子一顿,抬眼瞧他。

  “还带了一大包药材,装得满满当当,啧,看着都扎实。”

  姜明说着咂了咂嘴:“说是要‘纳贡帮众’,分文不取。”

首节 上一节 6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