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88节

  这般鬼头鬼脑的行径,连着三日,未见消停。

  直至这一清早,鸡鸣才叫到第二声,姜义便已披衣下榻。

  锄头往肩头一搭,照例在屋前屋后巡起了地。

  才一脚拐过院后的果林,便觉哪处不对了。

  山界那头,原是浇泉的老地方,如今却多了一道浅浅的凹槽。

  巴掌宽,两寸深,斜斜一道,像是小儿贪玩时刨出的水线。

  沟底竟有清水蜿蜒而过,细流潺潺,不紧不慢,竟似有灵性般,自个儿流得欢喜。

  姜义眼角一挑,身子微顿,蹲下细感。

  只觉那水气清冽之中透着一丝灵意,果然是后山的泉脉。

  顺着那水线细细寻去,便见那凹槽尽头,竟隐入一处藤蔓低垂、草枝乱舞的密林中。

  新开的沟道不显山不露水,藏得极巧。

  这水从后山绕了个弯,正巧在果林前缓缓流出,却不侵山界分毫。

  时润泥土,悄无声息,不疾不徐,倒像是给这块地生生续上了一条活脉。

  姜义心头一亮,当即了然。

  有了这道水脉,便是不挑水,不浇灌,这片灵地也日日沐灵气于无形。

  水气拂土,灵意自生。

  那几棵灵果树,似也喝足了清露,枝叶舒展,色泽愈发通透。

  风一过,簌簌作响,竟似有人在枝头笑语。

  而那股灵气,在根系盘绕之间徘徊不散,又缓缓向旁边药田里渗去,沿着泥脉一寸寸推开。

  这等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比起每日肩挑手提,不知省了几多力气,更不知快了几分炼化。

第94章 鸡二代

  姜义立在地头,望着那条新凿的小沟渠。

  泉水细细流淌,绕林穿叶,灵气便跟着蒸腾起来,连带着地气也活了几分。

  这水引得好,润得巧,不急不躁,滴水不响,正合那“养而不张”四字。

  姜义心里自是欢喜,眼角眉梢都压不住笑意。

  可这笑才浮了一半,眉头却又慢慢皱了起来。

  沟渠引得虽妙,却也实在靠山脚靠得太紧了些。

  近是好,灵气近,水气足,果林能润得扎扎实实。

  可也正因为近得露骨,才叫人心底不踏实。

  这山脚底下,虽偏僻清静。

  可要真有个旁人迷脚误入,只需一只绑着长绳的水桶,或者一柄柄儿特长的舀瓢。

  便能从那沟渠里,轻松舀走几瓢泉水。

  后山那边什么规矩,姜明没说,姜义没问。

  但光看大儿这几日鬼鬼祟祟地跑进跑出,白天黑夜轮着转,也只让它在山界里边流转。

  就知道此泉来路不凡,怕是半点不能外泄的。

  若真叫人盯上了,引出什么枝节,回头再扯到自家大儿身上,那才是说都说不清。

  姜义站着不动,望着那渠水哗哗流淌,心里微微沉了几分。

  灵气是好物,流得越多越旺越好,可这般明晃晃地贴着山界走,就像是拿着灯笼找麻烦。

  他抬眼扫了眼屋前屋后,心里一转,忽地想起老屋那一窝老鸡。

  吃的是药渣,喝的是灵露,个个膘肥体壮,也算有了些道行。

  这般半灵未灵的家伙,窝却还在山下的老地里窝着,实在是委屈了它们。

  是时候该换个新窝了。

  此事拖不得。

  姜义当即拎起柴刀,也顾不上转悠药地了,径直奔了前山。

  前山多竹,荒地一片,又无主无户,砍来便是。

  他在林中踅摸一圈,柴刀劈劈啪啪响,砍了一大捆青竹,捆好往肩头一搭,便拎着回。

  路上碰着村里人问起,姜义也不遮掩,嘿嘿一笑,随口应道:

  “想着在新屋起个新鸡窝,又怕鸡乱跑进山,总得围着些才安心。”

  村里人谁不知道姜家鸡多,这话一听,自然没人起疑。

  姜义如今精气扎实,筋骨轻灵,手脚麻利得很。

  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前后不过两日功夫,那片果林便被一圈竹篱笆围得严丝合缝。

  尤其是靠着山界那头,篱笆更是编得结实,一人多高,密不透风。

  外头人哪怕踮脚伸脖子、趴着眼皮瞧,也断瞧不出那竹影后头,竟藏着一条本不该有的水脉。

  次日一早,鸡还未全醒,姜义又在果林外头寻了块地,离山界略远些、灵气也稀些。

  泥土翻过三寸,碎石挑尽,鸡窝垒得结结实实。

  边上竹篱笆也围得周周正正,正好与果林那圈相对着。

  篱笆中间留了条小道,曲曲折折,供鸡只行来走去。

  一圈忙活下来,姜义才抹了把汗,拍拍膝头灰土,悠悠然下了山。

  片刻时间,便把那窝从小吃灵果、啄药材养大的老鸡全数赶上了山。

  这一窝老鸡,眼珠透亮,毛色鲜润。

  尤其那黑红两只公鸡,鸡冠油亮如漆,脚一踩地便是沉声一响,连走路都跟跳八步似的,自带气场。

  吃得补,年头足,性子养得安稳。

  若说凡鸡,自是不凡;

  若说灵禽,也差了点火候。

  只能算是半步灵鸡,半只脚踏进了那条道。

  新窝灵气不算浓,比起老窝子来却已舒坦不少。

  一群鸡晃悠着转了两圈,便也就都安分了。

  不多时,那黑公鸡胆子大,脖子一梗,四方步一迈,便沿着篱笆里那道窄路踱进了果林。

  一边啄虫子,一边叼落果,偶尔还仰头抖翅,模样得意,像是巡视地盘的将军。

  果林里虫子本就不凡,被灵气熏过,连个果核虫都泛着光泽,堪称上品鸡食。

  可走了两圈,那公鸡忽然有些不安,像是灵气太足,熏得心火难平,鸡眼发红。

  翅膀扑腾几下,便晃晃悠悠回了窝棚,扑通一声趴下歇着去了。

  其余那些老鸡见了,也跟着学起样来。

  鸡群三来两往,竟也慢慢熬出个日常来。

  晨光初露,踱一圈清醒脑子;

  午后艳阳,趴窝歇息;

  傍晚灵气回涌,再入林中转上一遭。

  堪称“鸡中清修”。

  而且这些半步灵鸡,吃得金贵,补得精细。

  鸡遗落在林里,居然都透着丝微灵气,初看不起眼,细嗅之下,隐隐竟有几分温润气息。

  撒在树下,润得泥松草嫩。

  久而久之,果林里地气也跟着肥了,灵气更足,连树皮都润出油来。

  林越灵,鸡越肥,鸡越肥,排得就越补。

  如此一来一往,倒像串出了条灵气循环链。

  姜义守在篱笆外头,眯着眼连看了两日。

  鸡不吵,林不乱,地气愈发充盈。

  瞧得久了,心里原先那点犹疑试探,也慢慢起了变化。

  果林这一圈,百十棵果树站得齐齐整整,如今这十来只鸡,着实空得慌。

  更别说现在地脉铺开,水脉贯通,灵气正盛,药田旁边,还有一大片待扩张的余地呢。

  是时候再添些鸡丁了。

  这回,姜义却不打算再去寻些凡鸡来养。

  眼光一转,便落在了那群半步灵鸡屁股底下,那一窝刚滚热气的蛋上。

  先前日子紧巴巴,家里人又都习武,顿顿靠补,鸡蛋一落地,转眼便进了锅里。

  如今家底宽些了,灵果又结得欢实,鸡蛋这点滋补,就显得没那么金贵。

  正好趁着手头富裕了些,来场“试孵”大计。

  半步灵鸡生出来的蛋,自然也不是凡物。

  一颗颗鸡蛋光泽饱满,蛋壳薄处还透着点点温热灵气,捧在手心里,跟握着颗小灵石似的。

  若是用这些蛋来孵鸡,那出来的“鸡二代”,岂不就是娘胎里泡着灵气长大的?

首节 上一节 88/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