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18节
这对于李谦雄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思索了片刻,李相鸣开口道:“蒲县灵根种子稀少,有很多地方都渴望得到这些孩子。既然家里不同意外姓上山,不如送去别家,我们每年资助一二,结个善缘。”
送去别家?
李谦雄不明所以:“可这样一来,不就是替别人家养小孩吗?对我们李家有何益处?”
“需找个知根知底的地方,且不能离李家太远。”
李相鸣强调道。
李谦雄顿时明白,这个地方一定要比李家弱,最好依附李家。
“资助”二字也是重点,由李家出少许资源,这个地方付出时间和精力,等孩子长大,李家再收为己用。
届时人是李家出的,资源也是李家出的,李家还是宗主,你怎么反抗?
李谦雄仔细打量李相鸣,若不是相仁提醒,他还真没发现这小子心思如此细腻。
想了想,李谦雄又道:“你觉得哪家适合收留这些孩子?”
李相鸣摇摇头,道:“我回家不到一年,对周围格局不大了解。”
闻言,李谦雄轻轻敲打着椅子扶手,脑海里闪过几家周围的小修真势力。
李相鸣也不打扰,就这样静静地等着家主抉择。
过了一会,李谦雄下定决心,不过他并未将心仪对象说出来,只道:“你的想法颇有可取之处,我会考虑的。”
又道:“相仁一直夸耀你聪慧,做事稳重,之前破获邪修亦是你的功劳,要不要进长林房试试看?”
长林房?
李相鸣愣住,长林房不是家主办公的场所吗?
严格来的,他现在就在长林房。
难道
“你想的没错,长林房不仅是房屋的名称,前几年我深感族务繁忙,又叹个人智力浅短,便成立了这么个机构,专门辅助我决策。”
李相鸣暗暗吃惊,不想家族还有隐藏机构。
回想起刚才李相儒和李相仁的哑迷,原来他们说的轮到自己,是指这个意思。
这么说来,这两人也是长林房中人,难怪深得李谦雄信任。
还有给自己传话的李相画,大概率也是.
胡思乱想了一会,李相鸣突然想到自己还没回家主话,顿时惊出冷汗,连忙低头,拱手道:“相鸣才疏学短,能得家主赏识,实在三生有幸,愿为家主肝脑涂地。”
李相鸣把话说得激情四溢,听得李谦雄连连点头,自己却高兴不起来。
概因李谦雄要集权,集的就是直脉的权,而李相鸣自己就是直脉四房的一员,没少受李诚陆关照。
这进了长林房,还不得成为李谦雄对付四房的马前卒?
一想到跟四房闹翻脸,李相鸣头都大了。
但是李谦雄是家主,占据大义,长林房地位又特殊,非家主亲信不可担当。
现在李谦雄亲自招揽,就是将李相鸣视作亲信,如果拒绝,岂不是狠狠地打李谦雄的脸?
拿捏不了诚字辈的叔伯就算了,现在连一个小辈,都不将家主放在眼里,可想而知李谦雄的怒火会有多大。
到时候李相鸣过得恐怕比绿云洞时候还惨。
难啊!
他不得不加入,至少在这个房间,他必须站在李谦雄的立场。
只是,作为上层决策机构,长林房的成员不一定出色,但入选资格一定严苛,李谦雄怎么会选中自己呢?
难道真是因为李相仁大力举荐?
可自己离家十年,按理说不应该得到如此多的信任。
不对,离家太久,既是劣势,也是优势,恐怕在家主眼中,自己这个新人在四房同样根基浅薄吧?
想通了这点,李相鸣松了一口气,他不喜欢活在谜团里面。
“长林房只有少数人知道,你就算加入其中,也不可向外宣扬,明白吗?”
“相鸣明白!”
“每月中旬固定过来我这里商议机要,其他时间若有必要,我会传信给你。”
“每月末结一次俸禄,价值500绩功的丹药,或者其他东西,随你挑选,另外有好东西,也会优先给你们分配。”
李相鸣如小鸡捣米,不断点头,500绩功可能不多,但一个月就抽一天,说几句话,就能多拿10枚黄芽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这消息要是传到外面,估计能让一堆散修生出红眼病。
他算是知道了,长林房辅助家主决策还在其次,主要的作用是笼络人心。
别看现在直脉强势,但是人总会老去,诚字辈的位置会被谦字辈接替,谦字辈迟早又会被相字辈替代。
李谦雄趁现在年轻,先将相字辈的杰出才俊尽收麾下。
是,我现在是斗不过你们这些老家伙,但我活得久啊!
只要再过三十年,不,可能十几二十年,相字辈就成长起来,到时候以李相仁为首的新生势力,完全听命于李谦雄,这家里谁说了算还用问吗?
老谋深算啊!
李相鸣不由感慨,李谦雄能当上家主,绝对不是只靠修为。
接着李谦雄提及长林房的注意事项,以及给李相鸣洗脑,宣传了一大堆家族优于个人、荣耀大于私利的话语。
最后还问道:“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当归山?”
李相鸣清楚,这是在考验自己的眼光和格局。
说的好,有可能会被倚为臂膀,说的不好也没关系,仅凭李相鸣目前的天赋和修为,李谦雄依然会养着他,但是地位肯定不如李相仁、李相儒等人。
想了想,李相鸣还是决定要争取,虽然有些意外,但既然被家主相中,就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
如果说他有机会获取筑基丹,那么这个机会大概率就落在长林房身上。
“家族乔迁,族人勠力,三年已成规模,一派欣荣,可喜可贺。”
李相鸣先是称赞李谦雄领导有方,家族日益强大,随后话锋一转:“然则依我之见,犹有三缺,不得不虑。”
“哦,哪三缺?”
“一则缺人,二则缺权,三则缺财。”
其实直脉与支脉的矛盾也非常深,但既然李谦雄有心自上而下去缓解这个矛盾,李相鸣倒不用太担心。
相比之下,李家的基础盘不稳,才是根本大事。
第22章 画策
李家缺人,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当年李辉南将李家续上也不过十来人。
如今百多年过去,繁衍了两百灵根血亲,其实不算慢。
但是对于占地两百里的当归山来说,李家还是人太少了。
就连李谦雄自己,也深感其忧。
仅警务堂一处,就安排了二十人。
就这样李相仁还打批条,为防备邪修,请求扩充人手,被李谦雄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家里缺人,概因当归山太大、太新,事务繁杂,我已要求十五岁以上族人出仕,仍不能缓解,总不能把娃娃都抓出来吧?”
李谦雄紧皱眉头,十五岁已经是底线,为了劝服族老,他还答应了会不断将年龄调回以往的二十岁。
而且就算族老愿意再挤一批十三、四岁的娃娃出来,他也不怎么想用,过早承担杂务,会损伤这些孩子的修真潜力。
一个家族,还是需要一些天才来支撑。
“想要缓解家族的用工荒,不能只盯着我们李家人。”
李相鸣缓缓道。
“你的意思是用外人?这恐怕行不通,那些老家伙绝对不会同意外人进入泰来峰。”
李谦雄摇头。
泰来峰是灵脉核心之地,族老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
“泰来峰不行,当归山呢?”
李相鸣取出一副纸质地图,上面是当归山全貌,警务堂成员人手一份。
“泰来峰只是当归山其中一座山峰,周围山头、河谷、密林无数,我们挑选其中一地对外开放,雇佣穷苦散修,为李家种植灵草、收割灵稻,岂非节省大量人力?”
李家最大的人力支出,就是灵田。
灵田是一个家族的根本,种植灵草、灵稻,不管是自己用还是拿到坊市卖,都大有裨益。
但是灵植十分矜贵,必须时刻照看,而且还不能用凡人,一旦沾染凡俗气,灵植就容易患病、长势不佳,到头来收成只有不到寻常产量两三成。
而且有的灵植十分刁钻,就像李家常种的青仙稻,有灵性,成熟之际懂得保护自己,凡人要是去收割这些稻子,很容易就被谷芒伤到。
只有那些大宗门,弟子有限,麾下灵田规模庞大,才会用凡人去种植一些低阶灵植,他们注重的已经不是效率,而是单纯不想浪费田地,毕竟量变产生质变。
李家小门小户,对于灵田的产出十分在意,自然就没用凡人。
这两年多,李家开辟了六十亩灵田,花费人力最甚,此后种植灵植,投入的人力也是最大。
那些资质平庸,修为低浅的族人,大多耕耘在灵田上。
“你的想法不错,但当归山周围,根本没有这么多散修供我们雇用。”
李谦雄摇摇头,随便挑个人到外面逛一圈,几十里地见不到一个活人,妖兽倒是多如牛毛,这就是蒲县。
“当年无量剑宗封锁顺安府三十年,飞鸟都不许进入,而今顺安府其他三县都已开放,就连最接近南滨妖族的蒲县,也被准许携带通关文书出没。”
“我相信过不了几年,蒲县迟早也会开放,到时候会有大批的散修南下蒲县,寻找机缘。”
蒲县能有什么机缘?
李谦雄哑然失笑,但随后一想,这里历经战争,死了无数修士。
上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