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19节

  传言有不少人在临死前将传承埋在无名之地,或许真的能吸引一批人到来,而且蒲县遍地妖兽,对于散修的吸引力也是极高的。

  想了想,李谦雄问道:“散修鱼龙混杂,如何驱使他们?”

  “以利诱之,以制度匡之。家族当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姑且称之为'勤务院',负责管理雇用的散修,甚至凡人。”

  “进入勤务院,只要家世清白就行,但领取我们颁发的任务则需交付一定'押金',一开始我们颁布一些简单的任务,获取散修的信任,而后将任务的量或难度提上来,散修好财,为了避免押金被吞没,必然尽力.”

  听到这里,李谦雄突然问道:“我们李家子弟能不能进入勤务院?”

  李相鸣愣了一下,点点头道:“自然可以。”

  这也是他马上要说的,通过集中人力,集中分配任务,能有效提高效率。

  闻言,李谦雄若有所思。

  目前李家的族人,除了像警务堂这些机构,都在各房待命。

  以往家主命令,都是传达给各房,比如想要炼制一把法器,则告诉大房,大房有炼器师;想要炼制一瓶丹药,则告诉二房,二房有炼丹师。

  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则是家主跟族老一起商量,族老很清楚自己房的人擅长什么,几句话下来就能敲定人手。

  但这样一来,权力自然而然地溜到了族老身上。

  谁能保证族老安排的人没有私心?

  如果李家将一部分族人安置在勤务院,任用他们不经过直脉四房,这样权力不就又回到自己手里?

  顿时李谦雄十分欢喜,只因成立勤务院不像警务堂的阻力这么大。

  警务堂有他的私心,特别是解散了除妖堂,没少被族老戳鼻子。

  邪修出没当归山,他甚至都没往族老会里说,就怕族老吵得他睡不着觉,这也是李相仁能保住自己位置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没造成恶劣后果。

  勤务院则不同,雇佣外人且不谈,优化人手配置这个理由已经足够,哪个族老敢不同意,他就敢喊谁去种田。

  李谦雄的兴奋出乎李相鸣意料,他摸了摸脑袋,继续说道:“勤务院只是其一,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是实打实的人。”

  “我回归家族之时,见到长泰乡外有我们的修士。保护治下凡人是我们应尽之责,但何须修士日夜操劳?”

  李相鸣想到李谦柏,作为长泰乡外戍堡的负责人,基本是连年住在外面。

  “这是两年前的制度,当时当归山妖兽未靖,安排修士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当然,李谦雄还有后半段话没说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打压支脉。

  山外的灵气,自然没有泰来峰充裕。

  “除妖堂都解散了,不若将他们召回家族。”

  李相鸣抬头,看到李谦雄略有迟疑,马上道:“让谦柏叔等人给长泰乡训练一支武装,驻守戍堡,再行召回。”

  李谦雄想了一下,不由颔首。

  一下子将人召回来,容易被族老反驳,先在长泰乡炮制一起意外,随后加强长泰乡的防备力量,李谦柏等人自然就多余了。

  “此事我会向族老提的,谦柏他们也辛苦了。”

  “此外,家里应在外事堂下,成立一个专职管理治下凡人的机构,鼓励长泰乡李姓族人与外族通婚,生儿育女超出两人,给予奖赏,超出四人,奖赏翻倍.”

  李家对于治下凡人,向来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

  这种态度放在以前还行,但放在如今极端缺人的情况下,显然不合时宜。

  只有人口多了,灵根种子才会多起来,李家的修士也才会越来越多。

  即便李家供养不起这么多修士,择优培养总不至于是坏事。

第23章 驭兽一道

  李相鸣针对李家无人可用的局面提了一系列建议,李谦雄颇以为然。

  很快,两人的话题来到“缺权”上。

  “我们李家虽然得了当归山,但也失去了恒月门这个靠山,这是隐患。”

  说到这里,李相鸣不由问道:“我们与白露门关系如何?”

  白露门现在是蒲县执牛耳,或许门中金丹悬灵真人没有到来,白露门还未有实力掌控整个蒲县。

  但对于其他修真势力来说,白露门已经是庞然大物。

  “三年前,白露门的内门长老花纶曾许诺照看我们李家,然则数年通信,去多回少。”

  李谦雄摇摇头,花纶也只是看在宣礼真人的面子才这么说,其实内心根本不在意李家。

  宣礼真人是恒月门金丹,与李辉南是同辈人,相互认识了数十年,是李家在恒月门最大的靠山。

  然则宣礼真人鞭长莫及,加上李家脱离恒月门,这条线已经不能再用,否则就是不识好歹。

  “我们与白露门没有利益往来,过去百年,亦没有相交,白露门看不上我们是正常的。哪怕宣礼真人亲笔传书,亦不能让白露门改变心意。”

  李相鸣指出要害,利益才是两家相互扶持的根本,就像过去李家和绿云洞那般。

  当利益关系结束,就连互称姐弟的绿云仙子和李谦雄,都相看两厌。

  “可是我们李家尚且不稳固,哪来的利益分给白露门呢?”

  李谦雄苦笑,他想起李相鸣所说的第三点,财忧,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李家目前是入不敷出,蒲水坊市就两家店,赚取的灵石微乎其微,李谦雄甚至都没要求李谦河上交,而是留着以后启动其他店面。

  当归山这边,则是人吃马嚼,每个月都支出月例,所看得见的收获,不过是些灵田、药田。

  还有零星的丹药、符箓、法器产出,但是这些东西连家族内部都无法满足,更别提转变收益了。

  之所以李家还能维持下去,是因为有老本,李家卖了毫县的百年基业,少说也能撑个十来年。

  “家里在蒲水坊市不是还有几家店面吗?与其租给别人,不如挑两家跟花长老展开合作。花长老人脉广,想必能拿到不少货源,我们负责经营,利益可以多让,挣个辛苦钱就是了。”

  李相鸣提议道。

  闻言,李谦雄揉了揉太阳穴,只觉疼得要命。

  “你让我想想,蒲水坊市里的店铺,是老家伙的心血。”

  李家早就预料到蒲县会落入恒国之手,当初草创的蒲水坊市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因此提前布局,没少花费钱财和精力。

  就这样给花纶当嫁妆,别说族老们,就连李谦雄也觉得甚是不甘心。

  见状,李相鸣没再劝说,他知道里面涉及的利益十分纷杂,这些是李谦雄该考虑的东西。

  于是他换了个话题:“权力不止来自上方,还来自周围,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想要立足,朋友必不可少,我们当归山,现在是‘孤家寡人’,亦是一大隐患。”

  哪怕拉拢到白露门,白露门能做的也不过是提振李家的威慑力,不会受李家驱使。

  真正融入李家圈子,成为李家实力的一部分,反而是周围的邻居。

  “这个我已有打算,这两年来,我一直派人去探查周边地貌,与不少家族、宗门都取得了联系。”

  李谦雄没有细说,李相鸣也就没再问,既然家里已经做了这步,想必拉拢几个盟友不成问题。

  接着李相鸣话锋转到财政这方面,引起李谦雄沉思。

  确实,李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积贫,这种现象不是迁入蒲县才有。

  过去百年,一直这样。

  只不过以前背靠恒月门,李家没少在坊市赚钱,也就没当回事。

  李相鸣却知道,“赚钱”只是假象,李家以恒月门为背书,将别家的东西拿去卖,赚了点差价,能说明李家富裕吗?

  并不能。

  外人的货源,很不稳定,可能前两年大赚,突然就断了,李家反而要擦屁股。

  只能通过不断挖掘货源渠道,积少成多,支撑自己的发展。

  这样一来,李家就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和精力去维持这个渠道网。

  与付出的成本相比,获取的利益就算不上丰厚了。

  在李相鸣看来,这种模式不能说有问题,但不能占据主要地位,李家应该要有一个取得稳定收入的支柱产业。

  否则的话,就像现在,一朝脱离恒月门,瞬间被打回原形。

  以往亲密的合作伙伴,一看自己的货没了恒月门的庇护,纷纷找借口,生怕李家卖不出去。

  其实别人担心的也没错,退出恒月门圈子,李家就是有货无门。

  哪怕绿云洞愿意将灵草移交李家,李谦雄也不敢接,否则卖不出去,盟友变仇家。

  “过去你二伯公曾培养过一批炼器师,想要提高家族的炼器水平,以此赚取灵石,但是”

  李谦雄没有说下去,结合现在的李家,李相鸣知道这个计划失败了。

  “后来家里转变思路,请了两名炼丹师当教习,培养了足足六名炼丹师。”

  说到这里,李谦雄叹息一声,为了这六名炼丹师,李家付出良多,但最后这些人在丹道上全部折戟沉沙,没能更进一步。

  李家的炼丹房,现在也只能炼制一些非常初级的丹药。

  听到后续,李相鸣陷入沉默,原来李诚致所说的盛在丹、器,是有这么个历史渊源。

  但显然,李家不适合炼丹,也不适合炼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两次心血付出,都没取得成果,李家自然变得谨慎。

  甚至不敢再大力发展其他方向,生怕亏惨了。

  “家主觉得驭兽如何?蒲县遍地妖兽,未来驭兽宗门绝不会稀少,我们邻近蒲阴山,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先发优势。”

  驭兽一道,意在驯服妖兽,将其转变成可听人话的灵宠,灵宠价值不菲,也是生钱的法门。

  而且那些难以驯服或者没有驯服价值的妖兽,送去屠宰,化为灵食,亦可贩卖。

  这是一整条产业链。

  虽然整体投入时间长,不如丹药、法器或者符箓赚钱,但做得好,亦能解决李家的积贫局面。

  “蒲阴山并不好闯。”

  李谦雄踌躇不定,谁都知道蒲阴山堆满了妖兽,而妖兽又能卖钱,如此金山,却没什么人打蒲阴山的主意。

  原因在于蒲阴山还有大批妖修出没。

首节 上一节 19/6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