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尘尸仙

红尘尸仙 第121节

  等埋完尸,院中积累的尸体已经再次逼近百数,而且这次的尸体质量明显更为优胜,整体的阴煞气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徐青有预感,这次凝聚出的猖将果实或许会更加壮硕。

  此时距离临河五百里之遥,瞿旸郡。

  朱怀安受宣平郡王相邀,如今正停留在郡王府内暂歇。

  宣平郡王与长亭王府素来没甚交情,往来也是稀疏平常,按道理不该对他如此热情。

  朱怀安正想着心事,屋外忽有熟悉的声音传来。

  “殿下还未歇息?”

  朱怀安让护卫打开房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文士走进卧房。

  这人曾是长亭王身边的谋臣,早年长亭王率兵四处征战时,此人充当的便是出谋划策的军师角色。

  “我等现在寄人篱下,就好似砧板上的鱼肉,说不准何时就会有快刀落下,我又如何能睡得安稳”

  公孙晋皱眉道:“殿下莫非是怀疑宣平郡王有异心?”

  朱怀安执笔落墨,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不管有没有异心,总归此处不是久留之地,等到明日,你我还是趁早离去的好。”

  “至于宣平郡王.你稍后吩咐下去,让众人莫要睡得深沉,明日丑时,不待天明,我等便启程去往北境。”

  公孙晋点点头,继而看向朱怀安身前落墨的纸张。

  “殿下何时也开始写诗了?”

  朱怀安笑道:“我与我父王一般模样,哪会作诗,这只是当年我和几个挚友外出放浪时,作下的一首口水诗。”

  “先生可听过老皇帝作的飞雪?我当时少年心性,就作了一首飞雨讥讽那些采诗官,当时没有一人不拍手叫好,如今想来却是令人发笑。”

  公孙晋对此事有些印象,隆平帝一生作诗无数,也就一首飞雪还算有点意境在,只可惜那画龙点睛的一笔,却也不是隆平帝写出。

  文士笑了笑,看向世子殿下重新写下的诗作。

  “一滴一滴又一滴,

  两滴三滴四五滴;

  前仆后继不断落,

  终叫山河洗新颜。”

  公孙晋眼皮一颤,纵使一大把年纪,可也难掩心中激动。

  想当年长亭王德行兼备,军阵齐整,论威望已然超越隆平帝不知多少,可王爷就是不肯迈下那关键一步。

  而今世子殿下虽有去往北境发展的心思,但那也只是偏安一隅罢了。

  众人谁也不清楚朱世子的确切心思。

  如今看到这首诗,他却是彻底明白了世子的志向。

  “我虽已年迈,头脑钝迟,但只要殿下拿定主意,我便是拼了这把老命,也会助殿下一臂之力。”

  朱怀安连忙搀扶起对方,两人相视一眼,正待说话,却忽然听闻屋外传来一声惊呼。

  “有刺客!”

  话音甫一落下,周围便有弦驽激发的遒劲声音响彻院落。

  “笃笃笃——”

  居所内,几名贴身护卫将朱怀安和那文士一同按倒在地,下一刻无数箭矢穿透窗纸,似是狂风暴雨,想要将整个房屋摧毁。

  院外打斗之声震耳欲聋,有如电掣雷轰。

  “尔等是何人,竟敢夜袭郡王府?”

  护卫姚山听到外面动静,沉声道:“是段老将军!”

  “段将军武道修为仅次于王爷,可他却没有余力拦下这些箭矢,这些人多半是有备而来,其中必然有牵制老将军的武道高人在。”

  “殿下不可犹疑,需速速寻找郡王庇佑。”

  “不能去寻找郡王!”公孙晋听着外面的打斗声,面色沉重无比。

  “殿下,这里毕竟是宣平郡王的府宅,可为何听不见府内有丝毫动静?”

  朱怀安轻呵一声,似乎早有预料。

  “我们离开津门才多远?他们就这么急不可耐。罢了,就按来时计划施行,至于宣平郡王.”

  “以后再和他算账!”

  片刻后,有举止严明整肃的死士冲破防线,来到朱世子寝居院落。

  不等众人有所动作,西厢房里忽有两道人影冲破房瓦,裹挟着一人飞快向北面逃离。

  “追!”

  约莫十数个呼吸后,趋于平静的院落里忽然又有几道人影裹挟着一人往西面遁去。

  “哪里走!”

  又有数名蛰伏在隐蔽处的江湖高手纷纷追击而去。

  等院落再次恢复寂静后不久,宣平郡王终于忍不住带着府兵护卫开始洗地。

  距离郡王府不远,几名混在追击世子队伍中的刺客忽然减慢脚步,拐进了一旁的巷弄里。

  几人脱去身前染血的衣物,七拐八绕来到一户租赁的宅院里。

  “赵冗绝不会善罢甘休,殿下往后少不得要易容改扮,轻简出行。”

  “此实属无奈之策,虽说此法隐蔽,但也极为凶险,殿下还需十二分的小心,”

  朱怀安点头道:“即是如此,往后便不要再称我为殿下了。”

  说罢,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王梁,我让你带的东西在何处?”

  一直追随朱怀安的王梁打开包裹,里面是几件破旧僧袍和化缘用的钵盂等物。

  看到包裹里的物件,鬓发斑白的文士疑惑道:“这是?”

  朱怀安从包裹里翻出剃刀,狠下心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发如割头,鼠辈断然想不到我会作此取舍。”

  “王梁,你来为我剃发!”

  “殿下.”王梁出身贫寒,眼前的世子却是万金之躯,少年难免踌躇。

  朱怀安不容置疑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此去北境路途遥远,关山重阻,你道我能活着走到北境?”

  “更遑论路上多有匪徒恶贼,便是寻常百姓走这么远路,也难说能一路平缓。

  我若打扮成寻常装扮,九成九是走不到北境。

  也只有扮作要饭化缘的穷和尚,才不会被任何人惦记。”

  闻听此言,王梁不再犹豫,他拔出身上的佩刀,先将自个身后束起的长发齐根割断,而后才开始为朱世子剃发。

  文士见状同样拔出佩剑,割去身后之物。

  不消多时,宅院里便多了几个灰尘扑扑的穷和尚。

  老和尚拄着拐,小胖和尚则拿着钵盂,满脸脏污。

  还有一个小瘦和尚,身上背着锅碗瓢盆,一副避难逃荒的灾民模样。

  老和尚公孙晋看着身前的两个小和尚,却是半点也看不出和世子有什么关系。

  “智禅师父,明天我等就动身,此后当一路向北,度化世人。”

  一改文士模样的公孙晋稍作思索,也为朱怀安和王梁取了个法号。

  一个叫世明,另一个则叫世净。

第118章 压舌草,猎户

  昨日新雨,晨雾未散。

  徐青走在井下街湿漉漉的石板路上。

  街头棺材铺门前偶尔还有水珠从瓦檐上滴落。

  早起的胡宝松还没喝上几口热乎粥,就看到了拐进铺门的青年。

  只见对方穿着一袭崭新的青衿白衣,那烧包的模样就跟个开屏孔雀似的,不知道还以为是哪家公子哥雨后踏青来了!

  正坐在桌案旁小口吸溜米粥的逸真抬眸看了眼徐青,接着又忍不住看了一眼。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仵工铺里整日穿着缁衣灰袍的赶尸匠,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个白面书生,换谁也会忍不住多瞧几眼。

  胡宝松扭头看了眼放下碗筷,起身给徐青盛粥的大闺女,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

  “徐小子,你故意穿成这样过来是几个意思?”

  徐青张开手臂,纳罕的转了一圈,直衿束腰身材,宽阔长袖飘逸,端得是潇洒利落。

  “老胡,我好歹也是个秀才出身,称得上半个读书人,怎就穿不得这身衣裳了?”

  再说,人家女鬼踩踏织机,穿针引线,费得好大心力才做出这么一身得体衣裳出来,他难道还不能穿了?

  “少给我打马虎眼,往常怎不见你穿这身衣服过来?”瞧着徐青转来转去,花枝招展的得瑟模样,胡宝松就觉得莫名心烦。

  爷俩斗嘴的功夫,逸真端了碗热粥,从庖厨里走了出来。

  “师弟还没用早食吧,正好贫道煮了鱼露粥.”

  雨后的棺材铺里多是檀香混着潮湿发霉的棺木味道,此时一碗香喷喷的热粥端来,那些陈朽的气味瞬间便被冲散一空。

  可惜,徐青还未突破游尸阶段,对食物多有禁忌,不能享用这等美食。

  否则前脚吞下,后脚就得哕吐干净。

  “嗬,还挺烫手,我端回去吃。”

  徐青端着白器瓷碗,里面有鲳鱼肉块,还有野菇等配菜,熬煮途中放些古月粉,鱼露,撒些盐粒,就是一碗鲜美无比的鱼露粥。

  这东西是沿河多鱼地区的特色,可惜他来到临河至今,也未曾有机会吃上一口。

首节 上一节 121/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